觀劇筆記:史劇迷不能錯過的《The White Queen》

慕雲
·
·
IPFS
·

由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歷史連續劇White Queen,娓娓道來英國史上其中一場最血腥的戰爭 — — 玫瑰戰爭的皇權交替景象。權力鬥爭自古有之,站在全國權力頂端的感覺不免使人垂延。看似平靜的背後往往埋藏着無數的野心,只消一個機會就會傾囊而出,玫瑰戰爭的發生也是同樣道理。

1455年,英法百年戰爭的戰火剛剛平息,人們就急不及待為品嘗權力的滋味而發動又一場戰役。由於在位者Henry VI的精神衰弱和無力統治,玫瑰戰爭爆發了。後繼於被廢黜前任皇帝的Richard II,有着「更正統」皇位繼承權的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伺機謀反。另一方面,推翻Richard II而得以繼位的Henry VI 所屬的蘭開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亦不甘罷休,起而抗之。

The White Queen (2013) from IMDB

劇集以屬於蘭開斯特家族Edward IV的皇后Elizabeth Woodville作主角,一方面講述兩人的愛情,由兩人相遇相知、感情漸生,終於排除萬難結婚。再到婚後的甜蜜,生出一個個小孩。最後Elizabeth年華老去,夫君重拾拈花惹草的癖好,婚姻生活起暗湧。另一方面則穿插各種歷史事件:戰爭、叛亂、和解、政治婚姻等等。在確切而硬性的歷史記載的灰色地帶中加上人性化的感性的描述,塑造出生動的人物形象,把本應遙遠的歷史人物帶到咫尺之間。

由於劇集改編自女性作家的歷史小說,劇中對女性角色的描寫亦比較豐富。Anne Neville(Richard III的皇后,而Richard III 正是其中一個著名莎劇)和Margaret Beaufort(Henry VII的母親),便是另外兩位重點刻畫的女性。前者把焦點放在Anne作為 造皇者Earl of Warwick的女兒如何在家族和個人利益中掙扎取捨,後者則把焦點放在Margaret如何一步步地將兒子Henry VII推向皇位。

皇冠仿似帶着一股不可抗力,連即使只是中階貴族、甚至可被視為平民的Elizabeth Woodville都忍不住覷視皇位。故事開端在於喪夫的Elizabeth,以為孩子爭取亡夫的領地和頭銜作契機,第一次見到Edward IV。憑藉她的美貌和不作情婦、誓要取得正室地位的決心,兩人終於秘密結婚。

Elizabeth成為皇后後,其家族在朝廷漸漸發展勢力,此舉使計劃令朝臣Warwick十分不滿,竟連合皇帝的弟弟George叛亂。與此同時,Warwick亦和前任皇后Margaret of Anjou結盟,把女兒Anne嫁給Margaret的兒子,意圖重新擁立Henry VI。

然而叛變失敗,Edward IV復位,弟弟亦重新追隨Edward IV。Warwick卻死心不息,一家因此被迫分成兩邊 — — 大女兒Isabella作為George的妻子屬約克家族一方,小女兒Anne則屬蘭開斯特家族。再次的叛亂終告失敗,Warwick和Anne的丈夫戰死,Anne一家被Edward IV接納回到宮廷。成為寡婦的Anne得到Edward IV另一弟弟Richard垂青,其後結為夫妻,默默朝皇位邁步。

另一邊廂,同樣有機會染指皇位的Margaret Beaufort和Sir Thomas Stanley結婚,一直周旋在兩個家族中間以保存性命和利益的Sir Thomas為Margaret謀得進入宮廷的資格,慢慢獲得皇后的信任,並因而令兒子Henry恢復領地和頭銜。

Edward IV駕崩為事情帶來另一高潮,揭開權力鬥爭的新一頁。其弟Richard身為護國公恃着Edward V年幼把他和弟弟Richard of Shrewsbury關在倫敦塔內,兩人成為耐人尋味的Princes in the Tower,Richard亦攀上皇位。

失去依靠的Elizabeth Woodville逃往修道院,並安排女兒和Margaret Tudor的兒子Henry結親。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當Queen Anne沒有留下繼承人而死亡,Richard III亦被擊敗,皇冠最終落在Henry Tudor之手,金雀花皇朝(House of Plantagenet)亦在蘭開斯特和約克兩大家族結合之勢下完結,展開都鐸皇朝(House of Tudor)的故事。

劇集以三個當時舉足輕重的女性對皇位的追求做主線,為玫瑰戰爭描繪出頗為全面的景象。雖然戰爭爆發的原因並無提及,然戰爭的過程相當詳細,亦有為皇朝更替的結局作舖展。整個劇集結構完備,順時序層層推進,史實含量頗高,事件因果關係一目了然,能夠令對當時歷史沒有認識的人們輕易掌握過程。

戲劇對角色形象的創作亦使人物更加活靈活現,連繫一個個割裂的事件,把現代大概難以理解的政治婚姻、女性如何無力又如何盡力爭取權益等現象加入感性而易於明白的解釋。例如劇中Isabella Neville嫁給公爵George Plantagenet之時,本來很是寬慰。可惜她意識到丈夫和父親只當自己是工具,卻別無辦法也別無依靠,只能強迫自己相信和愛丈夫,憎惡敵對一方,並希望自己不會坐上權力的頂尖。

那時貴族間的婚姻往往不持愛情,只是維護或增強利益的手段。在今天自由戀愛的社會未必能理解他們為何能夠忍受和相守,而劇集就解釋了他們的掙扎和無奈,為了生存也只得接受如斯現實。人物的感情也許經過誇大或者虛構,畢竟我們難以找到他們感情方面的記述,但也正是這些引人入勝的想像,吸引我們了解歷史。

在以往男性主導的時代,加上後一皇朝對前朝的抹黑,劇中的皇后們都曾經被妖魔化,而這部連續劇正好剪除這些扭曲了的形象,重塑她們成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不過,縱然劇中的事件大抵合乎史實,如Elizabeth Woodville為孩子求助於Edward IV、Earl of Warwick和George Plantagenet的叛亂,都有相關史實作證。展示出為母則強、竭盡所有辦法求生的一面。

然關於人物的刻畫,則恐怕有失實之嫌。比如,劇中Elizabeth Woodville、她的母親Jacquetta of Luxembourg和女兒Elizabeth of York均有使用巫術,包括使Edward IV選擇和Elizabeth結婚、讓Elizabeth誕下兒子、令導致Elizabeth父親和兄弟死亡的Warwick和George不得善終、Isabella無法產下繼承人等等。但如同歷史學者David Baldwin的著作 Elizabeth Woodville: Mother of the Princes in the Tower 所說,巫術是中世紀用來解釋出乎意料、看似不可能的事件,或排除異己的手段。

而歷史記載中Elizabeth 並未 在1470–71 Edward IV復位或 1483針對Richard III 的叛亂事件中被控使用巫術。既然指控並不一貫,Woodville 一家是女巫的說法很可能只是捏造,Edward IV只是單純逃不過Elizabeth的美人計而已。

此外,Margaret Beaufort被營造成一個性格乖戾的女人,相信也是經過誇大。戲內Margaret和第三任丈夫Sir Henry Stafford常有衝突,並異常強烈地相信兒子能登上皇位,甚至深得使人產生非理智的印象。但一般記述中兩人婚姻尚算和諧長久,而Margaret意志堅定,並非不理智。從她根據Henry VI命名兒子,以保障兒子的安全和對皇位較大繼承權,拒絕了劇中描畫成Margaret愛人Jasper Tudor根據都鐸家族而命名作Owen的意願,可見她心思慎密的一面。

總括而言,我認為這部連續劇的欣賞價值甚高,有助我們認識玫瑰戰爭其間的歷史、歷史人物之間的關係、宮廷的情況和貴族的生活面貌。不過在人物性格的描述方面,出於創作的需要,為營造戲劇效果,未必符合真實。作為觀眾,仍需閱讀更多相關資料以作判斷,真正了解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創作就提供了一個吸引人去了解史實的機會,讓被遺忘的歷史、被遺忘的教訓,可以重新得到應有的關注。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慕雲「孤獨感使人擱淺,連結是救贖,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閱讀|電影|歷史|語學|生活|流行文化|國際時事 https://ko-fi.com/sarenechan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努力,可以請我一杯茶🍵 Patreon, Medium, 方格子同步更新 @sarenechan14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改變,由take ownership開始

讀《香港簡史》:認識你自己,抵抗政權篡改歷史

《梅克爾傳》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