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島】台灣旅遊記

【走島】台灣旅遊記

樂馬

9 篇文章

台灣的旅行紀錄。

【走島】台灣旅遊記

【走島】台灣旅遊記

台灣的旅行紀錄。

更新

中橫行旅記:探訪武陵

冬陽如羊毛地毯鋪著柏油路,引人昏昏欲睡,清風拂過巍峨山尖,掀起一陣綠浪,放眼望去山路迤邐無盡。應是第二或第三個小時了吧?景象從繁華喧鬧的台中街區漸蛻成一片空袤,緊張的引擎聲被拋在幾座山頭之後,至此才能清晰聆聽風聲。公路上唯有我們一台機車奔馳,龐然山勢如沉靜的巨人,俯瞰螻蟻穿梭彎道。

螢火

天氣回暖,正值賞螢之際。印象裡只看過零星的螢火蟲飛舞夜空,那回憶片段朦朧似夢,不知真假。於是在友人邀約下穿越迤邐山路,前往山林部落。去時是假日,車潮壅塞,要不是仍見到人人戴著口罩,會以為早無疫情影響。買好入場票,接著就是等待日頭西落,候著這些夜行性貴客閃亮登場。

宜蘭山海風雨

員山鄉內城 墨色的雲還未散開,霧氣網住我的鏡片,飄渺的山峰瞬然沒入一片白靄。我踏著輕巧如風的步履在陽台外踱步,徐徐感受山間流轉的靜謐,彷彿世上只有我一人煢煢獨立。這是我對宜蘭最初始的感覺。高二這年,懵懵懂懂隨畢旅出遊,車上時歲如梭,只記得吃了零食、睡了場覺,甦醒便抵達北海岸。

寒溪那些事

2016冬 還在讀書的時候很喜歡下雨,因為雨營造一種浪漫,離群索居的孤獨,將個人暫時從擁擠喧囂中劃分開。於是地理課本上多雨的東北角變成少年聽雨的最佳選擇,一年超過兩百天的降雨日,光用看的眼睛估計也要發霉。可是島嶼看似不大,東北角對於那時還是學生的我而言非常遙遠,由西南到東北,彷彿需要穿越光年。

知本溫泉,山雨的心靈洗禮-於2014年秋日

是否因為山雨欲來的緣故,導致這片溫泉地跟先前所想的大相逕庭。我們抱持疑慮繞了一圈,山坡像是被吸走色彩,黯淡的讓人惆悵。這裡已先下完一場雨,濕氣混著瀝青的味道並不好聞。過了晌午,街上仍然靜謐,我們到訪時約是兩點多,正逢假日,卻門口羅雀。印象中的知本溫泉遊人如織,烘烘鬧鬧,不過遊客稀少,正好圖個清靜。

枋山車站再訪: 莫名奇妙而難忘的夜晚-於2016年夏日

這是第二次造訪外表破舊的枋山車站,距離前一次來已晃過五年時光,卻是在同樣的時間、光線。車站彷彿沉睡在歷史裡,無論何年何歲走進來都不曾改變輪廓,沒有任何聲響能驚動它,我們的到來亦是如此。人間喧囂止在山腰,此地反成為綠意的樂園。它是個孤僻的老者,隱居在寂靜而荒蕪的幽徑深處,若非實際在...

[台灣旅遊.六甲夢之湖]遺世獨立的秘境山湖

穿越林子後見到的湖泊,不只使我們豁然開朗,更抹去來時的想像。並非貶抑,乃夢之湖非我勾畫的江南煙雨,它的夢遠比江南純粹樸實。夢之湖的美毋須遊人作陪,不似西湖文墨之深,它天生不沾騷客的筆,只合宜靜靜賞瀲灩漣漪。

[台灣旅遊.阿里山日出]夜飯無事衝上山

恰好遇上朔月,以及這條無燈的小路,才能極致表現出星空的美。友人又要我俯瞰下方,蜿蜒的阿里山公路點染鵝黃,如夜色綻放黃花,一帶迤邐至山頂。我們這層分隔天上地下,蒼穹星海閃爍,底下花海搖曳,兩兩相映生輝。

[台灣旅遊.新化橄欖山]深藏山林的野戰密道

我不禁啞然失笑,大概是我們臺語不夠標準,老人家把「橄欖山」聽成「葛瑪葛居」。再次去詢問的山居,我們接力用不流利的臺語說明,由於得到的資料闕如,只能告知是個國軍的營地。但老人們說這裡沒有營區,比手畫腳老半天也無進展,我們只能告謝離去。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