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50剪

司湜
·
(修改过)
·
IPFS
·

以專業作為職業,是優勢;以興趣作為職業,是樂活。老爸說,人走江湖,最重要是有一門手藝傍身,無論是專業還是興趣。於是在疫症蔓延行業蕭條的日子,我說我要把自己的興趣化成謀生的職業,就馬上獲得家人的支持。心想這樣子也不錯,如果日後發現選擇錯誤,也可以推說不是自己決定得太輕率,而是因為眾口一詞、大勢所趨。

本科念的是廣告設計。當年作為新人入行,在設計上花盡心思,成品卻一直不被採用。某天在街頭廣告牌上竟然發現類似自己沒有中標的作品,才驚覺,不被採納的,原來是自己的經驗和名字;後來有點歷練了,又不幸碰上經濟低潮和全球疫情,這三四年間,行內生意很不理想。大企業沒有撈到金山銀海,也不像以往般積極宣傳;社區活動受疫情牽連,廣告贊助與客源對象銳減,令業績直線插水。幾乎零收入期間,自己曾轉而擔任兼職美術老師,每天畫著幼稚且毫無生氣的線條,渾渾噩噩地過了一陣子裝嫰賣笑、瞞心欺己的日子。收入不穩定,心情也如是。連番打擊,為我事業轉型,著力的推了一大把。

拿起剪刀修修裁裁,是我的另一個愛好。當年強制報讀興趣班,誤打誤撞地找到了興趣;之後拜師學藝過一小段時間,也曾到理髮店當實習生。如今因緣際會,回憶起當年趣味,就想到何妨趁著年輕冒險一下,於是在祖上留下的小角舖裏置辦些鏡面和剪吹工具,膽粗粗地開業了。源自日本地鐵的快速剪髮概念,近年在澳門以「單剪」「速剪」「50剪」等名字火熱起來,是一種講求效率、美觀、便宜的剪髮服務,也是一門適合一人操辦的、單純「販賣」剪髮技巧的生意。

開業初期我是同區裏唯一一家速剪店,還好開業得早,競爭不算激烈,現在還保留著一批恆常光顧的老顧客。近年失業大軍湧現市場並投身創業,市面上類似的店鋪也增加了不少。也不是說不在意收入或生意的旺淡,而是在意了也沒用,能夠基本應付店鋪水電和自己日常開支就不錯,客流多時我當然歡迎,客源少時我也樂得清閑;有時遇著好談的客人,攀上一些有趣的話題,感覺一整天都變得很有意思。我喜歡這工作性質單純,投入成本不多,可以接觸不同的人,有不著邊際攀談的機會,靜下來時,還可以翹起二郎腿構想設計品,確實符合自己的個性。

由於不提供洗、染、燙或特別造型等服務,推門進來放下50元的客人,普遍都是以省時、修剪清爽為主要目的和要求,而光顧的人士一般會以中年男士、長者、小孩或「髮少族」較多。

試過有老婆婆帶來了她的丈夫,說老爺子的頭髮已脫落剩一圈「光環」了,沒必要花上幾百元到髮型屋又洗又吹的,簡單修一修就好;老爺子不同意,在我給他動剪的過程中還一直重覆著「我的頭髮可以怎樣怎樣造型」。雖然如此,可他還是隨老婆婆的心意,信任地把「頭」交給了我,安坐著讓我動剪。老婆婆偶爾還會像安撫小孩一樣,叫老爺子不要動、配合點。我會心一笑,笑他倆在花甲之年有趣的打情罵俏畫面。面對本應可以10分鐘修剪完成的頭髮,我花了半個小時不止。

是的,誰說髮量稀少就不能隨心打造髮型?我還見過有人把幾根銀絲剪成蒲公英一樣蓬鬆飄逸有層次。好看不好看呢,尚在其次,反正各花入各眼,美醜都是主觀想法;最重要的是能夠讓人煥然一新、重拾自信上路;再說,決定改變形象、接受大眾品評是需要相當勇氣的,願意鼓起勇氣改變不是很值得欣賞的事情嗎?

老爺子在意他頭上的煩惱絲是可以理解的,本來已經不多了,日後可能更少;今天能剪的髮線,明天可能會消失不見,剪一次,少一次。所以「不過頭髮嘛,何必太緊張,剪了會再長」,這等評論,其實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有些頭髮,值得多耗費心神時間去「招待」,正如有些情感,值得被多加珍惜和尊重。

老爺子攬鏡顧盼了好一陣子,終於露出了滿意的表情,道了聲謝就攙著老婆婆離開。玻璃門關上前,我隱約聽見老婆婆說:「看吧,50元的也不比外面的差……這小子還不錯……」。我笑了。伸了伸腰板,我斜躺在剪髮椅上,等待下一位客人的到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司湜 生長於澳門。五行缺木,命定與書紙為伍。土性,卻實際上是個水漾人。水是...... 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wilhelmin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司湜的生活小品
45 篇作品

人欲橫流

焦距——秋風來了,簌簌地飄落碎感零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