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頭髮錯了,不只傷髮質還損聽力!醫授5大乾髮關鍵吹出順亮秀髮

nc432288
·
·
IPFS
·
洗完頭後,不建議直接吹頭髮,會使頭髮因為突然接觸吹風機的高熱而受損。

A. 吹頭髮時,一些注意的事項


吹風機與頭髮、頭皮的距離要保持10~15cm的距離。

  1. 吹風機與頭髮、頭皮的距離要保持10~15cm的距離。

  2. 吹頭髮時,不要貼近頭皮,以免造成頭皮受傷。

  3. 吹頭髮時,不要吹太久,將頭髮輕輕擠壓,等到不滴水時再吹。


B.一些吹頭髮的技巧

  1. 洗完頭髮後,先用毛巾輕輕擦乾頭髮,再用吹風機吹乾。

  2. 吹頭髮時,先將頭髮分成幾個部分,逐一吹乾,這樣可以更加均勻地吹乾頭髮。

  3. 吹頭髮時,可以使用冷風模式,這樣可以減少頭髮受損的機會。

  4. 吹頭髮時,可以使用頭髮護理產品,例如護髮素或護髮油,這樣可以保護頭髮,使頭髮更加健康。

想防腸躁腹瀉,蘋果、酪梨都得少吃!不易產氣腹痛的蔬果穀類一表看懂

話說回來,腸躁症患者到底有多少人呢?二○○八年,日本曾有一項以一萬人為目標對象進行的網路調查,結果指出約有百分之十三.一的人是腸躁症患者,說得更直接一些,竟然有超過一成的日本國民是腸躁症患者。

這類有關腸躁症患者人數的統計資料非常多,而結果都落在整體人口的百分之十至十五之間,換言之,日本約有一千二百萬人正為腸躁症所苦。

若從年齡層來看,以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年輕族群最多。隨著年齡增長,腸躁症患者的比例也越低,但是到了高齡族群之後,腸躁症患者的比例又開始往上升。若從性別來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腸躁症,且男性通常屬於下痢型腸躁症,女性則通常是便祕型腸躁症與混合型腸躁症。

從這些數字來看,可以發現腸躁症其實比想像中更常見。

喝杯可可暖身效果比薑更好!冬日暖身食譜點點名,麻辣鍋這樣煮不死鹹

在所有暖身食材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生薑,在寒冷天氣裡喝一杯薑茶,或是在熱湯裡加點薑,一口下肚,全身上下都暖了起來!

但是暖身食材可不只有生薑,還有可可,台灣人本來就經常用來調味的辣椒、胡椒,還有能為料理增添異國風情的肉桂等香料,也都是著名的暖身食材,還有抗氧化、抗發炎等效果,將這些食材融入每天的飲食當中,持之以恆地打造出暖呼呼體質吧!
可可鹼能提高體溫、改善循環,可可多酚有助於活化NK細胞。日本研究機構也曾進行實驗,以寒性體質的女性為對象,分別測試了攝取薑與可可之後的指甲表面溫度,結果發現30分鐘後服用薑的實驗對象溫度開始退卻,可可則維持到60分鐘,暖身的持久度比薑更好。

日本知名營養士、食物學專家佐藤秀美推薦自製養生麻辣鍋底,能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的火鍋料理,主要食材包括花椒、辣椒與黑醋。花椒、辣椒有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體溫的功效,而黑醋中的醋酸也能提高血液流動,除了改善手腳冰冷,還可能有預防高血壓的效果。而且黑醋透過烹煮後,特有的酸味會降低,還能提升火鍋的味覺層次,讓火鍋不容易死鹹,同時和花椒、辣椒的辣味也很搭。

天然「癌細胞剋星」活性關鍵在體溫!泡澡強免疫5招不「傷心」

去年(2023年)6月,衛福部公布111年(2022年)最新死因統計結果,癌症(惡性腫瘤)連續41年高居十大死因首位,自1982年起不曾改變。

對於癌症再次佔住榜首,我們可能都不是那麼意外,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多少都曾聽聞親朋好友受到癌症的侵襲,甚至是我們自己,也同樣生活在癌症的陰影之下。面對悄然接近的癌症威脅,我們除了盡可能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還可以如何預防癌症呢?

「預防癌症」的說法,常令人以為我們距離癌症很遙遠,然而事實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跟癌細胞親密相處,因為人體平均每天都會產生數千個癌細胞!

為什麼人體會不斷產生癌細胞?因為我們體內的正常細胞本來就會進行細胞分裂,讓組成身體的細胞得以不斷汰舊換新,當細胞分裂的過程產生基因突變,正常細胞就可能突變成為癌細胞,癌細胞快速分裂增殖就會形成惡性腫瘤(癌症)。

張誌家曾透露「這位置」頭痛、血壓高!醫曝心梗6警訊、高血壓1錯誤很傷

43歲前職棒投手張誌家猝逝,死因疑 心肌梗塞。事實上他去年曾在臉書表示「經常莫名頭痛,尤其是曬太陽的時候,位置通常在後腦兩側」,檢查也有血壓偏高的問題。衛福部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受媒體訪問時說明,這類型症狀可能是「偏頭痛」,一般來說雖不致命,但要是頭痛發生頻率增加、型態改變,務必找出原因。另外,少數高血壓族群可能發生頭痛、頭暈等症狀,醫師提醒,如果認為沒怎樣、忍一忍就過、也就不按時服藥,可能因疏忽耽誤就醫,以致未能預防憾事發生。

我們總認為年輕、有運動,多半會比較健康,但問題在於有些徵兆不管是誰都要提高警覺。急診醫師黃炳文受媒體訪問時說,運動員出現身體不適時,可能覺得不嚴重、撐過就好了,但一次沒撐過去,可能就發生憾事。

以頭痛為例,如果長期發生、也不曉得原因,或許不是吞幾顆止痛藥就沒事。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受媒體訪問分析,有些病患在活動的時候會覺得「後腦勺痛」、休息時則比較不痛,事實上心臟血管所影響的範圍遠遠超出心臟本身,不是只有胸悶胸痛而已!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