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三幕劇 — 解碼阿亂的加密、取樣、演算謎團

豆泥
·
·
IPFS
·
台灣藝術家王新仁(阿亂)最近登上巴塞爾藝博會,其作品 Chaos Culture 成為三部曲的終結,這些作品背後暗藏意想不到的秘密。這篇文章揭露部分秘密。

文.黃豆泥(FAB DAO)

台灣藝術家王阿亂( Aluan Wang,在加密藝術世界又稱 Ileivoivm)這週於巴塞爾藝博會香港(Art Basel HK)發表了 Chaos 系列的第三部曲 Chaos Culture(混沌文化),這是 Chaos 系列最後一章。Chaos 是系列是掛載到 NFT 的生成藝術,Chaos Culture 以飽滿的顏色與多樣化的構圖,裝載在彷彿培養皿的圓形外框中。只要親臨香港現場的收藏家,都可以免費收藏。

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 Chaos Culture 的作品敘述暗示著種種秘密。Aluan 是一個很少談論自己作品的藝術家,他難得揭示了許多線索,Culture 是 Chaos 系列的藏寶圖,吸引觀眾與收藏家解開 Chaos 系列的密碼。Chaos Culture 如此描述:「混沌研究、混沌記憶、混沌文化,三者具有再生與迭代關係。後者由前者的遺跡產生新作。」( Research > Memory > Culture, with each work re-growing through the remnants of the previous work, depending on its image)這是一個合適的機會,以收藏者的身份探究阿亂沒有說出的秘密。

Chaos 系列三部曲

畢竟這是加密藝術的時代,加密藝術(Crypto Art)本身除了是「透過非同質化代幣(NFT)媒介(Medium),誕生而成數位藝術市場」,「加密的藝術」(Encrypted Art)也是一個重要議題。在生成藝術領域,由於「可控的隨機性(Controlled randomness)」逐漸被收藏者接受,收藏程式碼與特定種子碼產生的生成藝術(又稱為演算藝術、衍生藝術)在這兩年成為加密藝術領域中一個主流分支(另一個主流是頭像型(Profile Picture)類型的潮流市場)。

而以程式碼為媒材的生成藝術,加密解密、取樣編碼是相當適合的工具。因此加密的藝術,在加密藝術市場中具有獨特的地位,也可能在接下來數年間有更廣泛的討論。如同加密藝術早期先驅 Kevin Abosch 這幾年的加密字元作品,如十六進位證詞(Hexadecimal Testimony, 2020)、1111(2021),堂而皇之地將色彩鮮豔的加密(Cryptographic)資訊排列展示,呈現彷彿謎語的政治社會意圖,王阿亂的作品也藉由不尋常的曲線、訊號、聲響,暗示著各種秘密。

以下為與王阿亂書信往來與個人研究產生的觀察,總結深入探索 Chaos 背後隱藏的資訊,彷彿加密版本的馬可波羅遊記。我個人收藏加密藝術將近一年,這半年沈迷於生成藝術類型的作品,本質上並非程式專業人員,天知道阿亂到底藏了多少秘密在裡面,仍有待更多專業收藏家挖掘。


首先我們從王阿亂去年在 Artblocks 發表的 Good Vibrations(以下簡稱 GV)先開始,因為我總覺得 Chaos Culture 的邊框衍生自 GV。

去年八月,一名超現實主義的博士研究員 Pristante 在 twitter 上面寫了一串 thread 説,GV 與王阿亂可能是 the next big thing。他認為王阿亂的作品藉由生成藝術創造的聲響與視覺,結合了二十世紀初西方幾何抽象主義與東方的社會政治現實。這可能是第一個以英文討論王阿亂「加密創作」的文章。

確實後來王阿亂製作了 GV 的第二幕,他空投 GV 的 B-side 給所有 GV 的所有者, 每一張 B-side 都對應 GV 背後的聲響與視覺邏輯,可以視之為一張譜、一張菜單。王阿亂曾經說過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三幕劇,這樣的概念可以從他在音像藝術家(Audiovisual Artist)時期的作品獲得驗證,如移動中的共鳴(Transonic, 2012)與動態中心(Moving Resonance, 2011),如果 B-side 為第二幕,那未來的最後一幕,可能是會繼續衍生自 B-side 暗示的資訊。

Good Vibrations & B-side

但 Pristante 所說的 the next big thing 當時沒有到來,過了九個月的今天我認為 Chaos 系列更適合作為 the next big thing,這是一齣完整的三幕劇,橫跨了 NFT 加密藝術演進、個人創作史與生成藝術的工具應用史。在這之前我們先梳理王阿亂作品的加密與解密史。


王阿亂過去受訪時,曾經說過「演算法重塑歷史,點雲顛覆傳統思維。」(Algorithms are used to remodel history and point cloud to subvert conventional thinking.’)這句話或許是王阿亂創作脈絡的核心精神。甚至連王阿亂的作品發表地址 Ileivoivm 也是從 Aluan Wang 字元加密而來,這串看起來像亂碼的名字,是由恩尼格瑪密碼機(Enigma)加密而來。

在發表 GV 之前,王阿亂已經在 Tezos 區塊鏈上面發表了許多關於加密與社會意圖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作品為加密龐克(GeoPunk),數月前曾經在台灣的當代美術館(MoCA)展出。GeoPunk 為 Path to the Past、Path to the Future、Path to the End 三幕劇的番外篇(關於路徑系列,可以參考探索流動記憶的時空邊界:專訪王新仁關於他的異域空間觀,陳沛妤 2019),您可以從這篇文章認識王阿亂的前 NFT 時期作品與創作理念,而 Path 系列也是王阿亂早期鑄造 NFT 的作品系列,發表於 HicEtNunc 平台)。

Paths Series & geoPunk

GeoPunk 為一連串經過加密的數位地景,其聲音與作品敘述皆為摩斯電碼,其內容指向特定的世界 GPS 地點,只有 NFT 擁有者才可以解碼內容。但如果你用另一種方式,從 NFT 背後儲存資料打開 GeoPunk 背後的程式碼,可以看見 159 個地址 ID,包含中國北京、台灣、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等,有興趣的人可以一一從 google 列表地點,可能可以看到一些王阿亂對地緣政治與宗教相關的暗示。

王阿亂在路徑系列的受訪文章中表示《歐赫貝奇幻地誌學》(Atlas des géographes dʼOrbæ)對他而言是重要的愛書,對創作影響深遠。我自己也很喜愛地誌學這三本書(對,歐赫貝也是某種形式的三幕劇)從小讀到大。這本書將 26 個英文字母,幻化成 26 張地圖與 26 則虛構的異國故事。王阿亂的作品其實也暗藏許多虛構的脈絡。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 Chaos 系列之前,阿亂以加密解密為創作形式下了很大的功夫。而個人認為 Chaos 系列是整個創作脈絡的集大成者,在中文世界 Chaos 與 A-Luan 的 Luan(亂)是同一個意思,因此此作品在命名上很有可能是生涯代表作。Chaos 包含了 NFT 藝術發展的加密、王阿亂個人經驗的加密、圖像與意義的加密。

Chaos 系列是一個三幕劇,包含 Chaos ResearchChaos MemoryChaos Culture,皆是生成藝術創作。三件作品分別發表於 2021 十二月, 2022 四月與五月。這個系列都是發表在 fxhash 這個於 Tezos 區塊鏈上的新興生成藝術平台,Chaos 系列剛好與 fxhash 發展史同步,Chaos Research 發表時,fxhash 才成立不到一個月;而 Chaos Culture 發表時,fxhash 已經與 Art Basel 合作,有八位出色的藝術家在特展區展出,其中一件作品就是王阿亂的 Chaos Culture。

這三件作品是阿亂的發展史縮影,從 Chaos Research 先開始。阿亂表示 Chaos Research 其實是對於 Perlin Noise 的一種反抗。Perlin Noise 是一種雜訊生成演算法,在大量的生成藝術作品中,被使用在看似隨機生成的構圖,堆疊出相對複雜的視覺形式,如非常知名的 Artblocks 作品 Fidenza 便是其中很好的案例。Perlin Noise 可以說是主宰了整個生成藝術視覺構型。(關於 Perlin noise 與 Flow Fields 可以參考 Fidenza 藝術家 Tyler Hobbs 的文章

仔細看 Chaos Research,你會發現它的流動非常特別,不管是動態變化還是最後的出圖。再往下查找程式碼,會發現他不僅使用 Perlin Noise 產生 flow field (流場)填滿整個畫面,而且加上別出心裁的新方法,那就是在 Perlin noise 基礎上,再加上神秘的訊號。而這些訊號,竟源自於阿亂的 NFT 藝術收藏。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王阿亂從他前面這一年來在 Tezos 區塊鏈收藏的 NFT 進行後製與取樣,我們可以從 Chaos Research 的程式碼找到公開託管的 IPFS 檔案(一個點對點的去中心化儲存系統),從中可以發現收藏品變形後的版本。這些作品成為 Chaos Research 動態變化、粒子、顏色、造型上的依據。因此事後回頭評論,Chaos Research 可以說是阿亂的收藏品幻化出來的作品,可能是我能力不足,現已經無法還原 Research 是從哪一個藝術家的作品衍生而來。

Chaos Research 藏起來的原始素材檔

前身為音像藝術家的王阿亂認為,噪音是聲音之母,理論上使用傅立葉分析可以把任何聲音與音樂解析成最單純的正弦波。如果以加密的藝術為觀點來審視,取樣與萃取,本質上與加密解密相去不遠。「取樣」將原始的物件解構成新作品,萬物皆有 vibe,所有的感官體驗,都是由訊號構成;密碼以演算法,將原始的物件衍生為「無法辨識」的終端作品,為何人類需要無法辨識的物品,原因很多,包含政治上的、社會關係上的、金融交易的。因此 Chaos Research 作為生成藝術作品,暗示挑戰主流訊號(流場並不只有一種做法)、暗示訊息如何傳遞(一個創作物無法脫離其他藝術家的創作)、暗示誰能夠觀看(有能力的人才能爬梳背後的隱藏訊息)。這在無需許可(permissionless)、去信任(trustless)為本質的區塊鏈空間,渾然天成。

Chaos Research 是一種「自我取樣」,也是一種「自我加密」,自我是什麼?是阿亂個人對於加密藝術的收藏,成為食糧,而最終成為阿亂對於加密藝術的創作,呈現新型態的混沌空間。

Chaos Research #37



時間過了四個月,王阿亂發表了第二件作品,名為 Chaos Memory,作品色彩與構型更加飽滿,且這件作品又有更多耐人尋味的秘密。

首先文字描述出現了一段加密過的阿亂代號回文(ILEIVOIVM),並寫著「原因先於影響,那是我們曾見過的時代。」(The cause comes before the effect. That’s just the way we saw the time.)文字僅此於此,並沒有說明操作與觀看方法,只能經由誤按看到更多變化。如果點開作品頁面不小心按下 Q, W, E, R 按鍵,Memory 會出現不同的形狀,包含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針對這個發現,有收藏家曾向阿亂提出疑問,阿亂僅表示單一的尺度與視角無法完整呈現 Memory 的樣貌,完整的樣貌不是縮圖可以涵蓋的。

Chaos Memory 一件作品同時擁有三種形狀

此外如果你更深入研究,找出託管在 IPFS 中的檔案,你會發現不少驚奇。那裡有一批看似傳統繪畫的局部紋理圖片,是點陣圖檔(Bitmap),還有彷彿 Chaos Research 的圖片檔案,甚至有 Chaos Memory 作品本身,這是否是一種自我遞迴呢?(還是是回文電影天能中的鉗形攻勢)。原來這是第二次取樣與壓縮的過程,Chaos Memory 為 Chaos Research 的衍生作品,在中文世界,生成藝術又稱為衍生藝術,阿亂的作品或許試圖處理這個翻譯產生的雙關。至於點陣圖檔是什麼?向阿亂詢問,原來這批圖檔是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透納(William Turner)的作品局部。

Chaos Memory 暗藏的檔案

美工科畢業的王阿亂,最早是想成為一名水彩畫家,而透納便是阿亂一輩子追尋的對象。而後才走向數位藝術、音像藝術、生成藝術的創作路線。從相片中可以看到阿亂在一場蘇黎世的開源工具研討會的水彩速寫照片。水彩畫對王阿亂的美感養成具有一席之地,包含對於質地、紋理、材質的處理,因此可以從 Chaos Memory 觀察到更柔和的漸層變化,這可能源自於透納的雲、光線與海浪。

阿亂的水彩寫生(藝術家提供)

如果 Research 為「自我收藏」的加密與取樣,那 Memory 便是加上「自我養成」的加密與取樣。前者走東方風味的飛白與寫意,後者更接近西方,兩者是一種迭代關係。

將透納的作品局部與 Chaos Memory 點陣圖檔比較

而今巴塞爾藝博會發表的是最後一件作品,Chaos Culture,同樣可以從託管檔案發現玄機。Culture 再次取樣 Research 與 Memory 的內容,產生畫面完整度更高的圓形作品。研究產生記憶,而記憶產生文化。 Culture 又有培養皿之意,Chaos Culture 彷彿在「可控的隨機性」之外等待失控的偶然,製造出生成藝術獨有的難以逆料之結果。Culture 像是等高線圖、俯視的衛星地圖,這或許可以扣回歐赫貝奇幻地誌學的多元生態與阿亂的加密地景創作,又或許是一種全新的 Flow Field,乘載滿滿的生活蹤跡,從前加密藝術時代,到這個全新的時代。

Chaos Culture 的隱藏檔案包含 Chaos Research 的影像

但總結回來,終究是雜訊取樣與加密解密的過程,誕生了王阿亂這令人驚豔的三幕劇。

阿亂總是會強調所有創作過程都無法遠離信仰方向,偉大的導演終其一生,會不會終究只是在講一件事情。對我而言,阿亂對於符號、密碼的探討,因為加密藝術出現,成為非常適合的創作媒介,包含討論社會政治的、個人經驗的、收藏品味的部分,這可能是一個討論加密藝術反身性的好機會。Chaos 系列的秘密,我可能只解密了不到一半。

Chaos Culture

王阿亂除了創作不間斷,也經營亞洲的 Tezos NFT 平台 AkaSwap,而該平台目前也發展出了不同於歐洲、美洲審美風格的市場,這對於 Tezos 藝術世界而言,是一件非常特別且必要的事情。且因為 AkaSwap,台灣目前也誕生了以 Tezos 為據點的 DAO,如 FAB DAO(Formosa Art Bank)與 Volume DAO 等等。

web3 世界因為去中心化/多中心化,而能產生多樣化的嘗試。王阿亂出生於一個政治動盪的海島台灣,彷彿奇幻地誌學的 T,有了番外篇。其過去的加密藝術如 GeoPunk、現在的生成藝術如 Chaos 系列,在在反映隱晦的宣言偷渡。也剛好是加密藝術,正好成為王阿亂最適合發展的舞台。

阿亂做的不只是加密藝術,還有使用加密概念本身,更以身體力行實踐自己的社會宣言。

加密藝術或生成藝術正在迭代出屬於自己的品味,這是一個混雜西方審美、東方想像、迷因、自由開放精神、叛逆的市場,暫時很難以既有的脈絡硬生生的套上去論述。以阿亂為例,這種隱晦的加密與取樣原理,是需要從製作技術理解開始(什麼是區塊鏈、什麼是去中心化託管、什麼是 Perlin Flow Field),層層抽絲剝繭,找出屬於藝術家的創作核心。我相信加密藝術先驅 Kevin Abosch 一定可以理解其中的浪漫。

Chaos 的加密三幕劇已經落幕,讓我們繼續期待王新仁下一個三幕劇的誕生,或許也是與加密藝術的本質相關聯。


感謝藝術家王新仁資料提供。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豆泥由於沈迷網際網路與社會網絡的深層結構,自醫師工作離職,現於公部門服務,並於分散式組織間做一名快樂的貢獻者。現專注分散式科技與數位自主權。 在民國的心臟,設計去中心制度; 在帝國的邊緣,研究自主的科技。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主世界:雲端封建時代的安那其法則》中文版譯序

分散式身分會被資本市場的鐵拳制裁嗎?

「共同在場」是什麼感覺?中山女高演講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