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一種對美好生活想像的鄉愁
本文部份為推廣內容,但沒有收取任何費用
作者:房間裏的人(社科研究者)
說起精品咖啡,你的大腦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價格貴?格調高?味道好?
根據精品咖啡協會SCA的定義,杯測分數達到80分及以上就可以稱為精品咖啡,而80分以下則是商業咖啡。
如果說以Expresso為基礎的美式、拿鐡等義式咖啡對於很多人而言是每日必需品,那麼在澳門動輒一杯55元的精品咖啡絶對屬於奢侈品。
而事實上,精品咖啡開始在本地流行的歷史並不長。據說Terra是第一間賣精品咖啡的咖啡店。兩年後在澳門統計局的飲食業調查裏,才第一次把咖啡店作為單項進行統計。如下圖所見,截止2020年為止,一共有117間咖啡店,盈利比率為負,虧損為1,415萬澳門元。
這裏反映出兩個有趣的信息。首先,澳門作為一個68萬人的城市,擁有超過100間咖啡店,是頗為驚人的數量。說明存在不少願意真金白銀每天買咖啡的「咖友」。
而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則會告訴你,買咖啡不止是一個純粹的消費行為,同時是一種階層和個人生活品味的表現。因此,當星巴克於1999年進入中國,並大量開設分店的過程,就被理解為同時是一場中國中產階層的自我建構。即便他們也許並不認為自己是「中產」,亦並不妨礙坐在咖啡店裏實現對休閒和美好生活的想像。那怕走出店門的那一刻開始,迎臉而來的是「996」和「過勞死」。
雖然根據劉祖雲和王丹鳳的分析,澳門的所謂中產階級,同樣缺乏階級意識。但澳門大學傳播系的Tim Simpson 發現,咖啡作為自我建構的一種生活實踐的邏輯,同樣適用於澳門。
第二,飲咖啡固然是享受的事,開咖啡店卻是另一回事。事實上澳門因為市場小、租金貴、人力成本高,非連鎖品牌的個體戶咖啡店,是很難生存,十有七八蝕錢關店收場,統計數據很好的說明這點。
所以如果有人從咖啡愛好者,愛到不惜跳入火坑要自己開店,那大概是真愛了吧?「原咖啡」的老闆Johnson對咖啡的愛就是濃烈至此。
早年在台灣嘉義上大學的Johnson,第一次接觸到精品咖啡,開始感受到咖啡的魅力,而嘉義的休憩和那裏咖啡師和客人的親切互動的溫馨,一直讓回到澳門的Johnson念念不忘。於是開始自學手沖,繼而開始玩烘焙,沒想到來玩票性質產出的咖啡豆,受到身邊好友的欣賞,甚至詢問能否出售。於是在前幾年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原咖啡」,並於今年3月開設了實體店,地點是河邊新街的水字巷1C鋪。
當我問澳門有超過100間咖啡店,「原咖啡」有何特別之處時。Johnson表示澳門現在賣精品咖啡的店雖然很多,但專攻精品咖啡,尤其是台灣精品咖啡豆的店仍很少。事實上台灣精品咖啡豆近年水平越來越好,已經是國際咖啡品評測大賽上的奬項常客。而且因為台灣距離澳門近,相比非洲、南美的咖啡豆動輒幾個月甚至半年的運輸時間,可以保證最好的新鮮度。
探店當天,我試了台灣阿里山日曬。咖啡店有著台灣豆常見偏深的烘焙度,剛沖泡出來溫度偏高時,入口味道較重,有巧克力感,後段溫度降下來後,則有較強甜感,個人覺得似豆沙,最後此款豆的body純厚,整體而言是好飲並且不是常見的「大路貨」單品豆口味,強烈推荐沒飲過台灣豆的朋友一試。
Johnson同時表示自己希望把當年在嘉義感受到那種咖啡師和客人的互動帶到澳門,他不希望賣咖啡成了一件純粹的商業行為。雖然目前店面不大,但客人喜歡的話可以在店裏悠閒地看書和聊天,也許這與其說是「原咖啡」的特色,還不如說是Johnson對台灣,對他曾經感受到的美好生活的一種鄉愁吧。
原咖啡:IG|地址
#文章篇數:1️⃣1️⃣7️⃣
👉二月講座:秦漢時代社會底層的日常故事 (馬增榮 澳門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