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兒
胡可兒

台大人類系在學 2023北京大學秋季交換

【出走對岸!遠方到底有什麼?】❸: 多點勇氣多點思考,離開原地才有遠方

10點28分,距離約定時間還有兩分鐘,我走到 C 的宿舍門口,等待她一起出發燕南咖啡廳。距離約定訪問的時間已經超過一周,C 昨天終於結束了所有考試,準備帶著剩下的報告前往韓國旅行。逼近寒假的燕南咖啡廳人潮稀疏,我們佔據沙發,開始了這場訪問。

【C(匿名)資料小檔案】

19歲,現為ENFP

北京大學2022級社會學系本科,人類學方向

喜歡閱讀、排球、健身,以及與人對話

因為相同的專業科系與研究,甫抵達北大不久,在朋友的牽線下,我和 C 互換了聯繫方式。詩歌與人類學的共同興趣讓我們很快在課堂上相遇。 C 外表文靜,實際上從高中就讀北一女起,她就相當外向,喜歡與人聊天,並不抗拒陌生的世界,逐漸建立對於認識人與社會的熱情,也埋下出走的種子。

開始:抓住機會,走進流動的新環境

「第一次有『到大陸讀書』的認知,是高二和同學在餐酒館聊天,聊一聊她就說她之後可能想要去復旦讀書,在此之前,我對升學的想像就是未來考的好,就上台大這樣。」突然之間彷彿被打開了新大門, C 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可能。適逢輾轉得知北京清華大學舉辦線上營隊,剩下一個參與名額,一切都彷彿水到渠成, C 順利報名,並深深被清華學長姊的分享吸引,「很被清華的建築、設備吸引,覺得這才是大學嘛。」

在所有學長姐分享的專業中, C 認為經管的專業特性與自己的個性最相輔相成。以清華經管為目標,高三的C懷揣著夢想伏案努力。然而適逢台灣學測轉型,數學科目難度的提升讓她的成績不如預期,讓 C 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我做了一段時間的背景調查,當時覺得清華上不了,就把北大不看數學的專業都查了一遍。」冥冥之中,她被 B 站的社會學分享影片擊中:

C1

C 選擇就讀社會學系的過程

而對 C 來說,離開台灣才是最深處的目標。就讀第一志願、家住離台大騎腳踏車五分鐘的距離,留在台灣,未來的一切都具體可想像。「去那裡都沒關係,先離開才是最重要的。我國中、高中都離家很近,繼續讀台大看不到新的可能。而且我也知道,未來的同學會是哪一群人——就是我現在身邊的這群人。」面對想要赴陸讀書的她,家人、朋友都沒有太多的疑義,些許友人對於 C 不選擇歐美感到困惑,「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沒錢,加上歐美需要很常的準備時間,大陸是在短時間裡 cp 值最高的選擇。」

北大同學:脫下小鎮做題家的外衣,偶爾一起摸魚

問及來北大的實際經驗與想像中的差異, C 從身邊親近的室友切入分享。「一樣的地方有,但不一樣的地方更多,像是這裡的人真的沒有想像中的『卷』。」在她的想像中,似乎同學們都應該要特別厲害、每一天每一刻都要讀書,沒有共通的話題。然而實際相處之下,這群千軍萬馬考進北大的神人脫下成績的外皮,不再是形象扁平的小鎮做題家。大家一樣會關注 kpop 、收集小卡,一起在期中期末季裡摸魚偷閒,兩岸的文化差異並不是無法逾越的高牆。

不過也曾有讓 C 印象深刻的討論,「當時前總理李克強過世,我和室友分享台灣媒體的觀點,她反應很激動,認為我被洗腦了。」室友突然提高的語氣嚇到了 C ,雙方相互認為彼此陷入新聞陷阱裡,雖然有別的室友支持她的觀點,還是讓 C 對討論過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比較和台灣人討論政治議題有更強的包容性,也不避諱開政治玩笑,大陸同學多半嚴肅而認真的對待,更偏向深入討論。「北大人還是普遍偏向學術語境一點。」也可能與專業相關,畢竟社會學是非常理論的科系,C 補充。

C:兒童節跟同學一起在操場夜奔吃西瓜,聽她跟我介紹小時候愛看的動畫

身為台灣人:你不討論政治,也會有人來敲門

隨著話題往下,面對討論政治,我向 C 提出所有台灣人也許都會放在心底的考量:「討論政治的時候,你會害怕嗎?」 C 的回應快速:「以前剛來的時候會,現在已經不 care 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台灣朋友都會遇到,即使自己沒有開口,別人也會積極地想要跟你討論。她也遇過「很台」的四川同學,聽團、找 C 代購草東沒有派對的專輯,還看 Dcard 調查局和哈哈台,都是台灣年輕人時下流行的愛好,「他真的很台灣年輕人。」

大陸對於台灣的專注起初讓 C 有點擔心,不確定會不會被討厭,「設想你們班突然出現一個大陸同學,你也一定會很關注他。」然而台灣腔的溫柔往往會獲得正面評價,最多有人會學 C 的腔調說話,她不以為意。繁體字與相近的文化,更讓 C 修中文系的課程時如魚得水:「文言文的繁體豎排完全不會是問題。」,台灣人也不需要修政治課,給了她更多時間探索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疫情:壓抑下的爆發,不能被遺忘

C 進入北大的第一年,適逢疫情情勢突然嚴峻。「現在回想起那段時間,會非常的不可思議。」校園中瀰漫著排隊做核酸的煩悶,當時的 C 在入校前剛把北京玩了一輪,還沉浸在剛上大學的新鮮感之中,沖淡了隔離的負面情緒。但隨著北京疫情一例一例增加,校園出入的政策緊縮,「你可以感受到校園氛圍真的很躁動,越來越多人思考要不要離開北京,其實快期末了,但每個在圖書館的人都在刷樹洞。」

無論行走在食堂、圖書館、宿舍,隨時可能會被隔離的恐懼如影隨形。當離校政策一開放, C 馬上訂了回台機票,回到家鄉。隨著生活回到正常時序,刷臉入校等等政策還是無形提醒著疫情時代的痕跡,儘管記憶逐漸淡化,「總覺得不能忘記這段時間,有很強烈見證歷史發生的感受。」

C 落跑回台灣當天北京出現難得的朝霞

北大生活:眼界與思想的開拓,保守的學業追求

「原來文化相對主義也可能是一種封閉,這也是一種意識形態,你就會重新質疑自己過去的感覺。」用色彩來比喻,現在擁有台灣與大陸視角的她可以調和出不同的色彩,不再被侷限在單色的框架之中。「知道兩邊都在想什麼,才能做出真正的選擇,否則都是單方面資訊下引導出來的結果。」無論是社會學的學科訓練,或者這一年來各種經驗的增加,都讓 C 不斷陷入反省、思考的過程,「相較於之前,思考會更有深度,也願意去反省」

社會學的批判思考滋養了 C 的思想,然而校風對於成績的追求讓喜歡新意的她仍然感到些許侷限,「因為分數的要求擺在那裡,保研等等的需求很明確,會導致你不太敢創新,有新點子都需要自我審查一下,它有沒有可能導致我分數不好。」她以國外社會學理論這堂課的考試為例子:

C2

C 的考試經驗
C:第一學期八篇讀書報告之一,痛並快樂著(?

未來:有冒險的勇氣,同時也深思熟慮一點

「如果留在台灣,我肯定是把我原有的特質繼續放大,像是搞笑阿之類的,就是完全可以想像。」離開熟悉的環境,在北大的日子裡, C 偶爾覺得自己變孤僻了, 新環境的刺激讓她開始關心過往看不見的世界,也不再是應付學業,花上更多的時間學習,「常常思考自己來這邊的意義是什麼。」伴隨著不斷思考的思緒, C 認真生活,也試著更有規劃、獨立旅行,「這裡不會有人幫你兜底,也不能不開心就回家,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必須得斟酌自己的言行,讓我沒有那麼張揚,也算是一種成長吧。」

C:生日時一個人去青島玩,路上認識的人幫忙拍出了人生照片!

面對未來, C 希望自己可以更深思熟慮的做選擇。「我不想要沒有思考的去做選擇。」她反省當初決定進入社會系前,對於社會科學邊緣的現狀、學科以定量為主流方向一無所知,「就發現沒有好好調研、想過就做決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當時以為進社會學系會讓我對社會更了解一點,結果進來之後根本不會,而是看見社會的複雜交織在一起。」

儘管如此,重來一次,C 還是會順著感覺選擇社會學系,隨心所欲是她刻在骨子裡的個性,因而賦予她向外探索的勇氣,抓住生命的轉機。就像她留給讀者的話:

給讀者的話:雖然對於規劃派有所嚮往,但很多時候做一件事重要的還是你的勇氣。你完全可以「到了再說」,很多挑戰沒有你想像中的困難,所以先開始行動,到了之後上天會幫你安排好。和我一樣的同齡人可能最需要的就是勇氣和想像,這點是我來大陸之後慢慢培養的,就算你不去做這件你想做的事,你現在的道路也是一種未知啊。與其一直想像你的目的地,不如直接出發去看一看。」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