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房
張子房

Sad but True

偏袒同代人?黃秋生、陶傑何故因一部紀錄片犯眾怒

(编辑过)

「我剛剛聽同事講張導演,他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還抱怨自己拍電影好辛苦。」正當我和記者朋友討論着因應《給十九歲的我》引爆的風潮,是不是該邀張導演講幾句之際,《KJ音樂人生》的主角黃家正8000字長文大爆拍攝和公映內幕。這位我崇拜多年的紀錄片導演𣊬間崩盤。朋友沒指明同事是誰,我大約猜到是那位會把采風電影負責人叫「虹仔」的神級前輩。

間接收集情報,隨着事態陸續發展。好多非當事人例如陶傑、黃秋生都站出來說話,內容偏向導演的一方。而民間、網上言論普遍支持被攝者(學生)。我忽然間覺得這次除了是新聞、紀錄片倫理課程之外,可能關乎到香港漫延了二十年的世代之爭。教科書級的剝奪年輕人希望之路。

(本文純粹借題發揮,與電影無關。摻雜個人經驗,歡迎理性討論)

受訪者與被訪者,不對等的權力

利申,我是那種記者放假會幫忙跑人訪的幕後人員。多年工作和閱讀經驗,不怎麼喜歡港式人訪,我喜歡房慧真、董成瑜的文字,從前RTHK的人物訪問也是極佳。在她們的文字裡,能讀到受訪者的真性情,能讀到記者對受訪者的感受,個人判斷,甚至同情。

香港訪問稿你只會讀到受訪者「立場」、「觀點」,讀後甚少會覺得自己了解受訪者,到底他是誰,他是個怎樣的人?難知。不過至少知道他評論事件的角度、切入點和看法。又或者清一色皮毛八卦,對受訪者讚口不絕。

這只是文化差異,並沒有好壞之分。以讀者的立場我寧願透過記者的眼睛認識受訪者,我想知道他的觀點,邀請他寫稿就行。

受訪者在香港甚少與記錄者地位平等。業界有個不成文規成,訪問稿要交由受訪者過目。是一種禮貌。程序上訪問範圍會在開始前確認,過程中談及敏感話題,能否寫出來會即場確認。訪問稿完成後,改稿權利在編採一方,受訪者只能表達感情。

現實操作上好多時會因為受訪者不喜歡而刪改內容,尤其是有頭有面的人物。此時,受訪者就是你的客人,寫作是為了服務客人。我試過一次文章刊登後兩個月,瀏覽數突然暴漲,受訪者打給我上司要求刪減部分內容,因為「那不是事實」。我心想:「吓?你確認了而且錄曬音喎。」那麼要跟他辨論嗎?當然不會,立即刪並且道歉,已印刷的版本無法刪改了喔。不好意思。

記得以前修新聞學程,老師講解人物採訪範本是一篇寫台中巿長胡志強頭髮稀梳的文字,記憶有點不確實。老師形容巿長看了哈哈大笑,笑完就算了。

黃金年代的前輩何故維護權力者

《給十九歲的我》最大爭論點在於電影公映前,電影中的主角們(被攝者)曾反對電影公演。她們不想回顧自己的少年時代,也不想自己的過去被全香港人議論。

為甚麼她們會這麼抗拒?從報導不難發現,整個拍攝過程,她們都不是平等地與攝製團隊合作,她們多半是被動被紀錄,過程中試過反抗,不果。根本是一件長達十年的欺凌事件。

掌握權力(攝製團隊)的一方怎麼說呢?

我要用上帝的愛浸死他們。

嗯?好熟。It's for your own good?

好多長輩例如上述的陶傑、黃秋生甚至鄧小樺都「站」在權力者的一方。認為被攝者既然不願意,可以拒絕、可以不拍、可以反抗⋯⋯食得喊魚抵得渴,既然結果如此,公映了得獎了才出來嘈?想搏出名咋吓話?阻住個地球轉。

(得獎了才喧嘩叫苦,想出名而已罷?擋路。)

他們不知道弱勢的人無從反抗,他們不能理解,也不明白在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片中的女主角根本無從反抗——這是為甚麼紀錄片喜歡向學生落手的原因。

問題又來了。為甚麼他們不能理解女學生們?因為他們用業界標準,收錢做事,不能say no?部份原因吧。我則認為他們是拿着萬年黃金年代的努力必勝法批評學生們。

「你失敗因為你不夠強大。電影上映令你心靈受創不是導演之過,是你太過玻璃心。」

菁英壟斷資源

「一代不如一代」的抱怨並非只在香港出現。日本標籤80後是寬鬆世代,競爭力低,只求小確幸。台灣去年公投把成年年齡定為18歲,我接觸過好多大人們反對修法,他們覺得現代21歲的年輕人都無法自理,18歲就成年?那還得了。

只不過,嘴上說的和社會現實未必相符。成年下修至18歲終究是過了。

即使老一輩對新一代諸多批評,他們大抵不會斷人後路。相反多多少少會為新世代想出一些政策,或索性不管,任他們自由發揮。

香港呢?從你讀中學開始就剝奪你的將來。尤其是非大富之家出身的年輕人。

首先,中學時限制你升學選擇。如果你渴望透過學歷改善生活環境,你能夠選擇的途徑不外乎醫、律、教三條大路。考公務員也是一途。

你說,不是呀,好多人從商成功,有能力就能覓得一遍天——你們在講的只是極少數菁英分子,現金已不再是舊時,有一技之長就能安居樂業的年代,努力就能買得起房的年代。王維基之後,有沒有能者突破社會結構殺出一條新路?

然後,當你大學畢業,你會負上沉重學債。不止,還不能申請公屋。兩者牽涉到安居樂業,從20歲到40歲的關鍵時刻,不能冒險,不能走規範以外的道路,必需規行矩步。

假設你剛出社會已肩負數十萬的學債,打一份薪水剛好夠糊口的工作,分擔家庭壓力。你敢不敢得罪老闆?一旦得罪老闆就會影響生計。不是找另一份工這麼簡單,很可能要轉行,再也無法在立足在自己的專業上面。

我一位在學校教書的舊同事,約滿之時校長約見。他沒有考慮轉校,校長約見時明言:「你知我在校區人脈好廣,你不會不留下來幫我一年吧?」

能夠做到年輕人不敢亦不願冒險,乃因香港的既得利益者壟斷資源。比方說房屋,公屋你沒資格住,私樓你又買不起。你幫A老闆打工,而A老闆和B老闆是朋友。假如你得罪了A老闆,難道B老闆會收留你?

這種情況跟黃金年代的經驗差天共地。以前TVB和ATV演員常常換來換去,不拍電視可以拍電影。電影沒得拍可以去電台做DJ。DJ也混不了便去開棟篤笑。現在告訴你,你要轉行耶——看看何韻詩和杜汶澤。

一旦年輕人厲害到制度、人脈也擋不住,那怎麼辦?

收買。

錢砸下去,你很厲害嗎?我買你的廣告時段、買你的youtube節目,用錢、用你的才華拍既得利益者想要的節目。可以不要,但大家心知肚明,在香港生存成本有多高,你能清高得了多久?

香港給金鐘罩蓋住了,年輕人無路可逃。

無權力者的權力

不逃避,就反抗。

近十年社會運動和2010年以前的根本差異是香港人對「人」的重視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給十九歲的我》很明顯出發點在於坊間強烈要求導演、校長重視女主角們的感受。她們也是人,她們的感覺應該受到尊重。這一項是新時代最大的進步。

黃金年代的人們呢?沒有呢。他們認為人的價值在於「執行指令」,不管指令來自導演、來自資本家、來自學校。追求公義?公司沒出糧給你嗎?紀錄片放映後你沒好處嗎?你出名了嘛,對不對?人家給你機會發揮。周潤發怎樣從票房毒藥一躍而成Mark哥?他不計較,跟導演說「我任拍」,投放無限精力和時間拍攝《英雄本色》。

這是把「人」物化。人的感受不必受重視,只要事情能獲利,即使受害者一時情緒動蕩,也不要緊。

多多大夫是精神科醫生,他時常在聚會時講述醫院趣聞,閒談病人經歷、故事。重點在他如何傾聽病人心聲,解開心結,減緩藥物影響。聚餐時他會顯露一副聆聽者的模樣,大家樂意向他查詢各項精神健康資訊。幾年下來,我發現一個有趣現象:

他和別人聊天過後,沒有人心情會好轉,或者得到朋友聊天後的壓力釋放感覺。

「如果我不是精神科醫生,我根本不想聽這些話。病人的感情我為甚麼要顧到?肺癌病人死亡率95%,主診醫生一個一個都要關心,嗎?」

他面對的不是病人,是病症。無需因着這個人考慮,只需要對症下藥。

豈不是跟黃金年代的觀點一樣?《給十九歲的我》、《KJ的音樂人生》只是一件case。我只是要完成這個project找來一件工具。老師教書是為了考試,考試不考,為甚麼要教學生?

我的同代人,30出頭,大部份和黃金年代的人們想法差不多。我們只是完成任務,任務手段、過程不重要,結果對自己有利即可——我好你好大家好。

年輕人則不同,利益不再是他們考量的唯一要求。城巿裡的人更加重要。他們把「人」當「人」看待,重視彼此情感交流,關心城巿發展,甚至把物件「擬人化」,城中若有熟悉的物事消失,會為它的變化感到傷感。

懷舊文化部分成因則在年輕人的同理心、感受力都較上一代人深厚。可是,老人眼中同理心和軟弱是同義詞。舉個例子,工業安全。2014年成龍拍攝《絕地逃亡》翻船,導致資深攝影師死亡。那時才爆出原來電影業工業安全自80年代後,沒有改善。演員、攝影師長久曝露在危險之中,一直在玩命。而指出安全問題的,就是成龍。

既然拍電影可以鋪幾層紙皮箱要求動作演員由6、7層樓高的工業大廈跳下來,你們幾個女生被偷拍而已,哭哭啼啼像甚麼話?(曲筆)

無法憑努力成功的動蕩

講了一大串,同情年輕人的老人們,不是沒有。2019他們好多人在街上。個人觀察,2010年後的重大社會運動均是香港人對「人」的看法根本改變。所以我們才會喊出:

香港人不同了!

可惜,即使經歷數次大型社會運動,既得利益者方方面面的壟斷仍然無法斬斷。他們絲毫不覺得自己需要反省。今次紀錄片事件,個人認為製作團隊到今時今日,也未必理解坊間反應強烈的原因——陳奕迅不也如此?

他們下架只因為不想風波再漫延,沒有認錯,也沒有收回。與許私底下覺得「唉,好心著雷劈。」類似情形,日常採訪也經常發生。我們到老店訪問,抱着這家店歷史悠久,難道不應該讓更多人認識,推廣香港文化增強軟實力——的心態。店主卻不一定喜歡變城中熱話。

我知道北區某間文具店,記者為達到目的,多次遊說,老闆一時心軟答應了。登報後三個月,原本安靜的小店變成打卡熱店。老闆煩擾不堪,寧願停業。記者本人呢?沒再出現。

一仗功成萬骨枯。也許我們都只是為求達成任務,利用他者的自私之人。沒有誰比誰更有資格議論,幸而現在的香港人懂得關心他人,支持弱勢發聲。即使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亦不再落井下石,傷口上灑鹽。如果廿年前我們已經是這種個性,就好了。


每周一則城巿故事。突破點對點生活模式。
邁開腳步,劃出舒適的平面。
喜歡原地遊的內容,請接續以下方關注更多動向:
FacebookInstagramPatreonGunroadPinkoi500PX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