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瑞德 | Fred Jame
傅瑞德 | Fred Jame

曾任某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主業是數位行銷與媒體管理顧問。長年的寫作者、譯者、編輯、重機騎士、雪茄和艾雷島威士忌愛好者。 我也是養兩隻貓的犬派潛水員、健身教練、書法家。 關於我/https://fred.mba

30年前的「替代世界」,今天的「metaverse」

我在1991年寫過一篇探討「替代現實」,也就是「在虛擬世界中建構真實生活」可能性的論文;而最近又變成話題的「metaverse」虛擬世界,在我私心看來,似乎就是當年的想法用現在的科技實現,有點老淚縱橫的感覺;然而,心中也有些不安。

前一陣子提到,我的畢業論文跟「無線通訊對社會的影響」相關;但其實我畢業前還有個小專題,寫的是「alternate reality」(替代/第二現實),也就是「在虛擬世界建構真實生活」的可能性、以及對真實世界的影響。

原文已經消失在當機歷史的洪流之中,後來我才寫了〈真假難辨的「第1.5世界觀」〉等幾篇短文講這件事情(連結文末有參考文章列表)

而最近又變成話題的「Metaverse」虛擬世界,在我私心看來,似乎就是當年的想法用現在的科技實現,有點老淚縱橫的感覺。

但仍然還是有我擔心的事情:如果這樣的世界真的出現、也具備了部分真實世界的功能(工作、賺錢、甚至結婚等等),能不能避免真實世界的國族問題、政治爭端、課金競賽(只要金流跟真實世界連結,這一點就很難避免)等等問題?

理論上(至少我當時的想法是這樣),替代世界的出現,一部分目的可以是為了解決這些「舊世界」的問題:

不管你在真實世界中美醜貧富、社會階級、國籍立場如何,在這個從零開始的新世界中,每個人都應該得到一個平等的起點(甚至是自己希望的「來世」)。

即使不能翻轉你在真實世界中的現況,至少有一個讓你可以獲得公平對待、也能與人公平競爭的地方,得到一些心理上的彌補;而代價就是你從珍貴的、對每個人都公平的24小時中撥出的時間、以及或多或少的「門票錢」。

不過以現在在主推「Metaverse」的廠商、以及他們的計畫看來,雖然現在的技術層次、視覺效果、商業模式、以及實際執行的細膩度,當然都遠超過我在想這件事情的時代,但我對於「公平的新起點」這件事情,其實是悲觀的。

未來在這個新世界中,語言、國族、立場、財力恐怕還是無法跨越的鴻溝;願意花大把鈔票的人、或是投入許多活著的時光在裡面奮鬥的人(但代價是真實世界的時間),才能在虛擬世界中開跑車、買私人飛機。

在真實世界中沒有主流優勢的人,在虛擬世界中恐怕還是沒有。道理很簡單,對於商業營運(這個世界)的公司而言,你的MAU(每月平均金錢貢獻度)還是最終極的指標,而不是你的MEU(每月奮鬥貢獻度)。

以下是突發奇想:如果因為有商業營運而不平等的世界,在網路上會不會如同「暗網」一樣,有一個以開源方式經營、(理論上)貫徹自由平等博愛、每個人都受到(我的)理想中對待的「地下世界」?

而這個「地下世界」會不會有某種秘密通道,跟企業經營的「商業世界」彼此連結,變成一種平行但有時候彼此各取所需、但有時候又會彼此革命或攻伐的關係?

這大概就是另外一本科幻小說的題材了,但說不定將來真的會發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