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esdujour
julesdujour

劇本的AC

標準是死的,人是活的。

最近在寫劇本。

第一次寫劇本,不是科班出身的我,難免露怯。在女友的攛掇下,報了一個劇本早餐俱樂部(哈哈哈,逐字翻譯的結果,像是能把劇本當飯吃),每天在馬來西亞英文的熏陶下,彌補一些創作者的「常識」。由於時差的原因,我已經缺了好幾次課了,但是想著熏一熏,跟燒香拜佛一樣,總是能熏走一些自己的膽怯。

甚至是老師已講過的一些概念,真正寫作時候還是屢屢碰壁。

比如人物小傳——我不習慣用形容詞來概括人物性格。這個故事,怎麼說呢,是矯情的,每個人都是有些敏感。難道每個人加上一個neurotic/sensitive的形容詞?每個人對形容詞的真正含義的理解似乎也是不同的。再者,每個人在每段關係中的性格也不同。我在大多數面前避世又敏感,但是喝了super bock之後也可以在公開場合搖頭晃腦的(這是我和酒的關係嗎?)。

人物性格究竟需要形容或者定義嗎?有時覺得故事里交代一個人的選擇、關係,呈現出的就是她的性格。如果用一兩個字能概括,就像是根據生日把人分成十二星座,或者mbti把人分類。我無力概括。

還有場景描述——寫劇本前,有翻譯一個母語寫作者的劇本。於是,我常會有模仿的心思。拙劣模仿的後果是糟糕的。反正該交待的沒有交待,詞藻的堆砌倒很耽誤事。谷歌一下,場景描述的原則有:

  • 三行以內
  • 長得像詩歌,不要像散文
  • 不需要完整句子
  • 視覺效果
  • 動詞
  • 直觀的空間感

什麼是直觀的空間感?閉上眼睛,我認為的是場地是怎麼樣,真的就怎麼樣嗎?還有我的詩寫的特爛,所以可以原諒我的場景描述也很爛嗎?

寫作的時候,總是回想起原來還在上班時候,產品經理總振振有詞的"AC"——剛聽到這個詞,我想,遠程辦公還給報銷冷氣嗎?後來才知道AC是acceptance criteria。那時我想,產品有些自己都做不來,甚至看不來結果。他們定AC,真的靠譜嗎?如今下了崗,其實還是忍不住在想AC,劇本的AC。其實想想也沒什麼,就希望自己勇敢地繼續寫吧,不要糾結標準本身就可以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