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
子非魚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思考隨筆|以如常修行體現無常人生

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生命詩情》
《如常》八旬老和尚獨居深山廢墟廟 以如常修行體現無常人生|另一種注目

大概是看了文翠的紀錄片,所以推播《另一種注目》同一系列紀錄片,在影片中法師之子很眼熟,一問果然是淡水宰相民宿的老闆,他常常去彌勒素食堂買午餐,彌勒素食堂老闆娘也是淡江學姊,這間素食餐廳也非常照顧我,學姊都會故意算便宜,又送水果。而宰相民宿的老闆也會買些這間素菜送到山上供養達龍法師,據影片留言,達龍法師應已於年初圓寂。

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順應社會容易,抵抗社會艱難;修行的著力點就在抵抗社會。我們的生活中,有些部分是順應社會、有些部分是抵抗社會;依此判斷,就能明白日常生活中的哪些部分是在修行。—《生命詩情》

真正的修行,就是透過不安、偶然、痛苦、不能肯定和預料的事情來打擊和警惕自己;但這是一般社會價值觀所力求避免的。—《生命詩情》


這紀錄片也讓我想到《空谷幽蘭:尋找中國現代隱士》與《隱士:透視孤獨》,還有《空谷幽蘭》延續的紀錄片《隐士 Hermits》,其實如果以社會生產力觀點而言,這群人只不過是混吃等死而已,但對這些隱士而言,我們這些汲汲營營的人,又何嘗不是混吃等死呢?

《隐士 Hermits》真实纪录中国修行僧侣的日常生活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