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備份
大家備份

騰訊大家已在2020年2月被中國網信辦勒令關閉,故希望在這裡把部分文章救回來。歡迎各位留言交流。【2024年起此處不只備份騰訊大家文章,唯會註明。】如備份文章作者想撤下稿件,請留言通知。

閭丘露薇:我負責告訴你,你負責如何想

2015-03-02 *猜測一篇新聞報道的動機,是很浪費時間的事情。曾經問過一個國外的同行:如果明知道你拿到的爆料,是拿來打壓政治對手,你如果報道了,會不會覺得自己成為了權力鬥爭中的棋子?

對方想也不想的回答:我才不管爆料人的動機,我只關心是否關係到公共知情權,是否應該讓大眾知道,然後去覈實那些事實是否準確。如果符合上述兩條,我當然會報道,如果被別人認為做了棋子,無所謂,歡迎爆料的人越多越好。

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仔細想想,是因為骨子裡面有點對權力鬥爭的不屑,壞人滿地,為何偏偏媒體報道的是這一個?但是這種想法,本身不就是讓自己參與到權力鬥爭當中?因為誰又能夠定義好人壞人呢?誰來決定誰好一些誰壞一些呢?

因此,站在大眾利益的立場,只要是一個政治人物,只要做了不對,或者涉嫌不對的事情,不正是媒體的責任告訴公眾嗎?政治人物的操守,不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監督,才能夠越來越好的嗎?如果說為何其他做了錯事的人物還沒有被曝光,那只能說爆料的人還不夠多,媒體可以做的還有更多,而不是反過來責問媒體,為何要這樣做。

說到猜測動機,有些人會從一張錯配的新聞圖片,嗅到政治的味道,但是其實可能只不過是一個編輯,工作不認真,就好像寫下錯別字那樣。批評媒體或者媒體人動機不純,還不如花點時間,研究一下報道內容的細節和準確性,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媒體素養和判斷力,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監督媒體。

其實,真正的新聞報道,要做的事情確實很簡單:告訴受眾存在的事實,可能是行為,可能是事件,可能是人物,也可能是問題;提供各種方案,而且要把各種方案的利弊告訴大家,可以提供如何選擇的理論,但是不應該為受眾代為選擇。

中國針對新聞有兩個非常有特色的詞:炒作和負面新聞,並且認為,會帶來受眾不正面的公眾反應,最終不利於社會穩定。

但首先,新聞沒有正面負面,之所以有這樣的詞彙出現,前提是把新聞等同於宣傳,至於炒作,不知道有沒有計量標準?其次,新聞報道也是不需要考慮受眾的反應的,也無法控制受眾的反應。有些時候,受眾的反應,反過來會成為新聞報道的內容,這是因為受眾的反應形成了一種社會現象,或者這種反應超出一般認知或者常識。至於媒體報道公務員存在公費吃喝問題,結果政府部門宣佈連自費聚餐都不允許了,到底是媒體不應該報道呢,還是其實是政府能力低?

新聞之外的其他傳播方式:宣傳和公關,還有現在很熱門的一個詞,營銷,倒是需要事先計算公眾的反應的,目標也就是要有最多的受眾,認同自己傳播的一種理念,一種價值觀。或者有些僅僅是希望,透過計算,吸引最多的受眾,增加傳播力。

如果說,新聞報道只是負責告訴你存在這些事實,幫你梳理為何會這樣,存在著哪些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各自的優劣,但是最終需要你自己去思考如何去選擇。對和錯,以及應該怎樣。對於新聞報道來說,不會幫你做判斷,但是宣傳則是相反。這和商業廣告一個路數,不管是政府宣傳政策,還是環保人權團體宣揚一種理念,來推動一個社會運動。

因此,分清楚宣傳和新聞報道,還是很重要的。宣傳和新聞一樣,都是一個中性詞,概念定義不同。

但是討論宣傳背後的動機,不僅僅是需要的,而且是有學術意義的,因為可以去理解一個採取這種宣傳策略的機構甚至政府的治理邏輯和方法。傳播學和新聞學是不同範疇的,或者說,雖然新聞學是傳播學當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所有傳播學的理論可以用來談論新聞。

一個熱門話題出現,可能是因為一篇報道,也可能是因為提出這個話題的人本身的知名度。話題能夠引起關注和討論,當然不是壞事情,但是如何討論,至少現在來看,也是一個需要討論,集聚常識的問題。

很多人喜歡把討論說成「罵」,也有些人用「罵」來代替討論。這都是非常可惜的,因為前者會打擊一些有心參與討論的人,擔心因為提出批評而破壞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當一些人大聲呼叫:如果你批評,你就是沒有良心的時候。至於後者,會破壞討論的氛圍,讓對話無法繼續下去,甚至偏離方向。偏離方向是很可惜的事情,因為原本可能透過討論大家形成一個共識,然後就可以再向前走一點。

不過,這些都只是遺憾,網絡上的辱罵,看多了,都可以學會不在乎。如果自己的聲音屬於小部分,那就繼續努力發聲,但也需要接受這樣的現實。如果還沒有學會討論,那就繼續練習。可怕的卻是,有人可以用手中的權力讓一些聲音無法發出,讓一些人陷於對人身和前途的恐懼而不敢發聲。

討論的角度越多元,說明一個社會的多元性,如果眾口一聲,這個社會本身就極不正常。討論的深入,需要不同領域專業人士的加入。如果每次的討論總是到某個點戛然而止,那意味著問題無法得到解決,那就有必要關心,為何總是討論不下去?為何總是到此為止?

有知名度的人成為議論對象,這種八卦之心,全球皆有,算是人類的普世性,但對名人個人的討論再深入,也還是八卦而以,至於拿別人的私生活中的錯(很多還是捏造的)來證明自己的正確,那只能說是下作。

不過,總有不少人,還是會在名人效應之下,去看看名人們談論的問題,然後有些人開始關心,有些人開始參與行動,這就是為何縱觀全球,從人權到環保,各種組織都需要尋找名人代言,說得俗氣直白一點,就是市場營銷的一部分,期待人們可以從關注開始,從而行動,最終達至改變。當然,這種手法的收效,各地不同。這和手法本身無關,而是和適合不適合這個地方的人有關。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