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一頁 · 艾花

@aaaaalvaread

讀後感|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是「社會性」的

這是一個「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的故事。

讀後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沒有人能從媚俗中全身而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 是#米蘭昆德拉 於 1984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

讀後感|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能在病態社會游刃有餘者, 是真的健康嗎?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

讀後感|樹的憂鬱:一直走吧,入提一盞燈,有燈自有人,有人就有光。

書中介紹這是一部關於香港、臺灣兩地的小說。但其實這是給離散者以及與離散者共居的族群的作品,讀者群不限於香港與台灣,而是所有離散群體離開舊地、進入異地時,到底該如何自處。這種以香港為背景的題材常強調創傷,失去自由、幻滅、身份危機之類,但大部分作品都顧著在創傷下迫切書寫,而忘卻了創作…

讀後感|安妮日記:時代的非常 卻是少女的日常

《安妮日記》不僅是戰爭恐懼體驗種族清洗、二戰時期猶太人處境生活的見證,也關乎一個少女摸索成長的自我旅程。時代的非常,卻是少女的日常。

讀後感|情緒勒索:自我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

無處不在的情緒勒索。

讀後感|愛的藝術:孤獨是人類焦慮的源頭

在這個分裂和加速的時代,我們更容易趨向透過外在事物填補內在的缺失。這導致我們對愛也更傾向被愛和向對方索取;或是把自身視為商品以作交換條件。「愛的本質…是一種尋求完整、同時也尋求獨立的本能動力。(個體化的過程)」正因如此,愛其實也涉及了面對孤獨的能力。

讀後感|華氏451度:你可以殺死一個人,但你殺不死一個理念。

故事背景設定於一個閱讀、藏書是犯法,壓制思想和自由的未來世界。根據作者自述,其實描寫的是電視如何影響人類的閱讀習慣、急速的社會如何導致碎片化的閱讀、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反科技與過度娛樂的影響等。如《美麗新世界》作者赫胥黎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擔心真理、知識被淹沒在無聊瑣碎的世事中,我們將會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讀後感|鼠疫:我們在現實裡再也看不到真實

《鼠疫》帶出了人類與荒謬的關係,以及人類面對荒謬所應採取的態度。其最終目的在於,人類需要走出荒謬的狀態。在閱讀的時候,腦海也浮現了社會正在發生的各種議題。

讀後感|異鄉人:本來活在這世界裡就像地獄一樣,死去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

這本書要講的,是一個和世界關係產生了疏離異變的人。荒謬,貫穿這整本書。主角不解為何世上大家對於每件事上都必須建立意義,大家都人云亦云地追隨者社會的標準。

讀後感|忠於自己靈魂的人:推介給想要好好認識卡繆作品和背後想法的人

讀你讀不懂的書,比讀讀得懂的書,要來的重要、來得有價值,這是作者所說的話。所以我也跟隨著作者的腳步,帶我去了解我不完全看懂的卡繆、他主張的存在主義。(如果想要好好認識卡繆的作品和背後的想法,這一本書真的大推!)

讀後感 |身份政治:人類歷史是爭取承認的鬥爭所驅動

作者法蘭西斯‧福山的身份政治概念溯源自柏拉圖的靈魂三分:指出靈魂分別由,理性、慾望和激情組成 — 而當中的激情是靈魂渴望尊嚴的部分。而尊嚴的狠心意義是尋求認同。激情的部分則可以再細分為「凌駕他人的激情」(相信特定階級天生優越)以及「平等的激情」(承認人人價值平等,被視為跟其他人「…

讀後感 | 趁我們還有時間:如何拯救不斷被壓縮的自由?

脫北者和人權倡議者朴研美在上一本著作《為了活下去》講述了她逃離北韓的經過,而這次她則把焦點轉向正在撕裂美國社會的文化鬥爭、身分認同政治和威權主義傾向,挺身對大眾敲下警鐘。

讀後感 |滅頂與生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自二戰後坊間不乏紀錄當年見聞的作品,而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於集中營倖存後便一直活在愧疚與抑鬱中,他用往後四十年餘生中孜孜不倦地寫作並努力用文字與思考抵抗記憶的不可靠以還原歷史真相。《滅掉與生還》是李維最後一部作品,書中鉅細無遺地刻劃了集中營內的種種細節與剖析內裏的…

讀後感 |活出意義來: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

作者就曾描述集中營的日子就像是一種暫時的生存,一種無明確日子的暫時生存(provisional existence)。我不曾有集中營的經驗,可我罹患憂鬱症的經歷對我而讓就像座心靈上的集中營,你無法走出去,也沒有人能夠走進來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