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赫
阿布拉赫

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疫苗接种的补充记录及其保护作用局限

也就是说,疫苗可以保护你得了covid-19不会病得很严重,但可能并不会保护你不被感染,也可能并不会保护你周围的人不被你感染。 尤其是(敲黑板),如果你接种的是只打一针的疫苗,那打完十四天之内就连上述的保护作用也很有限。而如果你接种的是需要打两针的疫苗,那打完第一针的保护效果,也不过寥胜于无。

在我发了疫苗接种大排长龙|成都系列的第三天,就接到了第二针接种的通知短信,距第一针接种时间过了26天。还不错,我外甥女的两针之间间隔了一个半月。

可以看出,社区还是在想办法优化接种程序,尽量缩短接种点的长龙。社交媒体太发达了,全国人民发朋友圈、发微博,长龙现象估计也让上峰觉得面子上不好看。

上次我说预约,@魔鬼小編 好奇为什么预约却没有时间。是的,那就是组织混乱之处。名为预约,实际只不过是登记个意向,具体的接种时间不是个人可以决定的,要等通知。我倒是理解,疫苗可能是个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统筹的问题,想打的多,会分配得多一点,反之亦然。可是从通知接种到接种完成的过程,一开始社区偷懒了无疑。没有组织和规划,让大家一窝蜂去排队。

到了这六月份,问题终于有改善。之前是社区让物业通知,物业会发一个朋友圈,再给所有业主发一个微信消息,无论你预约没预约。社区工作人员也会在微信群里发通知,能接到通知的前提是你得在这个群。

我的这第二次,是提前一天收到手机短信,通知当晚去物业服务中心取预约卡。取卡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因而排队也排了一个多小时。好处是就在小区排队,可以随时偷懒。我没排,下楼两次,看着队伍还长,就出门帮父母买个水果送上去。坐会儿陪他们看看《隋唐英雄》再下楼,队伍还有一半,就再上我家,坐下来翻几页郁达夫骂人的书。他这本真的好适合碎片时间来看,写的很随性,比我在matters随性多了,大多短小精悍,不占时间。再下楼,果然,只有三五个人了,赶紧上去象征性地排一排。

预约卡这件事情似乎还可以优化,总觉得没必要去现场,就为拿个手写的人名信息通知单。其实如果不是偷懒,刚好赶上两边都人多的时候去的话,没准会比头一回那种一窝蜂直接去排队的时间更长。接种点看起来是没那么多人了,因为通知分流了,接种时间变长了。可是个人由一次排队变成了两次。

是不是因为疫苗保质期很短的原因,才弄得每次像要打仗呢?

个人来讲,我两次正好都赶到人很少的时候。领通知单排队五分钟,疫苗接种排队五分钟,加起来总共10分钟,和上次的三个小时天渊之别,没什么不满意。但当我从接种点离开的时候,队伍就已经差不多几十米了,而那时候正是下班时间,大部队还正在赶来。

之前听说第二针会比第一针痛很多,实际并没有。医务人员动作都很利索,完全不需要说“看那边”,然后“嘣”给你打进去。但打完之后直到第二天,针眼部位的感觉确实依然在,是种很钝的酸远多于痛。我晚上十点多感觉有点儿困意,但也不会很明显,还是躺着看书到将近十二点才睡。目前是第二天上午,鼻子稍堵。除此以外,别无它感。

打完针去电影院看了场《寂静之地2》,吓得我心脏怦怦跳,应该不是免疫反应。

刚去WHO查了一下,关于疫苗的防护作用,转载如下:

接种疫苗可以保护你不得重症、不会死于COVID-19。在接种疫苗后的前十四天,疫苗的保护水平并不很高,之后会逐渐提高。单剂量疫苗一般会在接种两周后产生免疫保护。双剂量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才能达到可能的最高免疫水平。
虽然COVID-19疫苗可以保护你免得重症、免于死亡,但仍不清楚疫苗能在多大程度上防止被感染和将病毒传染给他人。为了帮助保护他人的安全,请继续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咳嗽时遮挡口鼻或打喷嚏时用肘部防护,勤洗手并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封闭、拥挤或通风不良的空间。根据居住地的情况和风险,始终遵循当地官方机构的指导。

也就是说,疫苗可以保护你得了covid-19不会病得很严重,但可能并不会保护你不被感染,也可能并不会保护你周围的人不被你感染。 尤其是(敲黑板),如果你接种的是只打一针的疫苗,那打完十四天之内就连上述的保护作用也很有限。而如果你接种的是需要打两针的疫苗,那打完第一针的保护效果,也不过寥胜于无。

当然,科学讲究实证,WHO的话像一般的科学阐述一样,没证据不乱说,尤其不作肯定的表述。实际上也许也没那么悲观,但现实层面个人如何操作,谨慎还是佛系,那要自己斟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