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不簡單
簡.不簡單

職場新人 致課業壓力摧殘下沒什麼想法的人 擺脫迷惘 掌握自己的人生 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翻轉教育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388927196&mibextid=LQQJ4d 合作/讀者通信請洽:1in10learnsth@gmail.com

學校是誰發明的/教育目的,談批判思考與學用落差

「離開上帝之手時一切都是好的,經過人手後一切都變壞了。」~盧梭(1712~1778)

「離開上帝之手時一切都是好的,經過人手後一切都變壞了。」~盧梭(1712~1778)


*除了學校,在其他地方可以學到東西嗎?

*為什麼要發明學校?

*為什麼我們應該去上學?(即使有時候上學超無聊的)

*為什麼要給我們回家功課、考試、成績單?不要這些可以嗎?


你可能思考過這個疑問,你也說不定早就知道了


在之前這篇《教育讓我們不在是「it」談知識取得與兒童權利》提到:進入職場後因為時間不夠,學的東西只有出沒有進。也有不少人覺得「學習學生才會做的事」。但是重要的是現在 是否 仍然繼續 學習讓自己不斷累積新的知識;也有提到受教育是一種權利,教育的目的在於充分發展人的個性,並加強對人權及基本自由的尊重。

也在這篇《提問來自思考,創意來自關心》提到:以台灣來說,學生只要顧好自己的學業,是個滿自我中心的職業或角色。長大後可能成為自私、從眾、被慣壞和追求物質享受聞名的人。帶到學習不是在真空瓶裡學習,社區經營文化帶進來,問題來自他的生活情境。當你對生活的一切心懷感謝,從感恩中滋長,增進持久的幸福和利他思維。

也在《有意識的學習 顧好你的口碑延長你的價值》這篇提過「為什麼要學習?」以往被動學習,老師規劃好學習內容只要吸收就好。但現在是個變動的時代,要打破填鴨式的教學,把學習變有趣。



這篇再聚焦在學校來由、批判思考、學用落差,探討「為什麼讀書」、「教育目的」等問題,分為13類:

1.學校是誰發明的?學校發展講古時間:

穴居人、歷史時代、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工業革命、二十世紀

2.專家警告:並不是所有教學方法都適合所有學生或社群

3.要學的事情這麼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4.聖賢認為,學生分為這些類型你是哪種

5.台灣與瑞典在國文課教學的差異,反思台灣公民素養

6.嘉義市小學生公民參與經驗

7.教育目的在於【學習如何學習】,什麼才是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系統思維?

8.對於問題認知的狹隘與培養好奇心

9.學用落差之政府、大學生、企業的關注焦點

10.大學與碩士的差別

11.勞動力與新世代

12.從工業革命走向生活革命

13.全球化對高教之影響

-


在《上學讀書的12種理由》在韓國繪本中提到:

讀書是學習的一種方式,而學習影響我們的人生與未來

「讀書」不只是為了應付學校的功課或考試,也不是只有在學生時期才需要讀書,在我們人生中每一個階段,都有值得去閱讀的書籍以及需要學習的事物。


讀書是學習的基礎:「讀書」就是我們為了「學習」所付出的努力,打好基礎後,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與技能。


上學只是為了讀書嗎?

上學除了得到知識外,還能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學會團體合作及互相幫助;透過規律的作息養成良好的習慣,知道守秩序的重要,一起打掃教室及作好垃圾分類,培養衛生觀念及環保意識;校外教學可拓寬視野,學習獨立思考;每天和老師及同學打招呼,凡是有禮貌,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休閒活動與玩遊戲,有助於培養記憶力、判斷力、專注力、自制力與團隊精神等,也是學習的一種;和朋友踢足球時要需要團隊合作的精神,才有好成績。這些活動經驗會儲存在身體與記憶中,使我們成為更優秀的人,所以再適當的時間與地點盡情玩樂吧!

不論是誰面對陌生環境的心情都是一樣的,你只要帶著勇氣向前踏出第一步,就會逐漸適應,並體會到上學的有趣之處,學會更多新鮮事,和朋友一起快樂學習,創造值得一輩子收藏在心中的珍貴回憶和美好的經驗。


學校是誰發明的?學校發展講古時間

在一本繪本中提到:

學校是一種發明

學校不是天然的產物。

學校不是從地上長出來,不是從樹上長出來,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

學校,是一種人類的發明物。

就像輪子、電燈泡、紙張、文字、鉛筆,

還有其他一大堆發明物,它們有大有小,改變了人類的樣貌。

第一個學校,是穴居人發明的嗎?

穴居人要教小孩所有野外生存必備技能。你可以說,穴爸和穴媽就是老師,而小孩就是學生,但是不會把這些課程稱為「學校」。

為什麼呢?

因為,學校是給一大群小孩一起上課的。因為,學校的課程有固定的時間。因為,學校裡的老師是受過專業訓練的。

歷史時代大約5500年前

人類發明出最古老的文字後,第一個教室也緊接著誕生。

「歷史」也就是人類的紀錄,隨著古代文字的發明而記載下來。

文字最初的起源在蘇美(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


一般認為,這個教室是建造給服務君王的書記使用——書記也就是會讀會寫的人。

書記把這個王國裡的事件記錄下來,並且寫了許多信和文件。他們會用木棒在泥土板上刻出文字,這種古代書寫系統就叫做「楔形文字」,因為它的字形是尖筒狀,就像尖尖的楔子。

古埃及大約 5000年前

大約同一時期,埃及也設立了教育系統,他們使用這個系統來教導皇室和宮廷大臣的小孩,由神聖的祭司擔任老師。

課程包括:閱讀、書寫、算術、建築工程、體育、軍事、禮儀。 

埃及人還把一項非常具有革命性的發明引進教室,那就是 -莎草紙!他們用莎草來製作紙卷,在紙卷上寫字十分容易,而且這種紙非常薄而輕。

古希臘大約 2500 年前

古代希臘有許多王國,每個王國都有自己擅長的學習領域。例如:斯巴達是一個軍事王國,斯巴達人教導和訓練男生成為戰士,女生則要成為戰士的母親。

古羅馬大約2300年前

在古羅馬,大部分的小孩都是在家上學。父親就是老師,他們教的是算術和讀寫。有些富裕家庭的小孩會去上「遊樂學校」(Ludus),這種學校會教閱讀和書寫。

後來,羅馬帝國各地漸漸發展出學校系統。

小學是給年紀小的男生和女生)學習讀寫和算術。

十二歲至十六歲讀的學校教導文法和文學。

十六歲至十九歲讀的學校教導修辭學、公開演講和科學。有錢人才能讀喔!


重要!同一時期的古中國, 不只進行教學,還給 學生考試......

時間漸漸過去,就在某一天

有位偉大的拉比(猶太教的神職人員、法學 專家、教師。)

名叫西蒙·班·謝塔赫,他想到一個點子,還有一個名字——學校(Beit Sefer)。

「房子與孩子(Beit Yeladim)?」

「房子+學習(Beit Limudim)?」

「我知道了!學校(Beit Sefer)!「學校」希伯來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書屋」。」


有個聰明絕頂的聖賢,名叫約書 亞·班·干姆拉,他認為孩子應該在六歲或七歲開始上學。

「每個城市和鄉村,都要雇用寶寶的老師,來教導六歲和七歲的小朋友。」

中世紀大約1000年前

中世紀也只有富裕家庭才能送小孩去學校。

有些學生學習成為統治者。

有些學生學習成為騎士。

有些學生在家學習,但是大部分的學生是去教會辦的學校上課。

文藝復興的另一個發明-獎賞取代懲罰

文藝復興的精神強調人本身、人的個體性以及尊重,這種精神改變了教學方法。老師明白了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獎賞和鼓勵比懲罰更能幫助學生。

印刷術發明

畢昇早在1030年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不過燒製出來的活字不夠堅固,無法使用在大量印刷上。而古騰堡的革命性專利是,將一個個的金屬字模放在方框中。

因為有他的發明,許多人才能買書來獲得知識。

在古騰堡的發明之前,人們使用的是龐大而昂貴的刻版, 印刷完成之後這塊版就沒有用處了。

古騰堡的發明叫做「鉛字活版印刷」。在古騰堡的發明之前,書本非常稀少且昂貴。他的發明讓書本能夠普及,也促使文字作品(包含教學用的資料)能夠被大量印刷製造。

近代大約 500年前

近代西方世界的學校有什麼特點呢?

*科學的影響變大了。

*宗教的影響降低了。

換句話說,學校教的內容比較多是事實,比較少信念。

除了私塾和教會擁有的學校之外,國家和當地政府也提出經費,開辦越來越多公立學校。並且,也為窮人的孩子和勞工建立學校。

工業革命時代大約200年前

*新的運輸方法:發明了火車和蒸汽船。

*新的工業發展:手工業被工廠製造的工業取代 

*城市擴大發展:人們從鄉村遷移到都市。


蓋了許多學校,但是,學校就像工廠......

工廠製造出......工人!

二十世紀1901年-2000年

工業革命之後,世界繼續改變和發展。人們變得比以前健康,生活 步調加快,而且變得便利又有效率。

就連兒童也開始感覺到這種革命性的轉變。越來越多國家決定,所有小孩,無論是男生或女生、富裕或貧窮,都必須去上學!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受過教育的兒童會成為更良好又精明幹練的公民。

於是,越來越多國家通過「強制義務教育」的法律,規定父母必須送小孩去上學。

專家警告:並不是所有教學方法都適合所有學生或社群

現代的學校和工業革命時代的學校,有什麼不同?

除了傳統學校之外,世界各地開始出現新型態的學校。這些,學校強調以學生為中心。

「我們不用穿 制服了,但是 教室看起來還是像工廠」

「在我們學校, 學生不是死記背誦, 而是考證和實驗。根 據研究指出,主動學習比較有效。」

「在我們學校, 學生要學習自己負責。所有女孩和 男孩都要自己選擇要學什麼。」

「我們的學校在森林裡,今天剛上完一堂升營火的課。我們明天的功課是:寫一篇關於普羅米修斯和偷火的故事。」

許多一開始被視為是創新的教學方法(例如:合作學習),現在都變成學校的例行做法了。全世界都在同一時期紛紛成立專門學校。


「我的學校是「民主學校」,學校的運作就像一個民主國家。 任何決策、要學習什麼科目, 都由學生參與決定。這樣一來,等我長大,我就能自己做決定。」


「我上的是華德福學校,我們學習手工藝、朗誦詩歌,每天早上一開始的活動是跳繩,連冬天 也一樣。我媽媽說,我們學校讓她想起古早時代的學校。「在家自學」是指孩子 在家裡學習,或指一群孩子由父母教導。」

要學的事情這麼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相信別人教你的每件事都是對的。

幾千年前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了解小孩。

「老師的知識,並沒有比學生的知識更好。」~保羅·弗雷勒(巴西1921~1977) 

「學校應該給學生智慧和思考的工具。人必須學習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麼。」~托爾斯泰(俄羅斯1828~1910) 


你要知道,並不是學校教的每件事都是正確的。你可能會在課本裡發現錯誤,甚至發現經過扭曲的資訊。

你可以信賴你的老師,並依靠他們的智慧和你自己的經驗,但是你也要聰明一點,你要知道什麼時候該拋出質疑。如果你有疑問, 可以詢問父母,翻閱書籍找答案, 或者上網查詢。

台灣的#補習 文化

在《思辨國文課 思辨是我們義務》一書中提到:

"

在 #瑞典 升大學主要看在校成績,但如果覺得自己在校成績不理想,或是高中畢業多年才決定申請大學,也可以參加大學入學考試。考試內容有語言類和數學類兩類,希望辨識出演算和邏輯、處理和吸收複雜資訊的能力。這考試能反映一個人對語言和數學的基本素養,每年考題公布後社會人士也爭相作答,以得高分為榮。

大考中心致力設計出閱讀量越多,內容越複雜多元的人,成績就越高的題目。

為了最大化被大學錄取的機會,很多想要上熱門科系的瑞典學生選擇兼顧兩種成績,一方面維持平時在校成績,一方面要進行課內外的大量閱讀。升學壓力也許和台灣性質不同,但也絕對不輕鬆。

台灣補習業的興盛,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學生和家長心信準備考試是一種有別於學校老師的專業,是一種只有補教名師懂得的「祕技」。相較之下,瑞典人比較相信學校老師就能協助孩子準備考試,所以也就沒有補習的必要了。

就語文科目的考試而言,瑞典入學考試的準備方式很單純,而且完全沒有考試範圍,所以就算想補習也沒有太大效用。

目前在台灣,要是教師和學者把「補習也沒用」當作一個大考的出題準則,大概會受到極大的抗議吧。但相信只有慢慢往這方向走,台灣才能離教學正常化更接近一些。

"

在《荷蘭式教養》一書中提到:

"

荷蘭生活有種熟悉又老派的氣息,荷蘭小孩非常自由:騎單車上學、在街上嬉戲、放學後拜訪朋友家,全都不需要大人陪同。晚餐時間當全家都坐在餐桌前,每個人都可以加入談話,平常全家人也會一起進行各種活動;小學生不需要寫功課,也不必為考試苦讀。

這一代父母,自權威、填鴨式教育中成長。因為那些不甚愉快的學習經驗,原本我們對於孩子預想改採開放、引導式的態度,卻又在不知不覺中繼承了上一輩灌輸下來「追逐成績、炫耀比較」的老觀念,逼著孩子做些表象的事情,而不去重視過程與其背後的涵義。

或許,我們從不曾真正看過,那些讓孩子從生活中快樂茁壯的樣貌,所以縱使依舊渴慕建立起教養的烏托邦,但面對事情選擇題時,仍會手足無措、無法放開。當周圍的壓力蒙蔽了雙眼,華人世界的父母,還是走上傳統壓迫、競爭比較的那條路。

「荷蘭兒童」被評選為全世界最快樂的小孩,並且有高達9.5成的孩子自認自己很快樂,這可不是受到大人指令下的評分!她們恣意倘佯在愛、培養與溫暖的教養環境中,荷蘭父母的責任,就是培養孩子的自信與生活技能。

很多時候,常在整個大環境的壓力之下把自己和孩子逼著走向「成功之路」,但這世俗眼中的成就,難道就是人生真正的成功?許多時候我們汲汲營營的目標,遠不及心靈的快樂與富足,原來「快樂」,才是成功人生。

「快樂學習,健康發展」正是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期許。唯有快樂滿足的心靈,才是美好的人生。目前全球菁英教育與工作成就至上的環境下,孩子的快樂指數越來越低,連帶的家長壓力指數越來越高,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或許還有我們必須更加重視的:身心靈健康。

時常對目前的教育感到疑惑,似乎還是無法逃離傳統束縛下的成績取向。家長自己走不出人生的框架,也造成下一代快樂不起來,想想是很悲哀的事情。

荷蘭人追求舒適、溫暖、愛與陪伴的觀點是現代社會容易忽略的,我們好像已經變成「不在乎身心發展,只在乎成就與否」,陷入教養與教育的困境中,有時甚覺得很無助。

學系教育「不必強迫幼兒學習閱讀」「無壓力的教育」在台灣簡直是天方夜譚。從小一上學第一天,班上已經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熟悉正音課程,家長與老師的觀念都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而造成孩子一直預先學習課程,放學後到了補習班,將作業完成後再繼續加強測驗卷。大環境下的孩子被教育成精準答題的工具,卻少了思考創造力,是很可惜的。

我們拼命讓孩子獲得滿分的時候,荷蘭人用更有智慧的方式教育下一代,讓孩子能夠開心無壓力地開懷笑、享受人生、擁有健康與充滿自信的生活,這是目前台灣社會比較欠缺的。

"

在《小國也可以偉大:我在奧地利生活學習的第一手觀察》一書中提到:

"

念書,只是學生生活中的一部份

「學生的本分與責任就是把書念好」「學生就是應該要專心念書」

如何引導學子好好調配讀書外的時間,在老師、家長、孩子心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奧地利高中生最高值一周56.5小時,在學校平均一天不超過9小時,扣掉上課時數、通勤時間,學生在下課後花在功課上的時間,一周平均約為十小時。

奧地利的社會普遍認為,學生在下課後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在課業上。有的學校甚至實施「學校的事在學校做」方針,不讓學生帶課業回家,學校每天會安排一兩堂課,讓同學們做各科作業。

雖然奧地利上課及學習時數比台灣學生低很多,但是相對的,學校要求你在校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全力以赴,而且是小班制,老師認識自己所有的學生,所以必須仔細觀察學生平常的上課態度,因為平日表現被視為比考試成績還重要,會被列入成績裡面的!

補習班成為孩子的社交文化

放學後還得進補習班,不是很浪費時間嗎?

台灣學生必須念很多書,連寒暑假有時候也得進學校複習功課,不少人在下課後會到「補習班」上課。

奧地利雖然也有類似補習班的校外學習機構,老師會帶領大家共同複習功課,但規模都很小,也是小班制,所以參加人數極少。

台灣學生比較沒時間做自己的事了嗎?

「是比較沒時間,但大家還是會想辦法擠出時間來,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有的家人會體諒在學的年輕人課業壓力重,所以滿多學生在家不用做家事。」

奧地利人多半從小就得做家事,大人覺得孩子時間多,中午就下課了!如果家裡是務農或做生意的孩子從小在課後都會幫忙。

「台灣學生上學一整天,下課還要去補習班,會不會覺得很痛苦?」

對有些人來說確實很痛苦,但對有些人來說,補習班老師會幫你整理重點,幫你釐清不懂的概念,所以去補習班或許能夠幫助課業。另外補習班也漸漸發展成一種學生的社交文化,可以在這裡認識其他學校的學生,附近也有很多美食攤販,大家再去補習班前通常會一起買各式各樣食物。

孩子的反應也叫人深思:

「為什麼不自己整理重點?念書不是自己的事情嗎?」

「如果有不懂的概念,不是應該去問學校老師嗎?他的責任不就是要把我教懂嗎?」

「如果補習班這麼棒,那為什麼還要去普通學校上課?這樣不是很浪費時間嗎?一天上學兩次難道不會覺得很不划算嗎?」

"

聖賢認為,學生分為4類型你是哪一種?


1. 海綿——能吸收任何事物

「我記得老師教我的所有內容。無論是重要還是沒用的東西, 我統統記得。」

2.澆水壺——從這一頭進去, 從另一頭出來

「對我來說, 所有東西都是一耳進、一耳出。」

3.濾杯——留下酵渣,流出美酒

「啊!我只記得 那些不重要的 東西......」

4.篩子——篩掉多餘的細粉,只留下核心和精華

「我的腦袋就像一個超棒的篩子,只有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住。」


游乾桂 教授曾經說過:

"

學歷與學問

通常修習一段時間,考試或許評量通過了,得到了一張證明便是學歷了,它通常只代表畢業,並未必代表有料,兩者之間差異極大,前者是課本內的知識,後者是課本外的智慧;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有資格去應聘為大學教授,但並不代表他能把課教得動聽!說得出神入化,聽得津津有味,才是有學問之人。

學問並非學歷求得的,他要比別人更用心、執著與專注。

「蜻蜓就是蜻蜓」是學歷者常說的答案,舉一反一,但是學問者至少要舉一反三,提出蜻蜓式戰鬥機的構想,進而研發,則是知識之用;中醫理論尚有很多「密區」,修習者如果可以找出穴道的相應科學之理,也是知識之用;博士未必只能教書,修習農業的人用它來種稻,理論與實務相得益彰有何不可?如果因而種出佳績,也算知識之用了;博士當然也可以當健身教練,用科學的方式教人保養身體,這工作就不只賺錢,還有功德。

我不相信學歷具有附加價值,但明白它有「利用價值」,博士利用溫體雞加上獨特香料炸出有口碑的「博士雞排」,電子新貴用電子專長設計光源,種出四季皆宜的優質有機蔬菜,海鮮魚類的研究者,把它的專業用在水產養殖,研發創新一套管銷模式,並且大量育成高經濟魚苗銷售,這些達人們全是知識經濟的典範,讀書的真實價值。

"

台灣與瑞典在國文課教學的差異,反思台灣公民素養

在《思辨國文課 思辨是我們義務》 一書中 提到

"

考試並非分數的競逐,是協助每位學生在每個學習目標上「達標」,讓學生透過在非文學類型的讀寫訓練,快速理解大量訊息,習得閱讀能力,進行組織性轉化,清晰表達正確資訊或自身觀點,扎實地提升語言的表達能力,也能奠定 #公民素養 的基礎。

教育是百年大計,無法速成,沒有捷徑。

台灣面臨的狀況是:以往想像的國語文教育受兩種傳統的影響,一是日本延伸到戰後國民政府的國語教育,一是中國的古文教育;這兩種教育在台灣結合,變成難以打破的迴圈。

從日本到國民政府的「國語教育」重點在於語言的標準化。所以追求正確的形、音、義,甚至遇到疑義時知道要去查教育部字典,都是我們在標準化的語文教育所培養的習慣。而中國的古文教育重視人格的養成、士大夫價值的自我認同,以及中國的抒情傳統,而抒情傳統更多表現在文學上。來自日本經驗的「正確」,跟來自中國經驗的「抒情」結合起來,變成台灣現在運作的國文課教育。


如果語言和文學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領域,所追求的目標不一樣,是否能幫助我們打開台灣國文教育想像上的一些死結呢?


當台灣教育現場仍透過大量閱讀來尋找擁有天分的學生,或家裡能夠支援大量文化資本的學生時,瑞典教育重點放在一般學生如何增進語言能力。

練習摘要文時就像騎腳踏車,有人很快能抓到訣竅,騎得又快又好,也有人協調和平衡感比較差,吃比較多苦頭。然而只要不斷練習,人人都能學會騎單車這個終生受用的技能,騎單車上山下海,處理大量的資訊量、更複雜的議題,酒駕防治到消逝的少數語言,各種主題的閱讀和寫作帶來更多的知識激盪和樂趣。

引導程度較落後的學生練習寫作,就像是教協調性和平衡感較差的人騎腳踏車,是非常吃力的,往往說破了嘴,不會騎還是不會。提供更清楚明確的目標框架,讓學生理解需要加強的地方,加上反覆練習,終會進步。

因為學生不見得有天分,所以需要刻意練習,這和台灣認為多看、多讀就會開竅,有天分自然就會,想像不一樣。語言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現代民主社會有大量資訊是以語言進行,這些都跟切身權益、公共政策有關,若要投入社會參與,就需要有相應的進入公共領域的語言能力。


寫作動機上,瑞典課堂避免為了寫作文而寫作。寫作的題形不外乎是預設學生要投稿報章不同欄目,或針對學生會、工會、社區議題提出的辯論文等。非文學類寫作有很強的實用性質,課堂練習都是讓學生做好未來在公眾場域和他人進行討論、辯論的準備,奠下公民素養的基礎。

瑞典的文學教育沒有考試,認為為了準備考試而接觸文學,違背文學本意。學生能自主解析欣賞文學作品,並從中得到閱讀樂趣,遠比考一百分更重要!

「瑞典文學課意圖給學生一個起點,而台灣文學課想給學生一個完結,恨不得把古今精隨打包,作成一顆維他命,再用考試確認學生吸收了養分。」這不僅影響學生的閱讀胃口,也反映在書市,暢銷書總是理財和心靈主題,文學著作則是敬陪末座。

在民主社會裡,每個國民都有了解政治、參與討論的義務,也常常必須處理和吸收複雜的資訊和文字。這些資訊其實不見得很深難,只是需要一點耐心和技巧去仔細爬梳。養成這樣的耐心和技巧,沒有比循序漸進的閱讀練習更好的方法。

我們若關切台灣的民主、人權及平等,關乎這塊島嶼的內外質感,極致僅僅注目子女的教育和人格養成,慎握憂心著媒體識讀、民主素養。

在《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一書提到:

過往教育的目的要塑造一批服膺體制、順從權威的「好」國民,老師講話要聽、學生上課要乖,所謂的「好」學生就是認真讀教科書、不遲到不睡覺、頭髮剪短短、制服紮好好,反正考試成績高分,將來畢業考上明星學校就是傑出校友。

就算台大畢業考上檢察官,擁有高社經地位、賺了很多錢又如何?如果看到火車站大廳裡很多移工(外勞的不歧視用語)卻認為這樣會「有礙觀瞻、出亂子」,那還是典型的 #教育失敗

這些年來一群有識之士推動所謂「 #翻轉教育 」,訴求打破老師單向授課,強調學生要主動學習發問,教室應該是一個雙向互動的平台。

教育期待塑造品格,品格是「公平正義」。

「人生而平等」實際上每個人的出生條件、背景際遇都不可能相同,不用羨慕富貴人家,至少要保護窮苦人家擁有人性的尊嚴。「人權」的積極意義就在於化解不平等,找回屬於人的基本價值。

在現代公民成長過程中,應體認公民課程學習背後的「價值觀」才是關鍵,如何透過各方知識數據與對話討論,以及自我思辨,逐漸調整形式,才是成熟的現代公民。

""

有一句鼓勵大家投票的話:「如果你不發聲,別人就會利用你的沉默。」說服人的藝術在於把槓桿支點放在施力最小、效果最大的地方。要作到這點必須仔細思考自己的訴求,並試著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修辭學也可以說是一門結合理性和感性的學問。

現在我們每天被廣告、政見、媒體報導當中的修辭包圍著,因此更需要理解。修辭的功能是打動人,但不能讓一個人說的話成真理。修辭也有品質優劣之分,過度煽動情感,或神化發言人品格的說服方法,往往經不起考驗。

用不同「主義」的視角來看待文本,這就像是戴上不同眼鏡可以隨時戴上、拿下,精準地用不同主義來進行文本分析與批判,進行自己的觀點論述。

社會議題如此複雜,不可能一一去深入了解,但受過修辭分析和多元立場的洗禮,查覺到修辭和個人認知的侷限,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議題,想必多少會尊重其複雜性,不再輕意作出判斷,或草率留下尖酸評論。各種說法與觀點,需經多方檢視與自我思辨,未必要全部認同。

村上春樹說過:「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人性是自私的,所謂同理心,嘴巴上講得再多,都不如自身面對來得真實。唯有親身經歷,才知箇中辛酸。

擁有崇高新制靈魂的社會運動者,為了這一代的社會奉獻,為了下一敗的幸福奮鬥,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一群。可悲的是,有太多的民眾不了解、也不願了解,民眾只看到他們不斷地抗爭,從靜坐、集會,到包圍、佔領,一遍又一遍地叫喊、推擠,在主流媒體鏡頭底下,新聞裡看起來就是一群吃飽太閒、不事生產的暴民畫面。你不能怪民眾無知,因為這就是教育失敗

""

台灣在知識素養訓練上,數理知識領先瑞典很多,但在批判思考等公民素養的訓練上起步稍晚,許多瑞典高中課綱涵蓋的思辨內容,到大學、研究所才接觸到。不管有沒有上大學、成為藍領還是白領,每個人都一定會成為「公民」,因此公民素養的訓練必須普及全民才有意義。

所有科目都是公民訓練的一環,每一位老師都是公民老師。

"

"

安迪沃荷:「在未來每個人都會聞名於世十五分鐘」如何在最短時間不只能透過口語表達培養公民素養,也讓自己在未來職場生活,帶來人際的紅盤。從課堂延伸到未來人生的訓練,才是真正的「素養」。


現代社會各種爭議複雜多元,在不同價值和意識型態之間拔河,鮮少有黑白分明的是非對錯,結論往往落在多種立場之間的灰色地帶。因此能夠深化、優化溝通的修辭就特重要。意識到沒人能為「真理」代言,討論的最終目的不是駁倒對方,而是在對話中讓對方和聽眾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並從中打動更多的人。

參與活動的機會就算沒產生任何「正確答案」,但對議題的認識一定會更加立體,也更能體會各方的心情。"

-

近年來強調「公民參與、透明政府」

像是《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join.gov.tw),是一個政府與民間互動溝通的單一討論平台,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建置。;《氣候公民溝通平台》(Climate talks.tw),針對2050淨零路徑相關策略舉辦公聽會、說明會,進行實體參與或線上問答,提升民眾意識做社會溝通,讓各種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有個溝通的橋樑;亦或是論壇、世界咖啡館、工作坊,針對不同議題進行討論,讓產業發展往對的地方。

-

嘉義市小學生公民參與經驗

在《教出影響未來的孩子》 一書中提到:


台灣學生公民素養相當平均,整體公民認知能力更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北歐國家丹麥。

如何發揮公民參與的力量,進一步對國家政策產生影響。公民參與的本質,是試圖由下而上影響公共事務決定,公民參與即公民力量的展現。

公民參與除了消極接受外在訊息外,更應該學習積極批判思考社會現象,一方面展現思辨與主題研究的能力,同時發揮問題解決的規劃執行能力;進一步化被動為主動,進行議題研究與探討。這正是12年國教的核心理念中,希望透過「社會參與」達到共好的願景。

只要願意參與、試圖行動,即便是小小力量,都有帶來改變的可能。

1.確認社區裡的公共政策問題

2.進行研究

3.確認解決方案

4.提出行動方案

這四步驟有層次、有計畫的參與公共事務,無須因力量微小而自輕,也不要對社會冷感而凡事漠不關心,只要願意幫助他人,就能藉此自我實現,發揮公民參與的力量。


從生活中找到問題

「市場可不可以不要有摩托車?」

「因為我跟爸爸媽媽買菜時都好臭喔!」


嘉義市長收到孩子的請願書,轉交給環保局,著手擬定「東市場」禁排區的規劃,逐步改善空氣汙染。

用課程導入公民責任與行動的教學,引進翻轉教室概念,透過雲端預習、課中操作、師生規劃、評量補教等教學步驟,改變學習型態,加入社區行動元素,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解決社區問題。

老師先帶著孩子廣泛閱讀,建立孩子對空氣汙染成因及解決方案的專業知識同時深入認識東市場以及周邊歷史建物、廟宇,了解其文化背景,從學生天天經過的生活場域真實問題出發,逐漸凝聚出東市場空氣污染問題嚴重的共識。

透過公民參與經驗,讓孩子成為「有感」、「有思考」、「有創意」、「有行動」的未來公民。

「反思」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代表一個人對事物及意見有追根究柢的精神,能夠獨立思考。因此在事前討論時,讓孩子針對主題盡情抒發自己的想法。有人主張機車不該騎進市場,也有人覺得擺攤業者搬運貨物的辛苦,最後引導深入討論,凝聚共識。

「一個人做的夢,就只能是個夢想,一群人懷著同一個夢想,便是真實。」

教育是一股沉默的力量

「教育決定人才,人才決定未來」

世界變化快,態度很重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有堅持到底的態度和不怕失敗的精神,就能一起努力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放心去做自己,只要在正派良善的能量中,努力做好該做的事。


教育目的在於【學習如何學習】,什麼才是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系統思維?

我們不可能用製造問題的層次來解決現存的問題,我們必須跳上更高的層次來思考~愛因斯坦

人類正面臨極端氣候、人口老化、公共衛生、資源短缺、生態破壞、飢荒貧窮、糧食安全等。要解決這些問題是極為艱鉅的挑戰,因為它不僅是科學問題,也是政治、自然、地理、經濟和歷史問題,所以必須運用系統思維才能解出解決方案。

「 #盲人摸象 」是廣為人知的寓言故事。他講述四個盲人在不同位置觸摸大象並描述出不同長相。形容一般人遇到問題時,容易用自己單一認知來判斷問題所在,而忽略對問題的全盤考慮。舉極端氣候變化和自然生態破壞的問題來說,想解決這些問題不應將其視為單一線性問題,而必須把該生態系統中所有可能造成影響的因素納入考慮,也就是要關注更廣泛的生態系統,而不是問題本身。

從小被教導植物來自於種子,但種子並非植物的全部。一顆種子若缺少了泥土、水、陽光,他只是種子而已。系統思維是以一種整體角度去了解和討論世界不同的互動和相互影響,了解整體系統的運作。

系統思維融合了社交、情緒和批判思維等技能,提供挑戰系統思維的機會。透過構思、測試和彼此交流想法的過程,商定執行計畫。

這會徹底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我們在其中看待自己的方式。世界變成一個動態不斷發展的系統,我們是其中一部分。因為這種思維方式培養了學習者的自主意識,讓我們相信自己確實有能力影響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變化。

它促使我們在做事時思考「為什麼這樣做?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總括來說,系統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思維的質素和能力,以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學術知識對孩子來說是屬於被動接受的知識,若希望孩子擁有靈活的頭腦,能夠輕鬆吸收新資訊並應對複雜的問題,必須主動地探索知識,以培養批判性思維。

台灣教育體系講究以標準化和唯一答案的考試作為評量標準,這種 #線性思維 的缺點事不足以解決各種類型和狀況的問題。培養必要技能來辨識和解決任何類型的問題,提供孩子有機會解決不一定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孩子思考基本上就是通過提出批判性問題來激發的,提出正確類型的問題能夠幫孩子澄清、鞏固和具體化基本的思維和邏輯。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深刻的好奇心,在思考過程中尋求自己解決複雜問題的方法。


「教學生釣魚,你可以一輩子幫他嗎?教他們自立心」

「努力沒有獲得回報,當然會感到傷心。他們需要的不是飽腹感而是飢餓感」

「自力更生的韌性,不是溫室裡的花朵」

「付出努力卻得不到代價,內心越敏感」

「老師的工作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石滋宜談教育也提過(文章在這邊《東大「國家訓練人類做機器人是為了方便管理」,為自己而活》

"

教師工作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位擁有愛心的教師是能夠讓學生一輩子都感到懷念,這樣的教師的生命不僅有意義,也有價值,對於社會來說,更有莫大的貢獻;相反地,一位沒有愛心的教師是無法帶給學生任何感動,並可能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帶給他們身心的創傷,這種對於學生的影響,就將成為社會負面的包袱。

"

「不要給孩子一個愛書而不愛人類的老師。」柯札克(波蘭1878~1942)

「老師應該教的是生命的藝術。」蒙泰因(法國1533~1592)

"

教育目的在於【學習如何學習】,能快速並大量的進行學習。

培養閱讀力、思考力、批判力與執行力,引申出高度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有願意再學習:落實「學無止盡」的道理,能夠時時反省,虛心的面對自己的錯誤,對於學習充滿熱忱。尤其在資訊革命的今天,如果教師不能夠永續並靈活地進行學習,又如何來滿足學生們的求知慾呢?當然學習不僅是智能或技能的充電,更重要的是教師們的心靈的開發,也就是教師們在態度上的學習。

"

什麼叫做「想」?

想就是有東西出現在大腦裡

想就是動腦筋

想就是讓大腦做事

想就是開動大腦機器

想就是出題目較大腦去找答案

看到作文題目,我們應該盡量提問,這題目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東西可以寫?還有什麼?東西夠不夠?應該補充什麼?怎麼安排順序?怎樣起頭?怎麼收尾?

提問讓大腦幫你找答案,這就是「想」。

-

在 《讓你的脆弱,成就你的強大》一書中提到:

閱讀是件很好的事情,但也會有「選擇」。選書同樣有根據,「對自己的成長有益」,能增添知識的書,感動人的書。

在 《窮小孩與富小孩》一書中提到:

學習,持續不斷日積月累

找到適合自己舒服的學習方式

1.學習最主要目的是滿足自己對好奇心探索

2.好奇心探索會持續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3.學習只要找到適合自己方式就會事半功倍

絕大多數對世界有積極影響力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就會問「我怎樣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或「這個問題解決方法是什麼?」並想知道「哪些人對世界產生關鍵性影響?」

這些經常提出問題且拒絕接受現狀的人,雖身處於小規模的組織,但也能創造極大的價值。他們領導公司、改變社區、創立有利於社會的公益團體等,同樣也會為社會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力。好奇心就是他們能造福世界的原動力。

真正的成功是「為人類謀幸福」。

相信學習成為更好的領導者,也可以幫助人變成更好的人。

當一個人成長到符合招喚領導力的標竿時,就會得到最終能夠全面成長的機會。

這轉變過程想必只要下過功夫把自身想法化為文字的人都很明白。

對於問題認知的狹隘與培養好奇心

如果你生病了,吃了醫生開的處方藥卻沒效,會怎麼做?藥沒效可能有兩個原因,不是藥不夠強,就是吃錯了藥。如果同樣的藥試了好幾次都沒效,相信大部分的人會去找醫生要求換藥。


在水患問題上,台灣政府一直以「治水」(包括河川整治和排水工程)這帖藥,而且覺得沒效,就加碼服用。包括政治領袖、工程官僚、和一般民眾在內,面對不斷發生的水患,少有人質疑「治水」這帖藥是否根本就開錯了。為什麼大家寧願繼續服用會產生大量副作用、且越來越無效的藥,而不要求換藥?

回到台灣的教育 ,即使十二年國教、教育改革,卻總是還有「藥沒賣完」的教育工作者(思想沒轉換)。一般用藥還有過期淘汰的流程,但過時的教育思想卻沒有淘汰機制,簡陋的評鑑與增能的系統,缺乏凝聚向心力,不免讓一些老師感覺用熱情發電;還有資源短缺年輕人不進來,資深教授不退休,新的教育方式進不來,資訊更迭慢等問題。讓人懷疑台灣是否沒有一個長期培育人才的完整計畫,教育是百年大計,卻不免令人擔憂。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中,父母傾向於關注孩子硬實力的發展如閱讀、寫作、數學、語言及科學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常忽略了好奇心和創造力賦予學術知識在現實世界中的實用性。事實上,好奇心和創造力是年輕人準備印入社會時一具備的最有價值技能。當孩子不斷地提出問題並對他們周圍的世界表現出好奇心時,就表示他們正在思考和朝解決問題的方向邁進。


大家司空見慣的事,最值得推翻!

當五個「為什麼」聯成一串,答案就會現身。

1.接著問「如果」,讓想像力爆發:

2.問「如果」,以便重組借用別人的點子,然後,還要故意「想錯」。

3.夢想 「如何」實現?你絕對不能做太多準備!

4.先做原型、不斷測試,萬一每次都在不同地方失敗,恭喜你了。

還有別自己蠻幹,在網路時代,高手很容易找,他們只等你分享問題。

過程中,即使想法被看衰也要當作家常便飯,

因為別人的負面反應越多(「這絕對行不通!」),代表你已觸及某個全新的領域。


在《窮小孩與富小孩》一書中提到:

願意,打開生命無限可能

如果只認識他一部分,就判定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就會過於主觀而失去真正認識一個朋友的機會。

很多事情千萬不要在還沒有接觸的時候,或沒熟悉深入的時候就說「我覺得」或「我認為」。如果沒有深入接觸和學習,那麼你的「覺得」和「認為」,很可能變得是「主觀」判斷。只要願意打開自己的心,去嘗試和接觸你不是很熟悉的事物,就可以避免狹隘的想法以及錯誤的判斷。所以「願意」是很重要的兩個字,等到你願意了、實際去接觸了,再來做評論和判斷也不遲。

在《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一書中提到:

"

批判的重點都是各種方法的相對優缺點與適用性,創新的重點都在於表現出最多的優點和最少的缺點,因此它們的批判與創新策略有高度的類似性。

不過,在討論這些批判與創新的策略之前,我們必須先建立起一種了解:方法沒有絕對的好 壞,只有相對的優缺點——優點再多的方法,如果用錯了地方,可能一無是處;缺點再多的方 法,如果用對了地方,也會可圈可點,遠勝於其他所有的方法;所以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為給定的問題情境,找到最適用的方法,而不在於哪個方法的優點較多。


方法沒有絕對的好壞——批判的基本原則

不論研究的題目是什麼,解決同一類型問題的方法和派別總是有很多種。很多研究所新生最常問的問題就是:「哪一個方法最好?我可不可以只學最好的方法,並且用它解決同一類型的所有問題?」

然而,方法本身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相對的優點與缺點;你必須根據問題的特性來決定 哪個方法最適用,或者如何截長補短,產出完整的配套解決方案。而非一成不變,死守著一個「最好的方法」,不管是否適用,都刻板地到處硬套。

這就像用藥,砒霜是劇毒,使用得當卻可以治療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嗎啡是毒品,但是癌 未病人的疼痛控制遠比成癮的問題更重要——再好的藥也可能會有副作用和不適用的病症,再毒的藥也可能會有適用的場合和劑量;問題不在藥的好壞,而在於是否適合病情與需要。

"

現在是個跨領域、跨文化的時代,過去習慣分科分流,就好像為學子畫好跑道、大家各跑各的,彼此交流有限,但現在多數問題都需要不同領域、世代、文化,甚至不同語言的朋友一起來解決,因此如何讓跨領域者透過互動達到共好,就是能否解決問題的重要關鍵。

跨領域合作不是把對方當作工具,而是把對方的價值也當作值得認同的價值,然後一起找尋共同價值。

學用落差之政府、大學生、企業的關注焦點

傳統上,我國的產業通常認為 人才培育是學校的責任,學校有義務提供產業所需要的人才。但分析 發現,如沒有產業的參與,僅憑學校力 量絕不可能培育出畢業即可與產業需求 接軌的人才。因此,縮小學用落差的責任應該不能僅依靠學校或教育部的政策與經費挹注,其實能否成功的關鍵,則應視產業界對人才培育參與程度以及對於社會責任的認知。

#學用落差 指的是學生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能,不能與產業工作需要的知能接軌。 而不同團體從不同角度,對學用落差有 不同的關注焦點。

政府及人力資源單位 關注的是學校培育和業界進用人力供需 的落差;

大學生關心的是個人學習成果 和畢業後就業環境(包括薪資)期待的 落差;

企業主則關心產業所需要的工作 知能和學生所具備能力之間的落差(張一蕃,2014)。

縮短學用落差是產官學三方的責任,例如,德國青少年中約 60% 會修讀的二元制教育(dual system of education),即是由企業公司和職業學校雙方聯合辦理的學徒制教育訓練:主要由企業公司提供職場實務訓練,和每週 1 ∼ 2 天 由職業學校提供通識和理論教育。政府方面由中央政府負責決定法規和訓練架 構、進行研究和評鑑,以及由地方政府負責督導職業學校和調整課程發展。

為此,2012 年 1 月美國 SodaHead News 在網路上做了一個誰最該為大學生就業能力落差負責的民意調查,結果在 557 名填答者當中,認為是政府的佔38%,認為是失業畢業生和企業的各佔 24%,認為是校院的佔 15%。


其意涵是產官學三方當中的「學」也包括學生本身;而政府則被期望在各方合力縮短學 用落差當中擔負最大的公共行政責任;就教育機構而言,由於同時面對學生端 和雇主端的各種需求,理該扮演學生領航者和供需仲裁者的角色;就產業界而 言,企業雇主最了解人力需求和學用落差所在,所以不但需積極參與有助於縮 短落差的活動(例如參與相關系科所及其課程的發展與評鑑),更要分擔培育和培訓人才的責任。

認為教育最初的本質,並非在於傳 授專業知識、改變生活經濟狀況、贏得別人尊重,更不是將教育當作是買賣與服 務的商品,而是教會你能有意識去思維,足以能有批判性去思考所面臨到的問題, 持續提供對心靈上的滋養才是核心不變的價值。


大學與碩士的差別

在《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一書中提到:

面對未來的職場巨變,我們需要的是跟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合作的技巧,以及運用大數據與各種網路資訊、數位典藏的能力。至於過去講究的博學強記、謹小慎微的學習模式,則是早已過時而急需淘汰的。

譬如,人工智慧擅長規則明確的邏輯演繹和複雜的計算,卻不擅長批判性思考與創新, 也不擅長洞察人心的需要。因此,當人類與機器人在需要創新的工作上競爭時,最能發揮「以己之長,攻人之短」的優勢。此外,如果一個人有能力通過研究與批判而創新,他就可以站在職場的前緣,成為職場變遷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

不管是機器人智能水準的提升,或職場技術與知識的迅速更替,乃至於新興國家的崛起,都是既帶來威脅,也帶來新的機會——它們都是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 所謂的「創造性破壞」。而破除威脅,轉危機為轉機的關鍵訣竅,就在於培養自己研究、批判與創新的能力。

這三種能力表面上看起來沒有明確的關係,實則它們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創新-如果研究的成果無助於創新,那就等於徒勞而無功;如果只會批判而沒有能力創新,那就無異於發牢騷、或者說,批判既有乃是研究工作的起點 ,為的是找到值得突破與創新的課題 ,而研究則是導致創新的方法與過程。

創新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與時俱進:在沒有網路的時代裡,解決問題要靠個人的天分和知識;在網路的時代裡,要善用前人的智慧並活用現代科技!


大學畢業生在業界做事的時候,需要有人指導他(從事批判性檢驗),幫他找出缺點和建議改進的可能性。但是,一個嚴格訓練過的合格 #碩士 ,他做事的時候應該是不需要有人在背後替他做檢證,就可以分析自己作法的優、缺點,並在不足處主動向上級或平行單位要求支援。

這樣的能力不僅可以用來快速評估、篩選論文與資料,也可以用來質疑、批判各領域的 理論、方法,乃至於各種解決現實生活困境的候選方案。

因此,一個碩士班最核心的學習目標並非任何特定的知識或技藝,而是一種具有普遍應用範圍的思考能力。一個碩士畢業生如果好好利用閱讀論文過程中所培養出來的能力,他將有機會進一步發展出更多元的質疑、檢證、分析、批判與評價的能力,並藉此協助他解決職場與人生中各種難解的問題。因此,嚴格說起來,大學教育的重點在培養理解的能力,碩士階段才開始培養「獨立自主的判斷能力」。尤其在美式教育與臺灣的大學教育更是如此。

最後,文獻的分析與批判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創新的能力。大學的主要訓練目標是吸收既有知識的能力,但碩士畢業生則必須要有能力創造知識。

聰明的大學畢業生也有能力突破與創新,但往往是僅憑一己的聰明而無法善用前人的智慧,因此有如「閉門造車」;至於一個訓練有素的碩士畢業生,則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學術文獻中找到各種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前人創意,分析各種創意的優缺點,截長補短,創造出更適用的解決方案。

這種創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新的手法有可依循的程序與要領, 因此較容易達成且較不費力。

研究所是進入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目的是希望能培育研發人才、具備進入職場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

(1)主動取得並正確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

(2)自我批判與辨別是非的能力, 

(3)創新的能力」。

所接觸到的研究所畢業生,這些長期被考試訓練出來的年輕人,進了製造思維的產業界,只能用「混口飯、活下去」的心態,往往除了基礎知識無法貫通外,更缺乏這三項能力。

研究所的首要學習目標不是知識領域的擴充,而是 #閱讀 能力和 #思想 層次的躍升。

以閱讀能力為例,大學與研究所最大的差別是:大學時代的學習重點在於閱讀,與活用教科書的知識,而研究所則是學習閱讀與活用期刊論文的能力。

在大學部接受四年閱讀教科書的訓練之後,優秀的畢業生應該要有能力讀任何教科書,甚至任何有系統、有組織寫就的專業書籍。

在研究所應該要培養更高階的閱讀能力,而不應該只是大學時代的延伸。而大學生較弱的能力,就是文獻回顧,包括搜尋、篩選、分析、批判、彙整、創新的能力,這些不是大學時期的學習重點,即使嘗試過,也不曾有系統地學過。

從期刊論文篩選出關鍵的數據和資訊,並通過批判性思考將他們彙整成可以被用來推論和演繹的系統知識,這樣才能據以判斷是非,並靈活運用。

碩、博士和大學畢業生的慣見差異在:碩、博士是知識的生產者,可以將無組織的資訊加以篩選和消化,之後產出系統性知識,並和既有知識系接軌以擴大應用;而大學生則是知識的消費者,不曾學過如何生產知識。

推薦文章:《你有沒有好好看待你自己的人生 學校急於將未來託付 談東西方的培養歷程

勞動力與新世代

在《工作觀念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 建立你想要的未來 交棒給下一代》的文章中,提到「到了現代,終於進入可以讓「喜歡的事」變成「工作」的時代!」

在《新世代影響力》書中提到:

"在考慮就業機會時,除了薪資和金錢補償之外,千禧世代在決定為誰工作時,「目標感、對社會影響和職涯進步發展」將被它們視為關鍵因素。

千禧世代定義的多樣性則表現個體獨特經驗、身分認同、理念和觀點的綜合面上。"

1)千禧世代如何改變世界?答案可能會和賦能有關

歷史上多得是被賦能的個人、 文化、社群或國家如何激發重大變革的例子,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繁榮、1960年代的社會和文化變革以及 1980年代的科技革命等等。被賦能的人和社會都是上述每個事件的基礎。因此,重要的是,我們要思索以下這個問題: 什麼賦予千禧世代能力,還有他們將如何運用這種賦能(藉由一種學習、參與、合作等過程或機制)。

第三次工業革命不僅讓千禧世代可以普遍使用網際網路,它還創造大量新的、通常是去中心化的方式,以便讓他們得以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創造力和創業精神。他們認為這是青年賦能的最重要因素。

2)為何千禧世代對於新創事業的生態系統和 #創業 精神具有好感?

在性別、種族或性取向方面,我們必須認清,這是有史以來最多元化的一代,而今天職場存在的巨大不平等將影響他們對就業的選擇。

"一個國家中千禧世代人口的密度已成為社會趨勢、政策和經濟表現的主要指標。

善用千禧世代在人口中的比重可以給一個國家帶來人口紅利,從而實現經濟增長。

網際網路賦能千禧世代,他們的聲音將藉著創造力和創業精神在全世界被聽到。"


研究表明,千禧世代認為自動化可以帶來潛在的經濟與生產力效益,此外它也可以為具附加價值的創造活動或學習新技能提供機會。在這方面,只有不到 9%至14%的人表達負面的觀感。千禧世代也同意(36%)「自動化對就業機會產生影響」的普遍認知,而且多數人 (51%)肯定再培訓有其必要。

千禧世代非常清楚第四次工業革命對職場的影響。

在 2018 年針對千禧世代所作的調查中,德勤公司發現:近十分之四的千禧世代反映,他們的企業正在廣泛使用先進的自動化技術、連線技術、人工智慧或機器人來執行以前由人工執行的機械任務或是分析工作。

他們有更多時間專注於創造性的、具附加價值的工作。

雖然千禧世代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有所認識而且覺得它對職場的影響是正向的、鼓舞人的,但是他們當中有許多人認為自己對於未來的挑戰毫無準備。

與千禧世代相關的人口變化以及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相關的技術變革正在影響每個產業和全球經濟的每個層面。 千禧世代的人口有86%來自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利用這一世代的人口所取得的成就足堪為其他開發中市場的楷模。

就像他們的父母曾帶來經濟繁榮一樣,千禧世代也將引發下一次的科技昌盛,亦即第四次工業革命。

歷史證明,勞動力市場已經適應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發生的顛覆性改變。現在問題應該集中在第四次工業革命需要什麼樣的新工作,以及我們如何重新培訓必要的勞動力來滿足需求。

到2030年,預計大約14%的全球勞動力(約3億7,500萬名工人)將被要求重新培訓。

我們需要重新平衡我們的思維以檢驗未來需要哪些新的技能,還有我們應該如何重新培訓多餘的勞動力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從工業革命走向生活革命

一八八八年,美國社會主義者愛德華·貝拉米出版了《回顧》的小說。小說以西元二〇〇〇年的波士頓為舞台。故事主角朱利安·魏斯特是個富裕的青年,他身邊圍繞著貧窮人,但他卻很煩惱不知道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儘管他很幸運能進入大學求學,卻不知道怎麼貢獻社會。他很煩惱,不知自己該怎麼生存下去,終日無法成眠,他請催眠術師催眠自己入睡,沒想到這一睡竟然睡了一百一十三年,醒來已經是西元二〇〇〇年的波士頓了。

這個時代的社會看起來很幸福。所有工作都由國家分配,困難的工作工時較短、愉快的工作 則可以從事較長時間。每個地區都有國家準備的豪華餐廳,大家都能在此自由用餐。當然,在餐廳工作的也都是國家僱用的人。土地皆歸國有,配置了公共設施和住宅。住宅偏小,大家都過著質樸的生活。未來的波士頓在公共生活上富麗豪華,反而在個人的生活層面質樸簡單。


18-19世紀倫敦有許多年輕人聚集討論的讀書會,聚集在此的青年,父母親多半都是走過高度經濟成長期的那一輩,而身為兒女,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除了產業和經濟成長,更要追求生活的充實。同世代的湯恩比(第一位將英國在18世紀因為工業技術改革,以致生產力大幅度提昇的時期命名為「工業革命」的人。)就曾經描述這種趨勢為「從工業革命走向生活革命」。他本人也在各地舉辦此類讀書會,延續為後來的睦鄰運動。

當時在倫敦都會中心惡劣環境下工作的勞工的未來,怎麼樣才能盡量接近貝拉米描繪的未來社會呢?

當時,一位名叫霍華德在一間承接製作國會審議紀錄的速記公司工作。這份工作開始讓霍華德關注社會問題和政策問題。從這個時期起,霍華德閱讀大量書籍,思考理想都市該有的樣貌。霍華德二十九歲時結婚。成家立業後,開始更加專注地學習何謂理想社會

霍華德看完《回顧》這本小說後,對貝拉米所描繪的未來社會深深感動。他深信,這才是理想的未來社會,開始具體思考所謂理想都市的樣貌。


另一方面,同時期也有英國人讀了這本小說之後大發雷霆,那就是威廉·莫里斯。一八八九年於自己主持的社會主義者同盟報紙《公共福利》 上登出了批判《回顧》的文章,因為他無法接受貝拉米讚揚產業文明,並在筆下描繪出受到徹底效率化的中央集權組織所掌控,且在其中顯得幸福的國民。

他的未來想像發表於一八九〇年的《烏托邦之信》這部小說。故事主角在一八八〇年代某個夜晚跟社會主義者夥伴一起在共同據點討論「革命後的社會」,說到累了就在自家睡著,隔天早上醒來,已是二十一世紀的倫敦。未來的倫敦沒有密集興建的工廠,空氣清新乾淨,還有豐富的綠地。服裝是十四世紀風格,每個人都青春洋溢、體貼善良。這樣的社會建立於每個地區的居民自治上、而非受到國家管理。莫里斯試圖描寫一個跟貝拉米所想像未來社會不同,一個「因居民自治而富足的未來社會」。

距離貝拉米的《回顧》出版十年後、莫里斯的《烏托邦之信》發表後八年,霍華德在一八九八年出版了《明日:邁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所合作的同一位設計師來設計封面。

貝拉米和莫里斯所描繪的未來想像中,總不免有革命色彩,不管是未來的波士頓或者倫敦,都得先有革命破壞既有的都市,然後才有可能實現空氣清新、綠意盎然、人們得以幸福生活的社會。可是霍華德希望不需要靠暴力革命也能夠實現未來的理想社會,他想找到一條能夠帶來真正改革的和平之道。假如倫敦的市中心環境惡劣,那麼他希望的是一點一滴去改善、摸索和平的方法,而非靠革命一夕翻新。

具體來說,他的策略是在距離倫敦大約五十公里處建設許多理想都市,逐漸增加在此工作、生活的人,減緩倫敦人口集中的現象。這些新都市是兼具農村和都市優點的「田園都市」,人口以三萬兩千人為上限,得要是兼有住宅與職場的都市空間。

霍華德已經發現:假如住處和工作地點相距太遠,就無法形成社區。所以田園都市除了可供居住,也必須能提供工作機會。霍華德認為假如倫敦周邊這類理想都市增加,那麼人口就會從市中心往田園都市移動,也自然而然能創造機會,讓倫敦變成更加宜居的城市。

全球化對高教之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層面甚廣,雖有利於改善及促進不發達區域的經濟發展,惟因各國經濟發展情境參差不齊,特別是對經濟能力薄弱、科技實力 不足的國家,無不積極教育人才建構國家實力,推動經濟發展以减少經濟全球化 進程中所帶來的不利損害,致使許多國家為保住國際地位與聲勢而推動不同政策 試圖以引進高階人才、增加勞動力來因應市場上人力需求,以取得國際競爭力。

全球化對高教之影響,可由劉欣宜(2005)在其《全球化脈絡下大學擴充對高等教育資源分配之影響》博士論文中發現,經濟、政治、文化的全球化現象皆對高教有所衝擊。首先在經濟全球化中,對高等教育的影響計有四項:經費排擠 效應、高等教育產業化、高等教育市場化以及學術資本主義。上述影響事項是有其因果關係,由於政府大量將經費分配在社會福利或公共政策中,使得對教育的補助經費緊縮而成為被排擠的對象,而為彌補經費之不足的情況及確保外部資金 的市場流動,教師則會投入私人的商業活動中,遂成為市場上積極參與者,使得學校學術機構與產業產生連結,以運用資金進行市場相關研究,造成高教市場化、 學術工作功利化,使高教墮入於經濟學理論中,強調市場之競爭與淘汰的處境。

為了增加學校在高教市場競逐的資金來源,也間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定位, S. Slaughter 與 G. Rhoades(2004: 13)提到:「在高教中,我們目睹了一個教育由 公領域變成私有化的現象」。兩位學者認為在這樣的高教市場化的現象中,學生已不是客戶或消費者,而是產業的一部分,淪為產品,產品的購買者則是以私人 企業為主,這意味著學校需透過改善產品(學生)的品質,來提高購買者的意願, 以增加學校的資金與盈利。

-

此全球化會影響高教的發展層面有二:

(一)知識探究性質改變、(二)知識生產樣貌轉變。

首先, 過於強調人才專業化的方式已不適切,在數位與交通的發達下,使知識交流變得 容易,不但能提升全球人才移動,亦可以習得各國知識與學習多元文化,且不同領域的人共同合作已為生活常態,所以教育培育出來的人才應具備知識 #跨領域 與 #終身學習 的能力。

早期的知識由大學學術單位研發,現今知識生產不再只由大學產出,企業與社會機構也能自己生產知識,大學已不再是壟斷知識的場所。 換句話說,過去的工業發展是依賴少數菁英的知識和技能,但如今的經濟是 依賴所有人的技能和知識(Spring, 2008)。基此,與經濟效益連結的後果,就是 教育中倡導人文的精神逐漸消退。假使全球化是為一不可迴避的歷史階段,那麼我們的高教機構不應該只為培育技術人才為目的,應當積極去思考除了智育中跨領域學習能力結合外,還需多加關注在終身學習、跨領域學習、人文素養與關懷倫理在教育上。

知識經濟主要依靠的是思想及創意,倘若在知識經濟的理念下結合通才教育 (general education),學習者若能不受侷限單一技能或學科之影響,立足於自由 與心靈解放的基礎上廣博知識與拓展視野,而非物理上的能力與技術應用,教師 能運用新的教育思維及模式,教導學生在生活於現代社會中所需的各種學識,讓 他們具備終身學習之能力以備適應未來多變的社會。

目前是知識經濟與 AI 時代,學校可以透過巨量知識之存取,將彙整各校總體規劃、評鑑目標、績效指標、質性指標及其內容、成果結構性等納入雲端系統, 透過數據分析的方式讓政府建立完善的檢討改善計畫,提升知識創新與多元發展的價值,最重要的是,能提供系統給學校發展特色,以及協助教師共備課程內容 與協助學生達到個人發展目標,降低評鑑規劃與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不符的景況。

-

結語

這篇從「什麼是學校」到「批判思考」、「學用落差」不同利益者大家想得不一樣。辦教育的社會成本很大,還遇到師資待遇差、學生壓力大等問題。再帶到勞動影響力,千禧世代如何改變世界

以前可能只要15年就可以找到工作或是必須去工作

現在要讀到20年甚至25年以上都還可能找不到理想工作

人口爆炸、競爭激烈、經濟成長、工作分得更細等等原因

資訊爆炸時代,要學的事情這麼多,你要知道什麼時候該拋出質疑。如果你有疑問, 可以詢問父母,翻閱書籍找答案, 或者上網查詢。

在體制下小心不要失去夢想了,不管對內對外你都要有抗衡的能力 你不是工蟻!


最後附上一張「正向教育」的圖,過度的體罰其實是一種情緒發洩。把過去的打罵教育留在過去。我們要懂得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也要知道不打孩子並不會造成溺愛。可以溫和且堅定的堅持教養。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即便犯了錯仍然是被愛的。

源自網路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