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宇宙共建计画」将会成为文化,你知道吗?

黎納
·
(修改过)
·
IPFS
·
我们与马特市的文化互相影响、彼此牵制,而各位知道的,能够决定文化长什么样子的人,就是我们。


近日发生的马特宇宙共建计画文章争议,由于注意到此事件时,原文已经被覆盖,所阅读过的相关内容,也是透过市民们的文章了解,因此,我本来预设自己不该对此表达想法,因为我并未阅读过原文,基于尊重创作与评议的道德基准,选择作为第三方的观者角度。

但内心有个声音说:我也是马特宇宙共建计画的作者之一,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参与这个计划,既然如此,基于群体创作的责任义务,我应该参与讨论或表达想法。


在这之前,我想先说一个故事:


我第一次去日本东京观光的时候,遇到语境问题的强烈差异感。

由于日本的商店不管东西大小,都一定会给客人塑胶袋,因此我跟友人事先学会一句「请不使用塑胶袋」的日语,除此之外,我们大多是用简单的英文跟日本店员沟通。

那天晚上,我在旅馆附近的杂货店,买了泡面跟卫生棉用品,结帐的时候,中年男店员说着日语,一边指着卫生棉,我用日语说「请不使用塑胶袋」,他再度指着卫生棉说了几句日语,我愣了一下,用英文说「没关系,我可以用拿的」,店员叹了一口气,第三度说着我听不懂的日语,无法理解也顿时没有其他沟通方式,我直觉地说出「蛤?」

「蛤」这个字词,通常是台湾人使用在「没听清楚、不理解对方说了什么」的语境,没有任何不敬,类似英语的「Pardon?」

然而,日本对于「蛤」的语境,却是质疑的语气,表示「你在说什么鬼东西啊?」的意思。


原本中年男店员已经脸色不好看,肢体表现给我的感觉是,「你这个客人怎么这么麻烦,连我在说什么都听不懂?」,听到我说了「蛤?」之后,他整张脸垮下来,直接扯了黑色塑胶袋,粗鲁地把商品装进袋里,我愣了一下,默默地结帐完毕,走出店外。

在那之前,我曾经听过别人分享这个语境差异,但是当场遇到的时候,我所习惯性的语境使用方式,造成了错误,提着塑胶袋走出店外,我感到抱歉,却也明白这是无法挽回的事情,因为对方听不懂英语,我也不会日语。

事后我才查到,原来日本对于购买女性卫生用品要使用塑胶袋,像是一件需要遮羞的事情,所以他才会那么坚持要装入塑胶袋,这是他从小到大学习的文化教育,那是日本人的文化,我对此表示尊重。

可是,我也觉得受到冒犯。

为什么女性使用卫生用品,会成为一件需要遮羞的事情呢?

假如有一天,男性每个月固定流精,而开发了男性卫生用品,我不会觉得那是需要遮羞的事情。这是天生的生理状态,就像是人活着就要喝水、排泄等等,维持基本的身体状态怎么会需要遮羞?

不过基于社交礼貌,如果我事先知道这件事情,我不会提出「请不使用塑胶袋」,而是配合他们的文化。

因为我只是一个观光客,为了这件事情跟店员吵架,吵一个文化差异的事情,何必呢?最终,我们都不能以争吵而改变日本文化,更何况我还只是短暂停留的局外人。


可是,马特市才正式要建立自己的宇宙啊。


「马特宇宙共建计画」难道不是凝聚创作者们,所共同建造的活动吗?

既然是「共同建造」,所要投入的心力、精神与创意,最终成为什么样的「文化」,将会影响现在、未来的创作者及读者们,如何理解「我们」,Matty是否内部讨论过这个层面的意涵呢?


「我」要变成「我们」,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作为排在后面,马特宇宙共建计画的作者之一,我已经有所担心,并不是担心接下来的创作者是否有人会效仿,或是有其他争议性的文章内容出现,而是身为平台方的@Matty,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不只是创作者们讨论文风、讨论内容冒犯到一些读者的问题,这是一个文化问题。

同时,也是对在马特市耕耘的创作者说,这是一个文化问题。



不论科技如何发展,币值如何升降,出现多少金融性商品,

文化是唯一长久累积、广大且深层影响人们的社会性产物。


我们与马特市的文化互相影响、彼此牵制,而各位知道的,

能够决定文化长什么样子的人,就是我们。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黎納黎明天光,百納海川。喜歡故事創作、影視作品分析,亦是社會觀察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租屋踩雷經驗】從合約到解約,究竟有多少問題?

敏感與脆弱並不是同義詞

《俗女養成記2》分解颱風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