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边缘)视角出发,谈书、阅读与我

MonicaLee
·
(修改过)
·
IPFS
·

踏入文字工作领域这几年,我从来不是主流出版体制内的人。我在乡下搞独立出版、当自由撰稿人,运用在地资源、写地方人地方事,尽可能地探索书写、传播、靠文字活下去的各种可能。在出版这个产业,我算是生产者(自己收集素材自己写作)、是编辑者(乡下很难找到专业编辑,为节省预算,外包前自己要先负担部分编辑工作)、是销售者(自己摆摊、自己PO文宣传,透过口耳相传贩售,除此之外,只透过两家地方独立书店和几个大型电商通路贩售),虽不算深懂每个出版细节,但至少从生产到销售的几个主要环节都亲身经历过,而且大多是单打独斗、边走边学。

我的生活充满阅读与书籍,喜欢去书店与图书馆,只要处在被书环绕的空间,内心就感到安适,甚至我一直住在学校附近,我常常想这辈子大概和文字脱离不了关系。不过近几年来,我和书与阅读的关系尽管亲密,却也有明显的转变,像我这么一个小个体的生活经验,也反应了产业的变迁。

从生产者的角度回顾这几年,我发现我的纸本作品越写越薄,而今年,产出的内容完全透过网路平台。理由很简单,因为投资报酬率。纸本书开支较大,时间和人力耗费大(这问题在乡下更严重),销售金流又太慢,认清这一切后,为了继续生存,我必须调整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模式,于是转战网路。的确效益提高了,但这样就能靠文字活下去吗?当然还是无法,我必须开拓多元收入管道来支持写作。

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我和书与阅读的关系也有明显的转变。最早开始,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很爽快的,想看什么书就直接掏钱买。一来以前的书较便宜,二来年纪未到,尚未知觉到随着人生包袱而来的经济压力。但踏入文字工作,且越来越投入后,需要阅读的书量越来越大,我开始无法一一为每本想读的书掏钱,进行所谓一个用尽全力支持书市的动作。我必须追求折扣、找二手书、甚至今年开始,我开始到图书馆借书(以前只纯翻书不借出)。若不这样做,赚来的稿费和生产一篇文章所需的文献费用,相抵之下绝对是赔本的。如果今天有人质问我:「你做为一个创作者,你的作品也在书市卖,自己却又不积极买书支持书市,这不是很矛盾吗?」的确矛盾,但问题根源不在个人,而是在产业环节中。首先,对一个没有名气光环加持的创作者而言,生产内容的时间与金钱成本,和赚来的版税与稿费远不成比例。再来,做出的作品上市后,打折再打折,搞独立出版通路又少,导致源头的内容生产者为了继续创作必须降低收集素材的成本,也必须和消费者一样一起追求折扣,这是不是可以写成一个荒谬的写实剧呢?

再来从个人角度,说说买书和图书馆的关系吧。今年到现在,我已经在图书馆借了149本书,那么,人们可以说,书市等于少卖了149本书吗?当然不行,这年头,「阅读」越来越不能和「买书」画上等号。图书馆提供了阅读的机会,阅读可能降低、但也可能诱发消费的机会。对我个人而言,到图书馆借阅的确省去一些买书成本,但也提高了我购买好书的机率。只要从借阅中发现喜欢的书或内容,就会购买。例如,我当黑帮老大的一天经济学的40堂公开课山牧之爱。图书馆的存在让我在「想翻翻就好」、「好奇看看」、「起初很想看但读完觉得不符预期」与「真的很喜欢的书籍」、「启发我的好书」之间做了筛选。总之,买书量的确变少,但同时买到雷书机率降低,买书品质明显提高了。图书馆还有一项我最爱的功能,就是挖掘、重新发现一些绝版的好书,因为图书馆里的发现,我设法从二手书市买到了已绝版的《柏南克的四堂课:联准会与金融危机》。因此,反而是因为大量借阅而触发买书的可能。只要触到读者内心的好书,不管在图书馆和是书店,都有机会诱发读者做出支持的行为,出版商有没有办法做出穿透力强,经得时间与各种阅读环境考验的好书呢?在我内心,的确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好书名单。

就我观察,较大型乡镇(非所谓偏乡)的阅读风气没有想像中稀薄,乡下图书馆的借阅热烈状况和书市热度大致上是连动的,例如卖的吓吓叫的畅销书《原子习惯》 ,台东纵谷沿途每个乡镇的图书馆全显示被借走、被预约额满。最近挺热门的《习惯致富》借阅状况差不多也是如此,我发现东部乡下读者还是会密切追踪新书消息,即早预约排队借阅,虽然他们宁可付出耐心等待几个月,还是不愿意购买先读为快。图书馆的存在是否冲击到书市一直是个议题,就我观察,卖得好的超级畅销书通常图书馆借阅率也很高,这两者往往成正相关,但相关不一定是因果,之间是否有互扰因果还需深入探究。畅销到一定程度以上的书基本上突破了图书馆借阅的障碍,好卖就是好卖。图书馆借阅若会影响销量,比较会发生在销售热度本来就没有高到一个程度的书籍,以及一些快速翻阅就好的消遣性书籍。而对于像我这类的读者,图书馆的角色不一定对书市不利。图书馆等于是在购书之前多了一道检验程序,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想一读再读。当书精采到一个程度自然就会想拥有,而且自己买的书还可在上面注记、写心得。从这个角度看来,图书馆反而是慢销类、经典好书的展销帮手。

说到这,想从消费者的角度抱怨一下,一翻开刚买来的书有时会有被骗的感觉,最常发生的就是销售文案写得比书内容还好,不然就是书的纸质越来越厚、书内填充没必要的作者生平介绍、收录相关友人的书信文章、太多名人推荐占掉许多页数,书越来越厚重,书价也越来越高,这在商业类书籍比较常见,我猜是因为商业类读者比较肯花较多的钱。我还碰过一个状况,原著被拆成薄薄的上下两本分开贩售,两本书的导读和参考资料竟然接近书的一半篇幅,买来之后有种被骗的感觉,一气之下趁书况新当二手书卖掉。不舒服的点不在金额,而是为了提高销量卖给消费者灌水商品的那种感觉。其实藏书到一定的量后,会发现空间非常宝贵,我必须不定期筛选书籍,把太多灌水内容、太占空间又非当前必要的书籍卖掉或捐赠。出版社在想办法提高书价、增加获利之余,其实也流失了一部分的读者,虽然我能理解出版社不可能让每类读者满意,尤其在严苛的环境条件下,伸缩都是一刀。从经济学观点来看,当消费市场萎缩、获利降低,有些类型的商品单价必须提高(例如金融保险商品、药物、毒品,以及书?),倾向集中性的卖给主观和客观上迫切需要这类商品的核心消费者。但这样的生态中,许多消费者也会不自觉发展出一些筛选机制,例如先去图书馆翻阅,保证自己买到真正喜欢而非内容灌水、不符预期的书籍。

当经济状况变吃紧时,除非嗜读者或特定作者的书迷,买书通常是先被省掉的预算。从我自产自销书籍的经验看来,这几年来,要读者从口袋掏钱出来买书越来越难。他们或许会称赞你的作品,甚至为你牵线一些工作机会,但不见得会做出买书的动作。我意思绝对不是责怪他们,而是这个时代下的文字工作者必须有个清楚的认知:只要读过你的作品,就算没买或为你的作品付出任何钱的人,也是读者。书作为一种商品,以及你的文字能力作为一种技艺,必须分开来思考。没买过你的书但看过你文章的人,也可能是你将来职涯的贵人。

我和书与阅读的紧密关系应该会一直持续下去。虽然近几年来,书消费量越来越少,因为金钱的有限与空间的有限(正在贯彻FIRE与断舍离),然而,买书的品质和口味却越来越精准,留在书架上的书,几乎都是喜欢的书。 1111电商折价与实体书店的论战期间,许多人从出版业者、书店业者、消费者的角度提出各种观点,而我也分享了在乡下搞独立出版、自产自销、纯粹从生活观察出发的地方(边缘)观点,不管哪种观点,我想我们都是站在不同的方位,面对同样的时代变迁,做出了不同的解读与应对。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