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孔子在看我……
老样子的推歌:(词、曲、电影都去认真看一下!)
孔子作为中华文化传统的掌舵者,可以说是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学子,无论是物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在翻阅资料后我才惊觉,孔子已经成为我们的形状,而我们也成为孔子的形状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几千年来,解读孔子的人太多太多了。从荀子、墨子再到孟子,从陆九渊、王阳明再到朱熹,甚至到了近代的新儒学,全部的人都在讲孔子,换言之,对孔子的研究已经满大街了,对其的诠释也百百种。但总归一句,孔子就是一个不卑不亢、大吹中庸之道的完人。或许更像是我们集体想像下的一个圣人。不管怎么讲,孔子几乎都是对的,那怕他把少正卯也杀了,也有人出来辩护。所以孔子的完美想像几乎可以说是我们一手打造出来的,而打造的过程甚至随着时代的轮转,翻滚式调整,好不神奇。
尽管如此,孔子依旧有一些可爱的地方跟值得我们讨论的地方。就拿他的教学为例吧!
论其教育的目的,或许可以从历史贡献以及个人生命历程两个面向切入。就其历史意义而论,孔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制造良好的政府并培养「道德上的完人」,换言之,透过教育的方式打破既有的世袭贵族的政治垄断现象。而从孔子的个人生命经验着手讨论,在孔子看来,与其说他从事的是「教学」不如说是一种「共学」的展望。孔子自身相当厌倦自己被称做「老师」,同时他也认为老师是一个平等且亲切的形象,因此勉励自己多向他人进行学习,也鼓励学生们可以多向不同的老师学习,甚至进一步的去打破「老师」的权威。
至于教学的形式,孔子的教育是轻松且平易近人的,此点与孔子的教学目的是相关联的。 (如果不平易近人,怎么打破阶级界线?)孔子的教育采用因人而异的灵活方针,尽管教学轻松,但孔子偶而还是会透过高标准来要求学生,并温和的谴责学生做的事情。
孔子作为儒家之创始者,必定牵涉到相关的哲学命题,其中包括了道德哲学、自然哲学等。其中一个必须要厘清的概念就是「礼」的概念,在传统儒学中,礼几乎是一切论述的依归。先让我们来上一下中国哲学史! (偷渡)
首先,孔子以「命」之概念架构出其价值世界观。在孔子看来「命」可以说是充斥着因果关系,也因此各种事物都无法被人所抉择。换言之,在必然地世界中,人无法自由地进行决定,并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而在这种带有「命定论」的悲观视角下,孔子进一步的思索生命意义之问题。
在命之外,孔子以「义」作为人之所以「自由」的根本,而在所有事物都必然的被决定之下,这种自由便是其生命意义之所在。孔子对于义之阐发一方面在其基本核心论述的仁、义、礼三者中有系统的将「义」置于其中;另一方面则将义的概念与命的概念彼此对扬。在这个脉络下,义被孔子视为是一种能能做价值判断的能力,是一种自觉自发的精神。更进一步的,其不只要自觉,更要自觉到「命」的不可控制,既知道自己该对什么负责,也知道对什么有所限制。也正是只有在「义」自我自觉下,生命才能摆脱悲观的机械论,命定论而走向人生意义的发扬。
综观来看,「命」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必然的客观限制,而「义」则是一种应然的自我选择,自我判断。透过「义」进一步的建立社会秩序并找到人生的生命意义。两者的关系犹如西方政治哲学的自然法logos与人为法nomos的互相对立与干涉,而西方哲学也同样的在这样的对立之下阐发其对于人生生命意义的阐述。
那么什么是义跟礼呢?
「义」置于孔子的脉络下,可以将之理解为正当性的或一种责任。义成就了「礼」 ,义之根源则在于「仁」(克己复礼) 。孔子认为礼并非是一种自然秩序的法则,并非当时代知识分子所认为的「天道」,而其「礼」之依据则为「义」,也正是说孔子之学说与前人之不同且重要性便在于将视角由所谓「天道」向下着重在「人」自身,而礼之细枝则是各类仪文。礼的根本为义,义的实践将建构出有秩序的礼。进一步的,义的根源则在于「仁」。仁带有无私之爱、不耽溺于私利私爱的精神。只有秉持这种精神才能达成义所涵盖的正当性,换言之则是先仁,达义,后至礼。抱持着无私的精神,进而实践正当性,最终达成整体社会的秩序。
总结来说,义之理论根源在于遵循「礼」的规范而发现了「义」的正当性;而就其实践角度而言,义与仁两者相连,互为根源,也正是说我们在达到「礼」之实践过程时,并不会将义与仁两者进行拆分,而是携带两者为一整体共同实践。
好的,舒舒服服的上完哲学课,相信大家对于仁、义、礼有了粗略的了解了。
回到教育上面,孔子教导出身低贱的属于世袭贵族的「礼」并期许他们能够发自内心的遵循礼。此点在孔子讨论劝戒弟子要孝顺时也有提及,认为礼与孝之间必须要达到完善的平衡,将孝顺纳入礼的一环中,在「礼」与孝顺之间进行平衡,一方面若丢失礼而孝顺,是孔子不赞赏的;另一方面,若只遵循礼而没有孝顺之心,则孝顺仅是一种形式而非发自内心的。也正是说在是非标准与孝之间找到最为平衡的处理方法。礼是出自内心的而仅非形式上的礼节,但同时也须要透过「礼」来表现。例如葬礼,孔子认为透过葬「礼」我们可以排解死尸所带来的恐惧与悲伤并达到秩序的维持与中庸。礼因此成为孔子教育的首要核心与方针。
此外,孔子对于音乐的喜爱与实践也是相当有趣。实际上我们并不清楚孔子究竟是否有教授音乐,但孔子对音乐的喜爱依旧能够从文献之中看出。例如《韶》是孔子最爱的音乐,听完《韶》之后孔子竟「三月不知肉味」。而文献中并没有明确告知演奏《韶》给孔子的是宫廷乐师或者是路上的小孩,也正是说孔子喜欢的不是完美的乐曲,而是物尽其美,人尽其善的和谐,所以是谁演奏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孔子的教学并不是著重在教导所谓的「技艺」因此是否教导「音乐」并不是孔子的重点,而音乐的重要性正是在于反映了孔子教学理念追求的是一种中庸的极致与和谐的极致,尽管这样的「极致」是很难达成的,但在音乐或者艺术的领域中,孔子得以享受这种「极致」的想像。此种和谐与中庸并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想像,更是孔子在政治上、教学上乃至生活上的期许。
孔子作为一位「改革者」(尽管孔子自认是守旧者)打破过去因世袭而稳固的阶级,试图透过教育的方式「培育君子」 ,更进一步的,只有道德高尚的君子得以成为士,士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懒惰的人可能要先下去了)。孔子也曾劝戒弟子们要远离小人并切记勿当小人。君子透过学习与精进自我帮助他人,小人专职诈骗,并容易受到花言巧语诱惑,同时自己也时常巧言令色。而花言巧语的辩术也正是孔子所厌恶的,同时孔子最厌恶的或许是伪善的人,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孔子在文献中是杀过人的,因为他讨厌伪善的人……
总而言之,孔子被勾勒成一位相当人性甚至带点性格的人物形象,透过追求中庸与不断的精进自我,一方面实践自身,言行一致;另一方面也透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感染以及薰陶着弟子们。那怕他也有顽固的一面,但孔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的地位依旧无可置疑。
孔子可以讨论的东西有太多太多了,这理只是极为检要且不负责的输出一些东西而已。而在整理资料的时后才发现,孔子就是一种政治正确的完全体,已经不知道是孔子塑造了我们还是我们构建了孔子。但深入的想一想,事实或许更可怕,自孔子以来,我们的文化永远走不出孔子,我们为人谦逊、做事中庸、尽量当个与人和善且有礼貌的人,当一个好学生。
尽管孔子叫我们打破老师的权威。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