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4:高漲的中國民間戾氣背後是一場飯碗爭奪戰

林晓康
·
·
IPFS
·
一名戴口罩的女士走過北京中央商務區

北京— 在混亂的2023年中迎來2024年的到來。在過去一年的時間內,極端的社會對立事件和高漲的民間戾氣在中國社會層出不窮,這也引發了對當下社會治理模式的新思考。從年初的「白紙運動」被外界認為會引發中國社會的新衝突模式,而事實上民間抗爭運動趨於理性化。在伴隨著新冠疫情解封以後,民眾普遍希望藉此經濟情勢能有所好轉,從五月份中國政府宣布地攤經濟模式的開放再到11月初的草草收場,中國在民間切身利益上變得越來越模糊。緊接著多地政府宣布大舉進行「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與發展,然而到後期變成不了了之,這種現像在比鄰北京的河北省尤為突出。

在過去數年間,中國民間戾氣高漲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積攢起的一定程度上的爆發與吶喊。這也給許多地方基層政府在處理時帶來不小的壓力,一方面怕得罪上級部門的指令,另一方面加劇官民衝突的對立。在中國民間,年輕一代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主流和機遇,官方也是在多個領域加強對年輕一代的思想管控和進行「民族感情和國家主義」的培養。這樣的做法對於出生在網路時代下的中國年輕一代來說卻變得極度反感,從流於形式的思想政治學習,到考公、考編的極度內卷,再到「千軍萬馬」去考研的壯烈景象。無疑年輕一代逐漸引發對中國社會未來的思考和現實的焦灼。

中國已故的前總理李克強曾表示,保經濟,實質上是為了保就業。

寧願為“五斗米折腰”也不願意“充當楊白勞”

社會現實的殘酷性給所有剛畢業的準大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社會實踐課。當走出校園面對的不是理想中的花花世界,而是為一場飯碗爭奪戰取得永久性勝利的賽跑。沒信心」成為過去一年的高頻詞,也匯集了目前中國經濟困難的所有癥結。在剛舉行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也用一些中國官方語境中不常出現的詞語來印證這一點:“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等等。雖然,中國各地“五一”和“十一”假期旅遊景點人頭攢動但是一些出於疫情之後人們渴望走出家門,不希望與社會隔絕。

而上一次,「信心」這兩個詞成為焦點,是在2008年,當時金融海嘯來襲,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在美國紐約的一次演講中稱,「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

年初春節期間,北京雍和宮殿擠滿了前來燒香的年輕人

「疫情讓很多人都變成了醫生,在經濟領域很多人也成了醫生,說我們需要這樣或那樣的治療。」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在近期香港一場活動上表示。

相較於父母輩有一定儲蓄的中國年輕一代來說,2023年對每個年輕人都是莫大的挑戰。從年初春節期間,北京雍和宮殿擠滿了前來燒香的年輕人,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裡求得一種心安慰。再到年底的國考、研究生考試,無不透露著中國年輕一代焦灼的情緒。這其中,有些年輕一代已經按部就班的進入中國央企和國企及政府部門就業,但是低迷的財政收入下,這些單位需要龐大的財政支出來支撐著,但是一個奇怪的現象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試一試」。

在我採訪的幾位來自中國不同地區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的年輕人,有人依然對目前的政府抱持著很大的希望,認為還是現有的環境下依然可以穩定下來。有人則是持懷疑態度,對此他抓緊一切機會逃離這個國家。

外資企業與中國年輕一代的消費者

「年輕人是很現實的,至少不會天天相信那些官員畫大餅」李冰(化名)在北京一家百貨公司工作,他的工作是幫助那些前來選購香水的客人做專業的參考。他告訴我說,今年是在北京工作的第10個年頭,相較於十年前似乎現在選擇離開北京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內卷。在去年年底,他在一次下班的路上偶然看到一些年輕人手舉“白紙”站在街邊,起初他以為是一個行為藝術,因為這樣的情況在北京很常見,但是後來從一些前來選購香水的外國人口中知道,這不是行為藝術。出於安全考量,他拒絕對此事進行評論,不過,根據他的觀察,這是中國年輕一代對於現實的一種態度。

今年年初在北京被開除的第一批杭州人,如今確與以往完全不同。在10月份,我來到浙江杭州,在位於錢江新城的一家科技工作室裡見到了先前曾在「位元組跳動」(抖音的母公司)工作的劉欣然(化名)。他說,現在離開北京已經沒那麼累了,至少每個週末我都可以跟朋友一起出去玩。劉說,起初自己很憧憬「北上尋夢」但是似乎被現實給無情的打臉,至少北漂是非常不容易的。

北京,民眾趁假期出遊。

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不再遵循父輩的規劃,選擇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很顯然,在經濟與現實的衝擊下,年輕一代更願意貼近現實而不是一種莫名的「幻想」。

在文化與政治衝突的矛盾下年輕人願意無拘無束的釋放

中國內地遊客正在返回香港,但他們已不像以前那樣愛花錢。更多的香港市民願意北上來內地消費。

在剛結束的上海萬聖節活動中,許多年輕人開始選擇一種「慢釋放」但是這樣的做法卻遭到官方的不滿。 「嚴肅又活潑”,這是一個來自上世紀文化大革命中對於文化的描述,雖然這場政治運動已經離年輕一代遠去,但是這樣的文化規律成為了一種傳承。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的大街上,你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標語、口號,這是一種社會特色,也是一種政治文化符號。當然,在街上你也可以看到一些來自年輕人的潮流元素,尋求簡單、刺激、新奇成為許多年輕人選擇的文化印記。

在展望迎接2024,在失望中送走2023

2024年全球70%的人口將迎來選舉之年,新的地緣政治衝突以及一些區域衝突會再次成為熱點,不論是年輕一代還是年長一代,銘記2023年所發生的一切,在將來成為一部精彩絕倫的歷史。

CC BY-NC-ND 4.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