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 Cohen:为马克思主义寻找道德基础
GA Cohen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始创人之一,他于晚期的研究方向中,尝试以道德证成的方向,为社会主义寻找道德伦基础,证成社会主义在道德上值得追求,而非单单从历史唯物论中论证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本文将以Cohen的道德观点为主轴,论介其学术关怀的背景、阐述其观点并分析当中的前设和论据。
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面对不少质疑到底它是否仍能解释世界及指导运动。西方社会20世纪的福利主义国家(如英国、美国)兴衰;全球化兴起后,于全球劳动分工现像下造成的「新」剥削,令「分配正义」的问题变成大部分国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所挑战的,除了制度操作上是否可行及有效率的政治经济层面外,亦涉及于公共领域内作道德证成的政治哲学层面,GA Cohen则尝试填补左翼理论在道德伦理上的不足。
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以来注入了多样的思想资源,发展成众多不同的思想流派,一方面希望修正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缺失,另一方面不断拓展理论体系所指涉的范筹。自1980年代,由Cohen及他所发起的「九月小组」,发展起「分析马克思主义」(Analytical Marxism),以分析哲学的逻辑工具,及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去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Cohen的《Karl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 A Defence》通常被理解为此思潮的开首著作,他试图运用逻辑和语言分析的工具来阐明和捍卫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其后九月小组的其他成员,亦在不同学术范筹上为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新的方向,如经济学家John Romor结合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开展了市场社会主义的讨论,尝试回答社会主义的「可行性」问题。而Cohen于生涯后期由历史唯物论的研究,转向投入道德哲学的课题,期望以道德证成的方式,回答社会主义的「可欲性」问题。
接下来,将为Cohen的学术关怀及他在社会义道德哲学上的论点作简单引介。
Cohen指出,马克思主义过去欠缺对有关公平和正义等规范性命题作出系统的论述。原因可透过历史唯物论中的观点去理解,
- 财富不平等源于物质生产上的匮乏,随着社会历史的推演,总劳动生产力将带动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达致实现财富平等所需要的社会经济基础。故此,经济平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社会现实会决定人的意识,而占社会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处于被剥削的环境下,会驱使他们赞成平等;而随着工人阶级的团结和运动的发展,最后将改革资本社会以实现经济平等。综合以上两点,经济平等是可欲并且是历史必然,故没有需要平等在的道德基础。
- 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筹,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被带动而不断改变,故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重心较少于在价值观等规范性命题上。
然而,由于现实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解决不了资源匮乏的问题,更枉论实现经济平等。故此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困境让马克思主义不能够回避有关公平和正义等规范性命题。同时,当代自由主义,不论是左翼自由主义或右翼自由主义,均发展出有系统的理论为资本主义体制(不论是放任市场经济或福利国家)作出道德证成,并对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的理论挑战。故此,Cohen认为有必要为社会主义建构自己的正义理论,从规范性的层面批判资本主义的道德问题,并证成社会主义仍然值得追求。与此同时,Cohen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身,其实是存在相关的道德资源,但过去由于理论的偏重方向而被人忽视或视而不见,故他的工作是去发掘,并发展社会主义的道德基础。
Cohen在道德哲学上的主要观点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中,无产者只能够于劳动市场贩卖自己的劳动力予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故此不能避免地在生产过程中被剥削由工人所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此过程被理解成资本家抢夺了工人的劳动成果,亦是概括的资本主义核心矛盾。 Cohen以上述这个其近乎是左翼理论中的常识为基调,在审视同样的剥削过程中,除了以「矛盾」的描述性诠释外,尝试以道德批判的角度发掘当中「不公义」的地方。这理论的著眼点上,两者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如果我们以机械的思维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上层建筑(如法律、道德、文化、政治、宗教等)由下层建筑(生产力)所决定—上述剥削利余价值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合乎道德的,因为不同社会阶般的道德观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所制约和产生的,甚至有机会被理解成「道德相比主义」。
然而,Cohen从中发掘出马克思既然认为工人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占有是一种社会矛盾,自然代表着一种社会不公义在此过程中形成。那问题则是: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不公义呢?而我们透过批判这种社会不公义,又能够怎样证成一种克服此状况的社会公义状态呢?可以设想,社会主义的基本状态是生产资料由工人从资本家的手上重夺,让工人自己掌控生产工具并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生产力,拥有由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 Cohen在这个期许中,称马克思理论当中隐含着「自我拥有」论旨(Self-ownership thesis)。这个论旨并不反对私有财产权,而是反对那些不是由个人能力及努力劳动所带来的财富累积。事实上,放任自由主义的代表诺齐克(Robert Nozick)的思想同样是以「自我拥有」论旨作为其理论的基石。因为对劳动者自我劳动成果拥有权的肯定,正正意味着私有产权和财富累积的一定程度肯定。故此,Cohen应为社会主义的道德理论应该是要道出与「自我拥有」论旨的分隔线。但正如上述所言,马克思有关剥削的理论中就隐含了对「自我拥有」论旨的肯定,那如何才能与之划上分清界线呢?
Cohen称由于诺齐克反对以实现平等为目的的再分配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强调任何人都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别人履行义务,因为这样会限制人们的自由和自主权,所以,如何给国家的再分配奠定一个道德基础,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平等主义原则十分重要,而其根本途径在于「肯定人具有服务他人的非契约性义务」。确立人和人之间的非契约性义务关系,对于社会主义的平等主义价值观尤其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自我所有论者并不否定道德义务存在的必要性,他们自称自己所反对的只是法律意义上的强制义务论;另一方面,由于对他人的道德义务并不是由他人的权利所决定的,因而也就不具有像奴隶主支配奴隶那样的支配权。所以,以道德义务为基础的国家再分配并不意味着国家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剥夺。这也能够说明社会主义的平等主义与自由并不矛盾。 (Cohen, 2008)
如由国家(集体)对个人进行干预并实行资源再分配的道德理据成立,那么便能够进入Cohen对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想法。
首先,Cohen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所支持的不是单单的资源按照「劳动力付出多寡」而分配,因为这样会没有考虑到某些人先天地有体力和智力(天赋)上具有优势,同理,有些人先天地有体力和智力上处于劣势。而由于天赋的高低并非人为选择所能左右,故此并不应该成为影响分配结果的准则。而社会主义的社会体制,理论上需要消除由社会资源、社会地位、天赋能力等所带来的权力及财富上的不平等。换句话说,这社会体制基进地把不同的社会个体的起跑线拉平。在这个消除了可能的「运气」因素的起跑线上,唯一在道德上的相关考虑是「个人选择」:你愿意付出多少劳动时间,就应该得到多少回报。 Cohen称此为「社会主义式的机会平等」(Socialist equality of opportunity)原则。
但个体于社会上的生活所形成的整体社会景像,在社会主义的角度来说,不应该全然取决于个体的「个人选择」,集体与个体之间应该形成没有强制性和互为影响的牵引力,以此社会关系的总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景像—即建基于平等的社群生活。为此,Cohen在机会平等原则外,提出社群原则(Principle of Community)。即纵然社会相信在机会平等下基于个人选择的分配结果是合符社会道德的,但基于对社群友谊的重视,个体会自愿与其他人分享本来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原则隐含着一种互相理解彼此需要及能力,并在资源分配上互相合作的互助精神(Reciprocity)。而这种社群互助的价值观并非以机会平等原则为基础的正义价值的内在要求,而是超越「正义」要求的社群价值观。 Cohen认为这是一种反市场的合作方式,相比于市场让个体以竞争者的身份互相联系,并以逐利为目标促成合作,社群更能促进个体之间以更为正面的方式联系及互助合作。然而,Cohen前没有阐明社群原则放置于制度的具体实现方式。
以上为Cohen有关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的简单介绍。接下来会就上述道德原则、其证成和影响作出分析。
Cohen思想的分析和点评
如单看机会平等原则,特别是最后诉诸「个人选择」的道德变项,那Cohen提出的观点便和罗尔斯(John Rawls)所提出,建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效益主义所达致的平等自由主义(egalitarian-liberalism)非常相似。即使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建立于来自自由主义的个体化个人道德主体,并没有意图从根本上挑战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认为一个「人性化」的市场机制有可能可以让其正义道德观得以实践,但事实上,如果从所能推断的社会制度结果而言,Rawls和Cohen的道德理论并没有明显差别,一方面有机会是《正义论》所隐含的政治基进性比作者本人所想像的更多,另一方面,Cohen证成其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时,其实未有有效阐述其理论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否完全符合以往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愿景。
因为对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如何描绘出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蓝图一直是未能完成的理论任务。纵然另外两位重要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John Roemer和Erik Wright均在其著作《A Future for Socialism》和《Envisioning Real Utopias》中,建立所能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蓝图,以社会科学的方法,证成其可行性,但所得出的成果都未能让人满意。
从知识论上看,即使马克思理论并不能够简单化约为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等由来已久的知识论哲学观点,但在理论上建立社会主义图像的课题而言,却容易令人进入经验主义的观点,即知识只能够建立于经验,而无法透过纯綷观念或思想实验来建立智识。同理,以计划经济和集中权力政治体系的社会主义实验,证明了以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只是文明的倒退而非进步;而理论上值得追求,甚至理性上能证明其可行性的社会主义模型,却因未能够于现实政治中得到实践,而在过去的历史因素底下难以获得人的信心。假如左翼理论于现实的意义在于为跨越资本主义提供理性的基础,那则必须承认现时的理论资源十分不足,相比起20世纪时,现在可能更为落后于时代。
以社会改革为行动议程(Action agenda)的理论工作,在提出社会替代方案时,最基本要回应可欲性、可行性及可达成性这三个问题。如历史唯物论的有效性不再,社会主义的可达成性已出现缺漏,而暂时未能有其他能够指出资本主义再生产调和内部矛盾极限的理论填补此缺漏;可行性的问题如上述的讨论般,有机会跌入认识论的问题;而Cohen的道德理论,则可能是回应社会主义可欲性问题上,现存最有系统的回应。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一句名言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但是,由当代左翼的理论困境中,不难察觉不要说改变世界,现时要从左翼的角度解释世界,仍然有很多理论资源上的不足。
周保松于其文章《社会主义有道德生命力吗? 》中,提及由于Cohen的「社会主义式的机会平等」原则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便从原来的阶级分析转变成「运气—选择分立」(luck-choice distinction)的框架。阶级分析及阶级斗争遂只是理解社会不公的概念工具和指引革命的策略,却不再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核,更不是社会主义者非紧持不可的道德观。 (周保松李敏刚, 2012)但他所形容的理论内核转向,事实上是不必要的。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内,不同的理论范筹所产生的概念和原则应该是在系统内互相补足及完满相互间的内容,形成有活动的理论体系。在这种经过多年发展,跨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划分所谓的理论基础,甚至乎内核,很多时只反映不同学者的兴趣和热情,而非从理论建筑上的真正核心,未经严谨验证而所宣称的理论核心转移,只会减低其理论创建上的活力。
参考书目:
- CallinicosAlex. (2000). Equality. London: Polity.
- CohenG.A. (2009). Why not Socialis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RoemerJohn. (1994). A Future For Social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WrightOlinErik. (2010). Envisioning Real Utopias. New York: Verso.
- 姜新立. (1997). 解读马克思. 台北市: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李敏刚, & 周保松. (2012年10月). 社会主义有道德生命力吗? . 二十一世纪双月刊, 页4-12.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