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非得找定位?做人設?搞流量?

范米索
·
·
IPFS
·

昨天,有個朋友在《與華為員工對話》那篇文章底下,給我留言:

事實上,我看到這個留言不知是喜是悲。因為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腦子裡壓根兒沒想過話題是否會帶來流量,聊完後匆匆忙忙趕回家,滿腦子想得都是“我要趕緊把今天的對話梳理完畢趁熱打鐵記錄下來。”

為了竭力回憶當時大哥對我說的一切,我前後足足花了兩天的時間,才把這文章寫完,那一刻,我整個人開心地癱倒在沙發上。因為這些談話帶給我的啟發和震撼是極大的,我不想內容只停留在對話的那刻,隨著時間推移記憶也逐漸消散。

我寫很多東西都是如此,我在知識星球有一個文檔,詳細記錄了我和不同人之間的談話及內容,有些公開在一些社交平台,有些只發在了我自己的星球:

我公眾號的文章大多數都是長文,平均閱讀數據在一千多左右,談不上流量創作,每篇文章都是發自內心的記錄和創作,停筆的那一刻我就滿足了,因為我創作了一件具備長期價值的內容作品。

因此,針對這條評論,寫了好些年公眾號,我也想分享一下自己對於做內容和搞流量之間的愚見。


(1)


首先,我始終覺得長文、好文有時候未必真的和“流量”(閱讀量)這件事有強關聯。

從一個內容消費者的視角分享自己的經驗,我閱讀過的許多內容非常優質且有深度的博客、書籍,不過這些內容在主流平台和人群裡的知名度極低。

包括我也時常會收到自己的播客評論或者文章評論下方,有陌生朋友留言說:“為什麼這麼好的內容卻不火?”

我覺得一點不奇怪。

誰都知道發一張俊男美女照片,流量會迅速起飛,但是這算得上是好內容嗎?答案不言而喻。

微信公眾號到現在為止,都是被我拿來當作博客1.0、2.0時代的網絡形態在使用。

我初中就喜歡寫QQ空間,內容的風格可以參考曾經的《新概念作文》:

不怕嘲笑,這一段取自我QQ空間,中學時代寫的,這些「情緒堆砌」而成的文字,在當時的反響就很好。所以情緒類文字幾乎能通吃許多人。

多愁善感的文風歸咎於當年讀了太多的傷痛文學和古代小說,加之自己早戀,以至於文風大體以抒情為主。如今看十幾年前的文字,雖覺幼稚,但也慶幸自己當年將一些感受寫下來了,給了我重新時光穿梭追憶往昔的回憶佐料。

當年,我的QQ空間來訪記錄裡還有宋祖德這個人,而我空間文章的瀏覽量有些完全大於我公眾號文章瀏覽量。以前的我,分明就手握著流量密碼,可那時候懂什麼。

中學時代,我看過許多的書籍,也熱愛文字創作,我的語文成績作文永遠是拉分項,得過不少獎,也被經常點名在班上閱讀供大家瀏覽,所以我對“閱讀和寫作”這兩件事的喜愛和熱情在今天回頭去看,一直都沒變過。

這些內容無一例外是自己的近期思考,是無數生活中點滴小事帶給我的啟發,是我人生的某個階段的經歷,是一次次靈感的噴薄而出,是與朋友對話時所產生的顱內高潮後的豁然開朗……

而這些靈感、思考、想法、經歷,我都不願意它們只存在於那一刻,我必須要捕捉、記錄下來,秉持著小學老師一再告誡我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笨拙想法,作為自己溫故而知性的內容材料,能夠讓我在未來漫長的日子裡去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這種感覺真的很充實、很溫暖也很幸福。

如果你經歷過2010年前的博客時代,你會普遍感受到當時互聯網的某種純粹和友善。壓根兒沒人會跑來你文章下方跟你說“你寫這個不就是為了流量唄”。當時諸如“流量”這種詞還沒誕生,更何況是大範圍的普及。

我所處的時代,電腦還算得上是一種奢侈品。同班同學並不是每家每戶都有電腦的,不少同學得去別人家裡蹭電腦上網。

一方面我是幸運的,母親並沒有拒絕我的電腦夢,當別人在用大方殼腦袋的電腦時,母親依舊用自己微薄的薪水為我購置了液晶顯示屏的電腦,而那台電腦在當時就要近6000元,在04年前後。

不過,這台電腦不僅幫助我在那個年代為博客閱讀,博客寫作提供了條件,更是讓我很小就接觸到了Google、Facebook、ICQ等系列海外產品,而海外產品的接觸也無形中為我學習英語,瀏覽英文讀物增加了極大的動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智能手機的創新,博客形態在逐漸消亡,移動互聯網和層出不窮的APP應運而生,為廣大用不起PC端電腦的用戶們提供了便捷。

古典互聯網內容創作形式在風中逐漸消散、淘汰,一些著名的社區論壇諸如西祠胡同、天涯、貓撲等都退出了歷史的舞台,承載內容的工具開始變了。

改變有利有弊。

“利”則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的成本在不斷被降低,一些經濟水平並不好的用戶,同樣可以與其他人一樣,看到精彩的網絡世界。互聯網的信息分發模式發生改變,從“單對多”逐漸轉變為“多對多”,話語權逐漸向公眾傳遞。

不過,一塊硬幣都會有正反面。 “利好”越是大,“弊端”則同樣明顯

上網成本的驟降,必然導致網民素質會出現參差不齊,而話語權的轉讓,同樣會加劇優質內容的稀釋及被淹沒。

人人都有話筒,人人都可以拿著話筒發表和傳播信息,但同理對於內容輸出及信息傳播的責任意識卻並非每個人都擁有。

因為互聯網就像一張虛擬面具,籠罩著發布信息的每個人,只要有看不見的空間,其作惡的成本自然會相應降低,惡語相向、過度揣測、帶節奏、引戰等網絡暴力事件如今層出不窮。


(2)


2011年微信誕生,隨即微信公眾號也應運而生,更是為普通民眾打開了一扇表達的途徑。

漸漸的,公眾號便成為絕大多數人手機裡的必需品,只要你用微信,就不可避免會接觸公眾號,那麼公眾號走向商業化的開發和探索自然也順理成章。

作為一個從古典互聯網時代,就在QQ空間寫日誌的人,微信公眾號的誕生在我眼里和QQ空間並無多大差異。它同樣被我視為一種能夠讓我盡情寫字、創作,屬於我自己的空間。

因此,我只是將公眾號視為博客時代的延續。

就好比當年用QQ的人陸續都遷移至了微信,同理,去微信公眾號寫作,對我而言與在QQ空間寫作也無太大差異。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 “流量”這個詞開始出現在我的生命裡呢?

我大三在浙江日報實習的時候,最開始恰好趕上報社內部要轉型,擁抱互聯網,於是有幸接觸到了新媒體公眾號。

當時是2014年左右,我負責的賬號領導讓我每週都要做個數據表,導出諸如標題、閱讀量、點贊數之類的數據,讓我分析流量好的文章和流量差的文章的差異等等,我對公眾號的認知才有了新的改變。

隨後,畢業去到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每週一都得開選題會,投票,決定選題,執行,因此,公眾號自然是能夠用嚴肅的商業形態去看待的——

比如一些商業化的團隊組織需要一周開一次選題大會,確認每一周的內容話題,話題選擇的理由,評估話題關鍵詞及關鍵詞在近日互聯網的搜索指數熱度情況等等。

由於我的工作是需要去服務團隊,服務公司,幫助公司通過互聯網放大品牌效應,實現市場影響力,那麼我必然需要保持“流量思維”。

回頭再談談我自己的號,說些不好意思的話,我幫別人寫文章,我在其他平台供稿,我為其他公司搭建賬號從0到1做起來的數據和流量,全部甩自己公眾號的N倍,變現更不用說,拿過的合作費單篇文章就是5位數起跳。

可如果你翻翻我自己公眾號的情況,註冊時間是2014年,文章平均閱讀長年都在1000多左右,無比穩定。

按照做流量的路子來思考,我首先就不該佛系,起碼更新頻次得保證,時事熱點要跟上,商務BD要主動,可我對自己的賬號啥都做不到,完全是有感而發之際隨性創作,大多數內容無非是自己的經歷、思考罷了。

那麼,有人或許會問:“你難道不想要流量嗎?”

如果非要把關注我內容的用戶用冰冷的“流量”二字作為指代,我在情感上是無法認同的,畢竟我腦子裡還留存著古早的博客時代,幾乎沒有博主會用“流量思維”去形容他們的關注者們。

我真正想要的,也不是流量。而是希望能夠多一點諸如那位通過公眾號聯繫我,並主動約見我,分享他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思考的華為大哥這樣的人。

類似的朋友、老師在我的人生里多一個,對我而言就是通過內容撬動的極大價值。這種價值與所謂的“流量”相比,前者受益終身,後者不可持續,且無法企及。

再者,如果非要將“人”用“流量”來概括,那麼我完全不想要垃圾流量進來我這個小賬號裡。

當有莫名其妙的人,跑來我內容底下留言,攻擊我說“標題黨”、“立人設”、“為了賺流量吧”諸如此類的話,我看著都覺得無語且無奈。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這些陌生人的文化教養水平,也不清楚這些人的真實背景,他們就像是帶著面具的無臉人,用自己的那套評判邏輯隨意對你貼上幾個標籤,隨後毫不負責地拍屁股走人。

然而,要怪罪也不能盡怪責於他們。

現在人們的意識被互聯網各種“流量思維”所裹挾,以至於看到一些內容下意識就覺得一些內容是“標題黨”、“賺流量”、“凹人設”,用一種“你以為我不知道自媒體?我早就看穿你了。”的態度,自鳴得意。

對此,只能說一句:“好吧,恭喜你看穿了。”

不可否認一些團隊需要實現商業目標,在內容製作上是需要有這樣的流量思維的,然而回到我這個小賬號來,所有的內容都是我自己把控、負責的,哪天有靈感了,那就寫一點,如果整個月都不想寫,那就不寫。

我對自己真的無比寬容,因為我的確不靠大流量接外部廣告的邏輯來養活自己,不然公眾號廣告的三瓜兩棗那點錢直接就讓我餓死街頭了,撐死一份額外小收入。


(3)


那麼,為流量寫作就不好嗎?怎麼看待呢?

我個人認為“流量”和“寫作”絕對不是你死我亡的事,作為創作者本人,你需要想明白你想“創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越誠實越坦白越好。

如果你“創作”目的是為了錢,你看到互聯網上那些搞自媒體的人賺得都盆滿缽滿,光鮮亮麗,那麼你從一開始決定創作的時候,就明確好自己是有強目標的,要在xx月搞到多少粉絲,隨後開始變現。

如果你“創作”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表達自己的思考,磨練寫作能力,因內容交友,那麼就把“流量思維”稍微放一放,因為過度追時事熱點、蹭話題熱度很容易讓你迷失掉原本創作的初衷。

當然,有朋友說,那我就不能魚和熊掌兼得嗎?

這樣的人,的確有,但你會發現放眼市場真的是極少數。而且這些人的實力、背景、運氣,未必都是普通人可以復制的。

作為普通人,如果你真的想要做自媒體,最開始就真的不要想著「既要又要」,明確好一條路,會讓你未來執行起來心理舒服很多。

我此前幫一些客戶操作過小紅書,寫出過不少點贊幾千的帖子,蹭熱點真就是基本一蹭一個準,可我自己的號卻不會這麼去蹭,因為大家的“目的”是不同的。

最開始客戶的訴求就是起號、大流量和曝光,而目的會倒推著內容的呈現形式。選題、方向、發布頻次、复盤每個環節我都要拉著客戶去做。畢竟我服務於客戶,自然不能用我對待自己賬號的方式佛系去搞。

我的賬號訴求不是“搞流量”,公眾號能賺錢挺好,不能賺也沒事,因為賺不賺都不影響我持續記錄和輸出,以及對創作的熱情,哪怕寫了這麼多年文章,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我也並沒有感到喪氣想放棄,因為我就是愛寫

每次將自己的見聞、經歷、所感所思洋洋灑灑寫下來,敲擊完鍵盤最後一個標點符號的那一刻,我都無比自豪且充滿成就感。如果此時,恰好有讀者主動告訴我,從文章中獲得新知,表達感謝,那麼這種正反饋會更激勵我去精進自己,並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這就完了。

不過,魚和熊掌我真的只得到其一嗎?顯然不是。

雖然寫了那麼久,閱讀量普通,甚至可以說在“流量思維”的世界裡,我簡直是要被淘汰掉的存在,因為毫無所謂的商業價值可言,但我想特別坦誠地說一句: “不是任何內容商業模式都遵循著「流量思維」那套邏輯的。 ”那隻是商業模式的一部分,可不代表著一切。

最開始,明確自己的動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在這件事上的思考順序,純粹是我想分享自己的思考內容,隨後才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公眾號內容的輸出,幫我鏈接到了一個又一個無比優秀的朋友。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多少會和他們產生一些合作關係。比如諮詢服務、資源對接、教練、業務合作等,而這些和所謂“流量思維”做號的邏輯差異是很大的。

因為我的內容並不垂直,魚龍混雜,一會兒分享跟別人的對話,一會兒分享情感,一會兒分享投資,一會兒分享旅行……這哪裡是一個合格的做流量號的思路。

大家聽市場上的IP課程,第一門課就要求各位做號要定位清晰,內容垂直,你們隨便翻翻我的賬號,內容話題散到不行,此前有做MCN機構的朋友因此還跟我委婉表達過:“你公眾號話題也太散了,我根本抓不到主旨。”

可這就是我的風格,我自己的賬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恰恰是擁有讓我自由創作的權利,以至於到今天我的創作熱情都沒有被消磨殆盡,反而愈演愈烈。但若是按照搞流量、做人設、內容垂直那套理論,我的很多面都要被閹割掉了,那怎麼展現我的真實和完整?

非要說共同性,其實我對內容創作的全部熱情都離不開自我教育、自我反思、批判、思辨這些話題,可這些話題恰恰是“流量思維”世界裡的悖論,畢竟學習和反思本質上都是反人性的,情緒和娛樂往往有更大的流量池。


(4)


那麼,即便我以自由創作的風格,而不是流量思維寫自己的內容,即便我寫的文章長到讓多數人沒耐心看下去,內容反人性,難道真的就代表我這樣的內容不存在任何商業機會了嗎?

答案當然是No,靠書寫那些自己喜歡的內容,同樣存在許多意外的機會。

有些朋友,看過我以前分享的某段時期的經歷和工作經驗,判斷我手裡可能有他需要的某些資源,會直接聯繫上我對接,也有些朋友會因為我的內容選擇信任我,來找我做內容相關的coaching,磨練自己的認知和思維能力。

包括我此前找前北大附中的哲學老師, 一起做“轉折點”相關的教育研討課,也得到了用戶的反饋和好評,等我回國後,還會繼續把“通識教育”、“公民教育”、“邏輯思辨”等內容再繼續推進。而這些都是我通過自己的能力、資源、人脈用公眾號文章這個平台(槓桿)放大了。

不選擇走“流量思維”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知道每個人看待世界,看待他人,看待問題,看待內容的視角都千差萬別,這也是流量會帶來的另一個對創作者的反噬作用——

當曝光量足夠大,你永遠都不知道誰會在陰暗的角落裡將尖銳的刺刀捅向毫不知情的你。這樣的情況在我身邊一些自媒體大V朋友們身上不斷上演著。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當你真的決定以流量商業化為目的打造自己個人的IP時,曝光的代價你是否真的可以承受得了?血淋淋的例子今年已經發生過了好幾起。

如果當下你很清晰要走這條路,那麼就按照流量玩法去實行,去驗證你的商業操盤能力。

相反,如果你希望像我這樣做自己熱愛的內容,認可的內容,希望用好的內容去打磨自己的思維,沉澱自己的思考,讓他人有所收穫,那麼就靜下心來一點點地保持記錄和分享,不要被市場上的“流量思維”綁架了你做內容的本心。

有時候,你的真誠、自然、不強求的態度,反而會為你帶來額外的驚喜。這和強行遵循著一套約定俗成的模版如先搞定位、再立人設的流量思維真的不一樣。

比如公眾號「孤獨大腦」的主理人老喻是我認為最好的例子,他筆耕不輟在自己感興趣的思考領域寫了三年都幾乎無人問津,可今天的結果,各位也看到了,厚積薄發。他當年告訴我的這段經歷,讓我銘記在心直到今天。

因此,我始終認為捷徑往往是最遠的路,要想道路走得穩而紮實,就不能急於一時。

與此同時,當你給予的價值的確能幫到他人,解決他人的問題,那麼這種價值交換和信任的建立,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這和純粹以“流量”為目的做內容生產的思路並不相同。

最後,如果你不是創作者,只是內容世界的消費者,那麼我認為當你看到一些內容,閱讀數據很高,將注意力都放在了認為「創作者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流量”」,這是不合理的。

想起前陣子在看十三邀,許知遠採訪劉擎老師那一期內容,內容精彩且有深度,但是評論區總有一些人在罵“劉擎”明明就是為了流量,為了商業利益。

在他錄製十三邀前,我有幸在線下對話過劉擎老師,他是個極其謙卑的人,無論是對待我們晚輩或是工作人員的態度,都是彬彬有禮,時不時詢問自己哪裡做的不夠好,會不會麻煩到別人等等,聊天過程中他的傾聽能力也極強,可恰恰是親眼所見,親自對話,才越發深刻地理解如今輿論環境的惡意、戾氣多麼可怕。

我至今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明明讓人受益匪淺的內容,在一些人的眼睛裡,總歸沒有所謂的“受益匪淺”,只有對方想割你韭菜,賺你錢的想法。

如果真正令人受益匪淺的內容,能夠幫助創作者因自己的專業領域知識獲得相應回報,有何不可呢?你得到了免費的信息,而ta則得到了知識的有償回報,怎樣都輪不到一個只知道索取,不知感恩的人去對他人的勞動成果評頭論足。

寫東西寫到今天,如果要我通過寫煽動性的、情緒性的文字來博得注意,對我而言並不難,可如果這些內容只能不斷製造割裂和不信任,作為作者本身,我只會良心不安。我的文字風格就是偏樸素、寡淡的,文章長度就能勸退一堆人,但依舊不影響我繼續寫著我自己的故事和想法。

因為寫作不僅影響著我的大腦,決定著我的思考模式,甚至會影響我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既然自己心理清楚要成為怎樣的人,那又何必去立個人設,立得東西不屬實早晚得崩塌。慢慢用文字做記錄,讓自己離自己想像的模樣更靠近豈不更好。

想起成甲老師之前在《空無一物》介紹自己,說:“我只是個學生。”那一刻,我錯愕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可當他用虔誠的目光注視著我們說:

“我認為我不過是個學生,有很多的老師值得我學習,包括你們也是。”

對於在業界小有成就的人,尚且用這種態度,那麼更何況是毫無成就的我。恰恰是這樣的人在我身邊比比皆是,無論劉擎、成甲、老喻、葛旭……我根本不會認為這些人寫作輸出內容是為了“流量”,為了立怎樣的人設。

如果非要強行回答這些人的IP是什麼定位,什麼人設,我們當然可以強行貼上幾個標籤,可在我心裡他們真不該被簡單的“扁平化”、“標籤化”,這些人身上都有著多面性、多樣性、多元性、立體性,拿IP思路去套用他們,簡直是種侮辱。

因此,時至今日,這些始終保持謙遜,為他人創造價值的前輩和老師們就像是北極星一般指引著我,作為教育者身份的他們均在自己的領域,孜孜不倦地深耕數十年,那麼,身為晚輩,又怎麼可能忘卻自己做內容的本心和該履行的責任?

我有商人的思維,也有文人的潔癖。可我從不認為兩者是衝突的,用自己的能力和實力賺自己擅長的錢,本身就沒什麼可羞恥的。

金錢同理是一種價值的正反饋,而有錢才能去購買更多書籍、課程、體驗更多項目、甚至我還計劃著等30歲以後留學去申請美國的教育項目,這些都需要錢能幫我進階到更高的level。

至於是否真要靠“搞流量”才能賺到錢,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我並非是“流量思維”這種模式下走出來的自由職業者,可這並不代表我的這些瑣碎發散的內容沒讓我賺到錢。

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內容走“流量”這條路,卻又希望傳遞價值,那就心無旁騖去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內容。熱情是做事最大的動力,按照自己的本心去持續沉澱,真誠、真實的去分享你的人生和思考。

雖然初期不如前者帶給你的數據衝擊強大,但是這件事你能做一輩子,這條路你能持續走到你生命的盡頭,至於旅途中的意外和驚喜,早晚都會出現,不急於一時。


播客@空無一物

電報群: https://t.me/misso0513

智慧雜誌訂閱: https://xiaobot.net/p/Misso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范米索野生咨询|内容教练|🎙空无一物/有效失败 亲密关系|多元思维|认知升级|成人教育 DAO/Crypto|🌍 世界公民 B站/公众号:范米索|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如何谈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520特刊

爱情与股票的理性与非理性思考

写作、交易和约会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