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一种对美好生活想像的乡愁

澳門學16號
·
·
IPFS
·
澳门作为一个68万人的城市,拥有超过100间咖啡店...


本文部份为推广内容,但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作者:房间里的人(社科研究者)

说起精品咖啡,你的大脑第一个反应会是什么?价格贵?格调高?味道好?

根据精品咖啡协会SCA的定义,杯测分数达到80分及以上就可以称为精品咖啡,而80分以下则是商业咖啡。

如果说以Expresso为基础的美式、拿鐡等义式咖啡对于很多人而言是每日必需品,那么在澳门动辄一杯55元的精品咖啡绝对属于奢侈品。

而事实上,精品咖啡开始在本地流行的历史并不长。据说Terra是第一间卖精品咖啡的咖啡店。两年后在澳门统计局的饮食业调查里,才第一次把咖啡店作为单项进行统计。如下图所见,截止2020年为止,一共有117间咖啡店,盈利比率为负,亏损为1,415万澳门元。

这里反映出两个有趣的信息。首先,澳门作为一个68万人的城市,拥有超过100间咖啡店,是颇为惊人的数量。说明存在不少愿意真金白银每天买咖啡的「咖友」。

而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则会告诉你,买咖啡不止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行为,同时是一种阶层和个人生活品味的表现。因此,当星巴克于1999年进入中国,并大量开设分店的过程,就被理解为同时是一场中国中产阶层的自我建构。即便他们也许并不认为自己是「中产」,亦并不妨碍坐在咖啡店里实现对休闲和美好生活的想像。那怕走出店门的那一刻开始,迎脸而来的是「996」和「过劳死」。

虽然根据刘祖云和王丹凤的分析,澳门的所谓中产阶级,同样缺乏阶级意识。但澳门大学传播系的Tim Simpson发现,咖啡作为自我建构的一种生活实践的逻辑,同样适用于澳门。

第二,饮咖啡固然是享受的事,开咖啡店却是另一回事。事实上澳门因为市场小、租金贵、人力成本高,非连锁品牌的个体户咖啡店,是很难生存,十有七八蚀钱关店收场,统计数据很好的说明这点。

所以如果有人从咖啡爱好者,爱到不惜跳入火坑要自己开店,那大概是真爱了吧? 「原咖啡」的老板Johnson对咖啡的爱就是浓烈至此。

早年在台湾嘉义上大学的Johnson,第一次接触到精品咖啡,开始感受到咖啡的魅力,而嘉义的休憩和那里咖啡师和客人的亲切互动的温馨,一直让回到澳门的Johnson念念不忘。于是开始自学手冲,继而开始玩烘焙,没想到来玩票性质产出的咖啡豆,受到身边好友的欣赏,甚至询问能否出售。于是在前几年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原咖啡」,并于今年3月开设了实体店,地点是河边新街的水字巷1C铺。

当我问澳门有超过100间咖啡店,「原咖啡」有何特别之处时。 Johnson表示澳门现在卖精品咖啡的店虽然很多,但专攻精品咖啡,尤其是台湾精品咖啡豆的店仍很少。事实上台湾精品咖啡豆近年水平越来越好,已经是国际咖啡品评测大赛上的奖项常客。而且因为台湾距离澳门近,相比非洲、南美的咖啡豆动辄几个月甚至半年的运输时间,可以保证最好的新鲜度。

探店当天,我试了台湾阿里山日晒。咖啡店有着台湾豆常见偏深的烘焙度,刚冲泡出来温度偏高时,入口味道较重,有巧克力感,后段温度降下来后,则有较强甜感,个人觉得似豆沙,最后此款豆的body纯厚,整体而言是好饮并且不是常见的「大路货」单品豆口味,强烈推荐没饮过台湾豆的朋友一试。

Johnson同时表示自己希望把当年在嘉义感受到那种咖啡师和客人的互动带到澳门,他不希望卖咖啡成了一件纯粹的商业行为。虽然目前店面不大,但客人喜欢的话可以在店里悠闲地看书和聊天,也许这与其说是「原咖啡」的特色,还不如说是Johnson对台湾,对他曾经感受到的美好生活的一种乡愁吧。

原咖啡: IG地址

#文章篇数:1️⃣1️⃣7️⃣

🎉庆新书!抽书活动第4弹:《澳门政经二十年》|订户专属



👉二月讲座:秦汉时代社会底层的日常故事(马增荣澳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澳门学16号宇宙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澳門學16號澳門90後|社會科學碩士|財經媒體|澳門研究| 生活瑣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FOODAY:WEB3 食評APP 初體驗

換個角度看澳門特首選舉

網證、網號關澳門人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