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 约在二十年前开始萌芽,最初设计由物理治疗师对病人进行复康治疗(reactive therapy),主要模仿复康病人在家里或工作时的活动,并进行相关稳定关节和强化肌肉训练。 2000年后美国及欧洲一些体适能训练专业,开始对外观主导的健身潮流提出质疑,指出健美不应止于外观:“A human body should be strong and functional.” 纷纷提出「功能性训练模式」,目的让人们在生活中各项活动更轻易地完成同时减低受伤风险,亦为运动员的专项表现更为出色。
「功能性」可以这样理解,从地上拾起东西,上落楼梯,追巴士或讲电话时可以同时抱着小孩等各种动作,训练效果令上述事情更轻易。竞赛场上,设计针对运动员的动作串联,以动作最佳化为训练目的。截至今日的运动科学,支持功能训练适合所有运动项目,重点是分析动作结构和动能需求、阶段性执行训练计划及渐进升提升要求,训练不仅在健身房,家里、街头、田径场或一般垫上也可实践。
运动员的功能训练更具体和专注于「不稳定性」、「多方向」 和「挑战性」,以展现如跳跃、快速转向、平衡、反应、爆发力和加速等。相对传统健美训练着重各部肌肉独立运作,功能训练要求整体骨骼肌肉系统配合,尤以强健核心肌群为重要基础,以理想地展现各种不稳定的立体动作,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有效控制身体重心来对抗地心引力,体操选手便是完美范例。以上理论以达致训练目的为基础,个人经验是,假如先分析运动员的优缺点再试图改进不足处,可能造成反效果。
「哗~教练,我唔使喺条街度打关抖喎!」作为教练,训练设计应该专业,程度可以调节,然而好处必从生活中感受。大众选择健身房时,可以查询关于功能训练的场地设置,及咨询相关目的训练内容,好让在健身房有更多元化选择和趣味。相信我,能够倒立掌上压,不是必要的技能,但是快乐的事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