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两周年纪念篇》:聊聊阅读的危险! ?
开门见山,这篇文就是要纪念我写部落格满两周年了(洒花)!曾在〈 一周年特辑〉中分享过我写作的5个心法。这次两周年特辑,我想来聊个特别的主题:阅读的危险。
什么?阅读这么「正向」的事居然会有危险?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会写这主题是受到Podcaster星桦的启发(节目名称是〈衣橱里的读者〉)。他在听众问答集里提到阅读对他来说是件「危险」的事,让我非常有共鸣。于是乎决定趁这值得纪念的时间点来致敬一波,说说为什么我也认为阅读是危险的。
【被过度正向的阅读? 】
星桦说,台湾社会虽然相当鼓励阅读,但往往都只强调其「有用」的面向。比如很多人会说:「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因此,市面上主流的总是那些自我成长、商管、理财类的书籍。简单说,就是能让你变「更好」的书。很多人都希望透过阅读,让自己更有观点、更有能力,或直白些:赚更多钱。
但星桦说,如果大家都都只强调阅读「好」的一面,他觉得这是种「驯化」过的阅读。在这状况下,阅读会变成是种可预期的事。也就是说,你会期待阅读对你带来的好处。
但对他来说,阅读更多时候是充满野性的,像场冒险般不可预期,充满着「危险」气息。听到这段话时整个鸡皮疙瘩直接起来,因为这与我的阅读经验实在太符合。
那究竟阅读是怎么个危险法呢?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阅读会颠覆自我】
很多人以为读书能帮自己饱足知识,建立独特观点。但星桦却说,阅读并不一定都能帮你建立观点,很多时候它会挑战,甚至拆毁你的观点。
而在我的阅读旅程中,这样旧有想法被颠、打脸的经验可说是相当丰富。
比如《 世界观》这本书,就大大改变了我对何谓「真实」的认知,让我了解眼见未必为凭。书中那句:「为什么我相信地球绕着太阳转,我有什么证据?」可说狠狠敲响心中的警钟,惊觉过去思考的僵固(别担心,地球绕太阳转仍是目前比较「正确」的解释)。
而塔雷伯的随机系列则颠覆我对「知识」的认知,让我意识到人对世界的理解有多不牢靠。 《黑天鹅效应》中多次强调「不知道的事更重要」。在这个复杂世界中,随机性扮演极重要的因素。但人们却总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等受黑天鹅重击才损失惨重。
在《反脆弱》中,他更进一步批评那些有理论、善于预测的东西(比如很多经济学的理论)大都很脆弱,面对黑天鹅不堪一击。做为一个习惯数式理论的理工宅,这实在大大拨搅了我的思维。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这样冲击认知的阅读体验绝对称不上愉快。因为你得不断怀疑过去的认知,逼自己反刍重整。
在阅读中,我常发现本来很有把握,「答案」很清楚的事,竟变得模糊了,不再那么理所当然。如星桦说的,阅读可能会让你发现原本熟悉的世界,竟然变陌生了;原本的笃定的你,居然变得游移不定。
书读得越多,越感到自己有多么无知。
【阅读会让人悲苦】
上面那种颠覆过程虽不轻松,但多少还带有学习的喜悦。然而很多时候,阅读是会实实在在地让你感到痛苦。
《 部落格100篇特辑》中提到在318学运后,原本只读小说的我,趁服替代役的人生小空档,开始读更多不同种类的书。我形容这状况为「开眼」,但这过程其实常常很难受。
还记得有次趁空档在总务处看《安妮的日记》时猛然被情节打到,眼泪竟不小心滑下。直到主任叫我印东西,我才回神,匆匆挥掉眼泪,应声说好。
读这类描述历史伤痕的书常让我很难过。像那时读了《百年追求》和《记忆与遗忘的斗争》等台湾史书籍,进而更理解殖民的辛酸、228的血腥、白色恐怖的肃杀。这些本无太多感受的「历史事件」,经由阅读钻进了我的心。常常眼在读字,心在淌血。
而那时读到的《Justice》(中译为《正义》)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社会。自己在偏乡服役,常看到许多底层的无力。对照书中内容,可说是感触更深。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读《 刻意练习》时,我看到得不是许多人眼中的正向学习心,而是阶级复制的更大可能。
阅读的痛苦,很多时候是来自发现他者的不幸。这些原本不在你视野中的惨事,透过书本打进你的内心。像读《房思琪初恋乐园》时,看到「螃蟹思琪」的恶心感;读《 您已登入N号房》时,看到Telegram留言的刺痛;读《我是金智恩》时,看到女性被甩巴掌时的无力,在在都是超不「好」的感受。
星桦说得极为妥贴,阅读可能会让原本充满快乐的人,变得忧虑。完全懂那种感觉。时常在阅读时觉得很多问题都太难太难,似乎只能问天。
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是多么无力。
【阅读有用? 】
看到这边,你应该能理解阅读「危险」的原因。但难道读书只会让人更加自我怀疑,更加痛苦无力吗?
别担心,如果只是这样,我就不会在这边一直分享阅读了。
我很喜欢星桦说的, 在阅读中建立观点,其实可能很危险。他引了一位爱阅读,更爱用书中知识建立观点名人所说的话:
有些人没完没了的大量阅读,一本接着一本,一个字接着一个字,但我不会称他们为『博学』。他们固然拥有许多知识,可是大脑无法组织和登录所有吸收到的材料,他们缺乏一种艺术,他们不晓得如何从书中没有价值的东西里面,筛选出对他们有价值的东西,并且永远记在脑中。
说这话的人是希特勒。
事实上,就是这样太有观点,过度主观串联的阅读,建构了他对犹太人扎实的仇恨基础,造就历史上最恶名昭彰的屠杀悲剧。
所以在阅读中感到无知并不可怕。事实上正是因为这样的体验,让我变成一个有弹性的人。学会用更开放的观点,看待身边的人事物。用更虚心的态度,面对不同的意见,找寻沟通可能。
而在阅读中感到无力,其实也是件很好的事。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变成一个更柔软的人。学会苦他人之苦,同理弱势他者的不幸。正因为现在社会存在太多问题,才需要我们努力去改变。
从这角度来说,阅读当然是很有「用」的。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阅读充满危险,我还是在读完一本书后,又毫不犹豫迈向下一段旅程的原因。
【后记:更好的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姆斯的阅读空间〉的板标是:10分钟为你介绍一本好书;透过阅读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过这个「更好」可能与你想的不大一样。
别误会,我不是说主流社会对阅读会的期待就是错的。我也分享过非常多「有用」的书。像教你怎么学习的《大脑喜欢这样学》;告诉你如何投资的《 漫步华尔街》;帮助你管理时间的《 搞定》。而它们也真的都是很棒、很有用的书。
但我想说的是,「阅读」不只有这些面向。
对我来说,阅读不单是精进自己的工具,而更像是探测这个世界的触角,让我学会我对自己的认知谦卑,对他者的不幸懂得同情。而这样的认知,在现今这资讯爆炸却又极化对立的世界,可说更加的重要。
如果大家都用更开放的心来面对各种观点,愿意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同理,或许,就能一起创造所谓更好的社会吧。这是我对推广阅读的终极想像。或许有点太理想化,但正是这样的想像,支持我这两年不间断地分享。
说了不少次,我希望〈姆斯的阅读空间〉能成为一个大家都能自由进入、游荡沉思的场域。藉由这些阅读分享,让大家能看到更多面向的知识,并以此为支点,开启更多元的沟通交流。这是我分享阅读的初衷。
最后,作为周年纪念文,不免俗地要来个感谢时间。这两年真的受到很多人的鼓励。一直都不是太有自信的人,也常会怀疑自己的分享是否有价值。如果不是大家的支持,我绝对无法走到今天。觉得非常非常幸运,由衷感恩!
愿我们都能透过阅读,成为更好的人。
你可能也会有兴趣的文章:
↓↓也欢迎大家来追踪〈姆斯的阅读空间〉的脸书和哀居↓↓
姆斯的阅读空间FB
姆斯的阅读空间IG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