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随笔:怎么办,我好像走不出昭和

Jennifer話很多
·
·
IPFS
·
阅读台文#3

菅田将晖很爱接啰嗦的日剧角色,很合我胃口,《勿说是推理》中,他的角色说:事实只有一个,但真相可能有好几个。

现在的我把推理小说定义成,在故事中有逻辑推演的过程。我对这个定义没有太大的信心,读得侦探小说还不够多。

我男友每天都在读推理小说,我因此断断续续的读,尴尬的是,他推荐给我的小说都很难看,我按台湾推理作家协会、MWA的推荐,也没读到对味的,直到《时间的女儿》。

我统整了一下印象较深的推理小说,里头推理者(通常是侦探)的目的是什么?

  • 想找真相,但真相不可得:Paul Auster《纽约三部曲》
学生时候读的小说,特别好看,破了我的三观? ! 你可以理解成破处小说。 (疑)
  • 侦探魅力:Sir Arthur Conan Doyle《福尔摩斯系列》、纪蔚然《私家侦探系列》
对《福尔摩斯》系列的狂热,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崇洋媚外,以及对仕绅历史的著迷。
  • 解谜乐趣:林斯谚《小熊逃走中:侦探林若平的苦恼》
这大概是俗称的本格/新本格派,我真的无感。
  • 找到真相:Josephine Tey《时间的女儿》

过年这段假期,我都在读这本小说。

真正的历史都在不是历史形式的纪录里。

很多我读到的侦探小说都在破解天才罪犯遗留下来的线索,娱乐可以是创作的目的,但当一切走向创作更难的谜题,就是僵局。这本1951年的小说另辟了一条路,为在英国恶名昭彰的理查三世翻案,而凶手竟然是当时的掌权者亨利七世。很多文字写下的历史是掌权者的历史,知识份子的任务是去探究真相:Tey挑选了庞大的命题,用推理小说这个大众文学载体写下,行文没有论文的枯燥乏味,在虚构的故事里,带读者读过挑选的史料,告诉读者自己的想法与结论。

台文随笔#2聊到陈国伟教授归纳出台湾侦探小说的两次断裂,似乎是台湾文学研究者的共识。

如果以官方语言的角度看历史,日治时期开始于1895年,但殖民政府没有马上禁止汉文,而是到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才禁止。其间有藉由教育、拉拢旺族等的方式,「利诱」大家使用日语。 1946年,台湾光复一周年,国民政府随即禁止报纸的日文专栏,没看错,只有一年。本省作家随即失语,譬如台文随笔#1说到的龙瑛宗,面对后续引领文坛的反共文学,没有国共内战经验的他们,可说是失语外加失能,而外省作家也没多开怀,反共文学的大外宣需求,迫使外省作家忽视中国1930年代左派的文学,以符合蒋中正所提倡的「优美纯真的民族文化」。

领略这十几年台湾文学研究建立起的架构,应该继续走过白色恐怖,迎接1990年代的百花齐放。但有一个身影还我走不出昭和,他就是翁闹

忽视当时人们应该以台语或日语互相称呼,我自觉天才的帮他取个绰号,Own Now,大家都说他「放浪不羁」、「浪漫成性」,该是活在当下之人吧!但真的如此吗?还在读有限的资料(毕竟我不会日文啊,这点真的很亏),看来应该是没什么机会学Tey替Own Now翻案了,但想先剧透的跟大家分享一些趣事:

  • Own Now早期是写诗出道,他曾翻译过一系列的英诗,多是当时很火的意象主义诗人,包含大家耳熟能详的叶慈。
  • 没人知道Own Now怎么死的(等等,这不是趣事ya),有人说跟日本警察有关。那时他朋友的吴天赏(不确定那时还是不是朋友,毕竟翁闹真的做了很多缺德事)曾被日本警察抓去审问,吓到返台,又碰到二二八,吓到病逝。
  • 论者提到Own Now都说新感觉派,是日本最初的现代主义,但我读的第一篇翁闹是〈戆伯〉,描写的是台湾的乡间轶事,布局是诗人天生的幽默,很推荐大家读。另外分享一个黄毓婷有趣的注脚,翁闹在写台湾乡间对话时,使用的是日人的土语,掌握度很高。
  • 这跟Own Now无关。昭和时期台湾文青穿着:身穿立领制服,肩批斗篷,脚踩木屐、头顶白线帽,蓄发抽烟。可参考这篇文章

本周心得:以前的历史课本是闹局。


💃个人主页|   职女Jennifer

🖼 IG | Jennifer话很多

🎙 收听最新Podcast

💵支持我  赞赏公民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ennifer話很多書外的文學是生活 narratives-of-daily.ghost.io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讀《精實創業》

他們都說,客服要被AI取代(1)

自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