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分析】许鞍华── 从《明月几时有》、《投奔怒海》与《玉观音》看她的香港意识与情结
许鞍华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中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她的作品当中大部分都是描绘香港人的生活百态,具有浓厚的香港本土文化,她亦常在电影中暗示香港意识或是讽刺香港社会状况。例如《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以不同的角度剖析香港基层社会真实状态:中港家庭所衍生的问题、独居老人等等。而在《明月几时有》、《投奔怒海》和《玉观音》三部电影中则是反映她对香港与中国关系的看法。
- 《明月几时有》中的香港意识
《明月几时有》一开始以旁观者的视角叙述回忆,让观众抽离剧情当中。电影以中国抗日为背景,故事中描绘主角们努力为中国反攻日本,保家卫国。部分人认为这是主旋律电影,然而我认为许鞍华导演在这部作品中暗埋香港意识。的确,这部电影中主要的角色都是中国演员饰演香港人,但为了配合资方和内地市场的考虑也算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只单纯由此就判断《明月几时有》是主旋律电影就过于表面。许鞍华在《明月几时有》中利用几个场景表达她的香港意识。
- (一)雨伞革命的精神
电影中出现过两次雨伞这个符号。当一个香港人提起雨伞的时候,往往都有着另一种深意,那就是在影射发生在2014年发生的雨伞革命。在2014年,香港首次发生大型的社会运动,参选人数达120万人以上。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学联)和学民思潮发起占领中环行动,占领由9月26日开始至同年12月15日结束。占领范围都以香港的经济中心地带为主,如金钟、中环、湾仔、铜锣湾、旺角及尖沙咀等地,香港人在这次抗议中主要是希望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回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及2016年立法会选举框架和候选人提名方案,争取行政长官选举的公民提名权等等。若常务委员会没有撤回的话,香港人就不能真正地推荐并选出自己理想的特首,因为参选人要经由常务委员会肯定才可以当上特首候选人。雨伞革命是一场争取真普选的公民抗命运动,同时亦是香港人的悲嚎。香港全城市民在雨伞革命中展现他们奋不顾身对抗香港政府的一面,香港人为了争取真普选而非中共的虚伪普选而努力。雨伞革命取名于香港市民用雨伞来抵挡警察的催泪弹和胡椒喷雾的驱散,当中最让人深刻的是全民含泪在警察筑起的人墙前唱起BEYOND的《海阔天空》,象征他们渴求没有限制、只属于香港人的海阔天空。
在电影中曾有两次出现雨伞:一次是作为带领中国文化人逃出日本管治的暗号, 茅盾先生等人跟着撑着雨伞的人渡过关口。第二次是母亲把雨伞交给成为抗日战士的女儿。前者的雨伞带有领导、革命、重生、逃出强权的意味。这代表许鞍华希望香港可以在逆境中反抗,逃出强权的枷锁,从而重生。后者带有旧一代传承给新一代的意味,再联想到电影中方伯母跟女儿说:「我们以后,和平就要依靠你们年轻人了」,这让人联想到许鞍华把革命精神寄望在下一代,依靠下一代对于自由的渴望带领香港回到属于自己的自由。
- (二)香港的归属感
「明月」一字很多时候都象征着团圆,在电影中亦表达出这一点,由霍建华饰演的日本内奸在「死亡七步成诗」中以明月感叹香港人何时才能团圆。他说道:「明月几时有,月如钩,何人相约黄昏后;明月几时有,月当头,何解一段离愁;明月几时有,上高楼,何时才是团圆时候。」团圆对于香港人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香港在过往经历过不同的殖民者,对香港人来说他们被中国抛弃、被殖民者从中国分割开来,香港人漂泊的生活亦由此开始。他们对殖民地没有归属感,对自己本来的祖国也是如此,他们的情感因此落在香港这块同被殖民者劳役的土地上。在电影中许鞍华并没有强调共产党,而是强调「我们」和内奸的分别,这反映了许鞍华刻意除去了中国民族思想色彩,反而把重点放在家庭一体性:为了自己人而努力,不惜付出生命的精神。这一种精神亦正是香港人在「雨伞革命」以及「反送中运动」中最能体现的。
- (三)电影名字的暗语
许鞍华甚至把她的想法放到电影的中、英名字当中。 《明月几时有》的中文剧名是对团圆、香港何时不再被殖民的疑问;英文剧名《Our time will come》是对香港的自由由疑问的态度转向肯定,这种转变是由香港人的革命精神所带领,所以她认为我们的时代将会来临。另一方面,剧情中利用古今的插叙方式来表示香港人团圆的时候已经来到了,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由乱世中得到和平和自由。这暗示了香港人自成一家的香港意识,因为对许鞍华来说,团圆是电影中香港人都找到自己的归属地,在这块土地上得到和平,每个人都安居乐业。在电影中没有强调回归中国这件事情,反而把画面放于回归后香港人平淡的生活上,可见她认为香港的和平并非随着中国而来,而是香港人由过往的战争中努力争取的。
- 《玉观音》中的香港意识
《玉观音》于2003年上映,而2002年正是回归后5年,在2002年,中港在文化、政治上的矛盾开始出现。例如中国的法轮功在香港反抗中国的打压,而在港部分团体出面反控这些法轮功,支持中国。在政治上,香港正在构成政府架构,而中国则不断打压香港政府的构成,如提出二十三条立法。二十三条立法其中一项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应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这一条大大限制香港的政治自主权。 《玉观音》正是在充满中港矛盾的背景下制作出来的。
《玉观音》的故事围绕着女主角安心与三个男人:毛杰、铁军与杨瑞。在云南边陲小城南德的缉毒女警安心有一位未婚夫,名为铁军。在即将结婚之际,她认识了毛杰,并与他堕入爱河。不过安心深知这样对铁军不公平,于是与毛杰分手,决定和铁军结婚。随后毛杰因贩毒被捕,其父母亦因此而死。毛杰心感愤怒,并找安心算帐,不料铁军为救安心而死。铁军死后,安心带着儿子逃走,并认识了杨瑞。杨瑞对安心动心,而安心也被他的追求而打动。不过多次波折后,两人并没有在一起。此时毛杰与他的兄弟得知安心的下落,并成功绑架了安心的儿子,而杨瑞为救安心而受伤。最后毛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他与安心的儿子杀害,安心失踪,而杨瑞一生都在找寻安心。
香港就如《玉观音》中的安心,香港经历过三个殖民时期:日本、英国和中国。安心漂泊离乡,被遣散的心情与香港人到处找寻自己的归处是相同的。电影中不同角色多次提及玉观音形像安心,然而安心有着玉观音的外表,内里却十分邪恶。这样的她如同共产党一样有着迷惑人心的诱惑魅力,她的力量影响人的生死,因为喜欢她的人都会走上死路。当安心死后,本来因重伤险死的人反而死里逃生,这是不是在证明安心如同共产党一样有能控制人心什至性命的影响力呢?
- (一)《明月几时有》与《玉观音》的比较
许鞍华在《玉观音》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负面描绘比《明月几时有》更为直接和黑暗。许鞍华在《玉观音》中直接影射共产党的弊端,指出共产党令人致死的一面。这不难看出许鞍华对于当时中国对香港有着强大的控制欲而感到不满。相反,她在《明月几时有》中并不明显表示她对于共产党的厌恶。这可能是因为面对中国变得强大的现况,她接受现实而把让香港变得更好的希望寄予下一代。她在《明月几时有》中强调集体抗争的重要性,这可能是见证雨伞革命以后,希望香港人能团结起来。虽然抗争以失败告终,但香港人为民主抗争的精神却永存。
- 《投奔怒海》中的香港意识
《投奔怒海》在1982年上映,是在1980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之后制作的电影。许鞍华透过这部电影来表达她对香港回归中国感到恐慌,同时影射和讽刺回归中国「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假象。 《投奔怒海》的故事讲述日本记者芥川汐见在越南采访,他在越南政府的安排下,看到越南居民的生活非常美满。然而在认识当地居民阮琴娘后,他发现越南居民的生活并不是看起来这么美好的。于是,他决定以记者的身份来见证揭发这表面的幸福,并决心拯救这个地方。在这个时候,越南政府发现了芥川汐见知道了真相,并决定要杀他灭口。
《投奔怒海》的故事以日本记者揭穿政府真实一面来比喻中共政府虚假的一面,所谓美好生活都是演出来的。记者在电影中被政府厚待,但最后在帮助女主角的时候,因政府的追捕下意外被烧死。记者被当权者礼待的时候就如未回归中国的香港,中国提出一国两制,并立下五十年不变的承诺,香港的未来看似美好自由。但在电影的最后,记者还是在官兵追赶下意外身亡。这反映了许鞍华对于香港未来感到恐惧,她以一种希腊式的悲剧来表达她对于香港回归中国的担忧,她害怕揭开中国丑恶一面的香港人终有一天会走向被压迫、被追赶、招致祸患的下场,而现在看来这猜想非常正确。
- 许鞍华作为导演在意识形态上的转变
事实上,她对于香港未来的担忧亦在《明月几时有》得到印证。雨伞过后,所有香港人都知道所谓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都是谎言。她在《明月几时有》没有《投奔怒海》中对于共产党的不满和尖锐,她的表达方法更像是接受香港回归中国的现实。她对中共的反感是暗示性的,她不敢再表达她的不满,因为如果她再对共产党有负面批评,她就可能被中国黑名单。所以她决定沉默,否则她就会如铜锣湾书店店长被消失。 (铜锣湾书店不但售卖一般书籍,同时亦售卖中国禁止的政治书籍而闻名。这家书店的股东和店员都在外地、中国和香港失踪。他们因为表达、揭露中国虚伪而被威胁。)因此,许鞍华不再对中共致死的控制权而大嚎,而是保持沉默。她的意识形态最大的变化是电影的结局的不同。在三部电影中,前两部电影《投奔怒海》和《玉观音》都是以悲剧为结尾,而在《明月几时有》中不再是悲剧收场,反而是寄予希望。不过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努力争取真的能换来真正的自由吗?还是换来的是无尽的黑暗呢?
想即时知道文章更新的朋友,可以追踪我的IG:momo_no.name,以了解更多内容~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