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安娜》:21 世纪资本主义下的美国幻梦

Yi Chang
·
·
IPFS
·
整体故事能以一句话总结:「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Anna Sorokin 是俄罗斯移民,幼年移居德国,长大后曾旅居多个国家,更曾到英国时尚名校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时尚,最终她落脚纽约,为自己改名Anna Delvey。后来的故事其实网路上都找得到,基本上纽约能骗的她都骗了,从百货公司、艺术界、饭店业,最终甚至连华尔街金融巨头都难逃她手。

为何一个有口音的俄罗斯移民可以办到这件事?原作者Jessica Pressler 在纽约杂志《The Cut》原文中提到:「安娜看穿了纽约这座城市的灵魂,只要让人们看见闪亮的事物、大捆的钞票、财富的象征来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他们便看不见其他的东西了。」其实不单单是纽约,因为人性便是如此。

人们往往倾向选择相信眼前表象的美好,不自觉忽略藏在底下的残破不堪。

安娜的例子也是同理。她在生活中刻意堆砌出的积极形象:懂艺术、时尚、人脉广阔、活跃的社群形象,初识的人也会自然地将她归类在所谓的成功人士,甚至没想过身份可能造假,因为这就是普遍社会对「成功」的定义。

另一方面,本剧也呈现出肤浅的现代人际关系,我们往往容易相信片面之词,轻易对美好的承诺买单,却忘记一切都有变卦的可能。因为这世界上的唯一不变的定律就是变。

我想到去年年底文青KOL 摄影师受邀演讲后将校方的感谢状丢进垃圾桶的事件,事隔两个月后,摄影师宣告复出,留言区粉丝纷纷表示支持;或是前几年业界中出现一位年仅24 岁已登上各大时装周的首席彩妆师,后来还出书、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开课敛财,最终被揭发履历造假。

在社群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下,我可以轻松创造出一个数位人格,一个理想、近乎完美的我,使尽全力将这个形象修到无可挑剃,只为了让他人感觉我是专业、值得信赖。然而,我们有优缺点,生活有高低潮,种种面向建构成这样的一个「我」。每个人都是独特个体,既然独特,所谓的完美便不存在,不论是在道德上或形式上。

虽然Julia Garner 演绎的Anna 讨人厌到让我想冲进萤幕甩她两个耳光,可除了她行骗全纽约作为故事主轴之外,她对于个人事业的自信已经达到了妄想的程度。但这不也是时下所有个人品牌教学文的主旨?先相信自己能做到,成功便唾手可得。

「世界上有无限的资本不断涌现,」Anna 向《The Cut》这么说,「可真正具有才华的人寥寥无几。」透过成功行骗全纽约,她也证明了自己是其中一个。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