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思索--「欲望」即「佛性」

寓森
·
(修改过)
·
IPFS
·
这时候忽然又感到一切都说的通了。是有个「什么」在那里,我们是需要往「它」前进;而「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所住」并不是说在哪里都可以,而是不要一直停留在一个地方不离开,要继续往「佛性」前进。

读拉康的「伪主体」时,确实困扰了我一段时间,到底该如何面对这个「假我」?没有这个在「意符链」上运作的「伪主体」,思考无从发生;一旦开始「思考」,你就已经脱离了「本真」。好像怎么看都没有出路!

如同以往研读佛学时,对于「我执」的概念体会得很深刻,但临到生活的层面时,去除「我执」之后的「空」,实在难以把握;如同明知道金刚经的「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解答,但是每每「空」还是由「什么都不是」变成了「什么都没有」。仔细想想,一切的生物除了人以外,不都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吗?生下来,努力活着,然后死亡;这样看来的话,似乎所有生物都成佛了,只有人没有。

这个由「意符链」与无数的「主体」所形成的「大他者」,深深地影响、甚至是控制着我们思考;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总是不断有人想要探寻「真我」,或是所谓的「求道」。最早的我也是相信着,内在有一个「真我」等着去察觉,然后可以清晰又自在地生活,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没找到(或许是不够认真啦!);直到几年前看了维根斯坦,「一切都明摆在眼前」恍然大悟原来好像没有一个内在确切的「什么」在那里等着被发觉(但也因此不适应,低潮了一两年);最近看了拉康,又觉得内在好像真有个「什么」(真实界),但是永远不可得,只能尽可能地靠近。拉康说:「精神分析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人感到幸福」,而「不要在通往欲望的道路上妥协」。

这时候忽然又感到一切都说的通了。是有个「什么」在那里,我们是需要往「它」前进;而「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所住」并不是说在哪里都可以,而是不要一直停留在一个地方不离开,要继续往「佛性」前进。

仔细再想想,虽然看起来我们像是受制于「意符链」或是「大他者」的影响,仿佛失去了「主体性」;然而我们的「肉体」不也被限制在「宇宙」这个物质空间里,无法随心所欲地移动吗?而正是因为「随心所欲」的不可能,我们才不断地往宇宙的深处探索前进。如同心灵往「真实界」的探索并不是为了感到快乐幸福,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同样也不是只为了快乐幸福。佛学的「离苦」也不是要我们什么都不期待以及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把前进与探索的历程视为「苦」,进而为了不苦而放弃在欲望的道路上前进。所以佛说「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这正是因为人人都有「欲望」,所以人人都有「佛性」;不断前进的「欲望」就是「佛性」,而停滞不变的「欲望」才是痛苦的来源。

这就好像当一个人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旁人看了可能觉得他很辛苦,但是他自己并不觉得「苦」,甚至感到无比喜乐;而一旦这个人在欲望的道路上停止前进,只想要重复获得同样的结果,而不断重复的回圈会让生命变得沉重凝滞,这时候剩下的只有害怕「失去」,就再也离不开「苦」了。

薛西佛斯的「苦」正是因为「欲望」的停滞与重复,这是宙斯因为他给了人类「火」而给他的惩罚。我不禁想像着,他不断推动石头上山的过程中,看着人类因为他带来的火而不断前进变化着,是不是能够感到安慰与满足?如果可以为人类留下些「什么」,让他们可以前进,你要不要重复推着石头上山呢? (此处神话内容有误,深感抱歉,正确内容如下面留言。虽然误用,场景的设想却是可行)。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寓森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正在關注 i 世代一題...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戀觀察室」7、躺平,不行嗎?

「自戀觀察室」6、學校可能的角色與功能

「自戀觀察室」5、陷入自戀孤立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