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西方文明初体验》:近代化列车是如何开进台湾的呢?

MaxJames
·
·
IPFS
·
你有想过身边各种现代化产物是怎么来的吗?

你有想过身边各种现代化产物是怎么来的吗?大家一早起来会到「厕所」拿「牙刷」刷牙,用「自来水」漱口。出了门,开「汽车」上班,在「马路」上抱怨塞车。午餐吃「牛肉」汤,下午又吃「巧克力」解馋。晚上久违的和三五好友去「运动」。这些早习以为常的事物,对咱们老祖宗的生活中可都很稀有。

这本《台湾西方文明初体验》,是本轻盈趣味的历史小书,作者陈柔缙用生动的笔触,从饮食、日常用品到社会文化等面向,介绍了近50样现代化事物。带你了解这些现代生活早已不可或缺的东西,是如何走入台湾人的视野中。这篇文便随手挑5样和大家分享。

【1. 牛肉】

现在吃牛不稀奇,但相信很多人家中长辈还是有忌讳不吃牛,而这样的「禁忌」是有原因的。过去牛儿甚为珍稀,又是农村营生的主要工具,自然不能乱吃。在清领时,甚至有过不能杀、吃牛的禁令,生怕大家因贪食而毁了耕田好帮手。

而这样不食牛的文化,在日治时期遭遇挑战。

日本人原先也不吃牛,但明治维新后为了彻底西化,天皇身先士卒吃起牛肉。尔后,如此吃牛文化也随着日本统治传进台湾。日治二年就有牛肉店「一心舍」开张,到了1899年,台北城周边更已有9家特约牛肉店。不过台湾转变不如日本彻底,战后还是有许多人遵循着不吃牛的传统。

会挑牛肉来分享其实是联想到自己的工作经验。半导体业禁忌很多,其中一项便是「验机不能吃牛」,不然机台会不乖。不过在几次隐忍不吃,机台依旧爆炸后,我已经不管甩这禁忌了(笑)。

1899年的牛肉店广告(引用自《台湾西方文明初体验》)

【2. 厕所】

厕所是现代生活必需品。但其实一直到19世纪末,台湾人多半还是随地解放,田里、树下或井边皆可「厕」;女人不适合「野放」,就在家中放个大尿桶了事。一直到日本取得台湾后,才开始用公权力介入,强迫改变这些如厕文化。

早在日本甫接管台湾,各地抗拒大小战役还尚未摆平,就开始取缔罚款随地便溺。 1986年詹振、林李成号朝人马在南港作战,列举八项「日寇罪状」,最后一条居然是「放尿要罚钱」。追求自由「解放」竟成了抗日理由,甚为趣味。

当然一味取缔不是办法,日本也兴筑公厕,从供给面改变台人习惯。在1897年5月,台北诞生首座公厕(那时称「共同便所」)。从此台湾才渐渐摆脱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日治时期的公厕(引用自《台湾西方文明初体验》)

【3. 耶诞节】

耶诞节现在已是大节日,每到12月,可说处处都浸在圣诞的红绿气氛中。旧时的台湾文化当然没有圣诞节,那这西方盛事又是怎么进入台湾的呢?

第一感可能会以为是经由传教。但书中说,早期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其实几乎没有圣诞节纪录。 《偕睿理牧师传》就提到马偕反对「过」圣诞节,担心这节日被世俗化。

事实上,庆祝圣诞节的习惯还是是从日本传入的。作者考据《台湾日日新报》的报导,发现在1913年到1931年间能找到大量圣诞相关新闻,显见圣诞节那时已在台湾扎根。

不过圣诞节渐渐世俗化则是战后的事。蒋介石夫妇都是虔诚基督教徒,对圣诞活动极为热衷,对社会接受圣诞节,自有启发作用。国民政府也多次举办圣诞活动,如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就曾于1951年圣诞夜宴请全体省议员。久而久之,圣诞节便长成现在的荣景。

报纸漫画上的圣诞老公公(引用自《台湾西方文明初体验》)

【4. 运动】

台湾到清治末期,有在「动」的只有庶民阶级为了讨生活不得不的劳动,仕绅们只会抽抽鸦片、吟读诗文,没有运动强身的观念。

这样重文轻武的传统,到日治时期被强迫翻转。日本对台湾西化采用彻底模仿移植,打算在台湾盖起「西方文明样品屋」。于是,各项体育技能,诸如体操、运动会、棒球、网球就陆续被「搬」进台湾人的生活中。

那时台湾甚至连入学考试都必须通过体能测验。在《嘉农口述历史》一书中,校友陈保德就提到要体能测试过关才能笔试。项目包括一百公尺、跳远和引体向上等。体能不合格的话,就算小学成绩再好,都只能回家吃自己。

说来可惜,这样的重视运动的精神似乎没有传承到下来。现在台湾好像只有久久一次的奥运或世界杯,能唤起大家的体育魂吧。

战时的体力检定(引用自《台湾西方文明初体验》)

【5. 职业妇女】

现在女生在职场工作已是相当稀松平常。然而在1860前,台湾的经济主力是以米糖为主,导致职业分化有限,女人因而无法出外工作,成为经济来源。

直到天津条约签订,台湾开放多处港口为通商口岸,使得茶叶贸易兴起。在人力需求下,采茶女成了女性第一个明显「职业」。

日治时期现代化项目渐增,女性的职业项目更加广阔。 1900年台湾开始有民用电话,接线生一职便被女性攻占。 1922年民营公车开始营业,于是民营女车掌们也开始现身车头。

不过书中提到,那时的女子教育其实仍侧重养成好太太、妈妈为主,家事课程偏多。不少菁英女性婚后便放弃职业。如台南名门闺秀黄坤卿,原本在东京攻读齿科,却在结婚后被先生朱昭阳要求放弃,理由是「结婚了,还想摸人家的脸干什么?」

想来现在女性的状况确实好上不少。虽说仍有改善空间,但看看过往历史,未来会越来越好的吧。

台北市营公车的车掌小姐(引用自《台湾西方文明初体验》)

【后记:当思不易】

如果说之前介绍的《巷弄里的台湾味》是用台湾小吃的角度来窥探台湾史,那这本《台湾西方文明初体验》则从现代化的视角来梳爬台湾这块土地的过去。对我来说,同样相当新鲜。

会读此书,是因前阵子看到作者陈柔缙因车祸不幸过世的消息。看到各种感念文如雪花般在社群上洗版,但我对她却无所知悉,慎感惭愧,遂决定要将她的作品来拾来瞧瞧。读完此书,更让我觉得该去把她的作品补齐。

书中可看到她搜整各式游记、日记、信件、报纸等多元又生活化的历史纪录,精准还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样貌。要从如此繁杂无序的资料中抽丝剥茧,陈柔缙爬梳史料的功力可见一斑。

此外,我也很有感那些我们惯常的东西,在过去其实相当珍「贵」。比如那时公教人员的月薪大约一、二十元,但打通电话就要六元,盖个蹲式厕所要八十元,想买台普及型钢琴则得花上五百元,根本吃人。想想活在这人手一机的时代,可真该惜福!

陈柔缙说,过去许多台湾史著作多少带着「为台湾人而写」的民族精神,想借此建立台湾人的自尊与认同。然单以「台湾人」的角度出发,并无法窥见台湾多元的历史全貌。如台湾近代化历程与日本便脱不了干系,但战后教育往往刻意忽略日本统治的事实。这本书就是填补这些被消失的历史脉络。

是历史事实,就是历史事实,没什么好选择讲或不讲的。日本时代的历史并不仅属于日本人,台湾人也在其中,更没有必要避而不谈。
-陈柔缙

我想,或许诚恳地回头观看还是必要的。唯有诚实面对过去,才能更稳实地走向未来吧。


你可能也会有兴趣的文章:


↓↓也欢迎大家来追踪〈姆斯的阅读空间〉的脸书和哀居↓↓

姆斯的阅读空间FB  
姆斯的阅读空间IG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MaxJames半導體外商的小小螺絲釘,遊走於廢青與社畜之間。熱愛閱讀,喜歡透過書本探索外在、內化自我。希望藉由書寫打開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個人部落格:https://maxjamesread.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2 馬特市年度問卷

年末儀式:2022 覆盤與 2023 展望!

《流浪者之歌》:人生或許就是場無止盡的追尋,我的三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