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内在原力⟫心得其二- 信仰的演化

ErwinTsai
·
·
IPFS
·
是否,灵魂宛若一道巨流河(或者一种能量,好比95%尚未被人类清楚认识的暗物质),始于宇宙诞生之时,我们透过不同的生命演化的过程不断的累积一股更好的能量,反覆再到巨流河之中修炼,而神就存在那类似重力无限大的黑洞中,用一眼万年的视角观察灵魂(能量)的演变。

确实,对于已经生活在担忧恐惧之中的人,凝视死亡是否会带来解脱和平静,以旁观者的角度而言会觉得不太适当。

而基于心灵上的寄托和平静,投注于灵魂的旅途抑或是永恒黑暗之间的微光,好像真理就是个人内心所寄托的生命价值,我似乎不应该限入非黑即白的视野框架,只要人们找的到属于自己的生命脉络,并且乐于分享助人就是好的方向了吧。

先有宏观的视野,才能在矛盾和困惑中找到定义自己的答案。
一开始内心的答案是这样的。
但在经过作者第二天的回覆后,我又开始有些思维变化。

以往我虽属于无神论,但我仍尊重宗教的神,因为自己的认知是,科学仍无法证明。
只是我的心智上更倾向于信仰爱因斯坦所信仰的「上帝」。

基督教、佛教、回教、犹太教、印度教,我认为只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于神的不同定义跟拟态,如果真有上帝,肯定是在人类文明开始之前就存在的,套上演化论的想法,神应该不会在人类获得思考的意识之后才开始存在,圣经、金刚经这些流传两千年文明的典籍,我以为是人类智慧的故事,而非神迹,这些观念都是在我的阅读里所建立。

我对死亡有相当的恐惧,
起因于从小就有一种莫名的自我存在感。
无法形容,无以言喻。
那是一种世界独我的视角,
似乎我只是藉由这个名和肉身下来观察体验这个世界。
但心智上的矛盾感在于,众人与我相同,但我又很肯定我与众人不同。
好像可以说「既然大家都有意识,为何唯独我有自己的意识的视角,为何我的意识不是落在你或者其他人?」。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觉得无法充分形容。
小时候有一次曾经试着告诉朋友,后来就不曾对他人说了,因为无法表达,但自己却不时思考这个问题,伴随着自我的存在感以及死亡的恐惧感。


也因此,近期在面对死亡议题上,开始阅读一些探究死亡的书,
「令人着迷的生与死」,「我修的死亡学分」、「生命与死亡手记」、「凝视太杨」、「一日浮生」等等,当然这些书籍的作者,似乎都倾向于认同唯物论的观点。

与您谈论到灵魂与生死,似乎也触碰到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困惑和信仰,如果说灵魂真的存在,而无论是珍惜此生或是相信来生的人们都能努力活出当下生命最好版本,那么我试着做这样的解读:

灵魂也许真的存在(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够体验),但无论灵魂存在与否,死亡之后,对于当下生命的意识及存在的本质都应消亡,如果没有纪录、著作、影响力、子女、名字,死亡就会如同地平线外的波澜,你我都不知道,也不曾在意,以后也不会有人知道,后人只能以感性将逝去的人事物放在内心存活。

但是否,灵魂宛若一道巨流河(或者一种能量,好比95%尚未被人类清楚认识的暗物质),始于宇宙诞生之时,我们透过不同的生命演化的过程不断的累积一股更好的能量,反覆再到巨流河之中修炼,而神就存在那类似重力无限大的黑洞中,用一眼万年的视角观察灵魂(能量)的演变。


最近读⟪同理心的力量⟫,当中作者拿⟪人的宗教⟫里的故事来比喻,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位名为欧仁(Oren)的奥农达加族(Onondagan tribe),是部落里第一个上大学的成员。
他在第一个假期回家时,叔叔带他出去钓鱼。叔叔将传滑到了湖泊中央后,便询问他的姪子。

「嗯,欧仁」叔叔说,「你以经上了大学,在大学里,他们会教你很多东西,你现在肯定聪明得多,让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吧。你是谁?」

「你是什么意思?」欧仁慌张地回答,「我是谁?为什么这么问?我当然是你的姪子啊?」

叔叔不满意,又问了一次问题。

姪子又回答,他是欧仁、一名奥农达加人、一个人、一个男人、年轻人,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答案。

叔叔先让他冷静下来,接着说:

「你看到那边的悬崖了吗?你看到悬崖上的巨松了吗?欧仁,你就是那个松树;看到让这艘船浮起来的河水了吗?你就是这些水。」


作者透过这个故事,来表达同理心应该有的谦逊,强调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个体是全体的一部分。
然而我却对这则故事有不同的感受。

起初对于故事并无法理解,但与您的对谈,加上过往的思考,我以为这个故事就像是形容灵魂的巨流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虽说「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 ,但我也以为,河流的每一滴水却又如此相似。


也许灵魂的巨流河是有意识的,
在整个生命演化的进程中持续进步,所以我们可以逐步实现文明、想像,往平权、同理的天赋进化,我们利他、共赢,只因为更能真正满足基因内的自我设定,最后得以完整全体灵魂的自我。


读生物学家爱德华的⟪人类存在的意义⟫,得知我们因社群而发展。
读哲学家王东岳的递弱代偿,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又听吴淡如谈熵增定律,得知我们似乎也终将因社群而毁灭。
我们努力,终将往更好的世界演进,演进的终点,是理想或者注定中的消逝和毁灭?如同宇宙也终将消失一样。


我没有足够的生命经验,仅仅透过热爱阅读的能力来整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曾经也憧憬向您一样或像阅读人郑俊德老师一样,一年能够读一千本书。
但后来期许自己,宁可把一本书里感受到冲击的智慧,反覆从原石琢磨成钻石,也不要捡了一大堆石头摆在书柜里满足自己的气质。

非常谢谢您拨出宝贵的时间给予我这份思考的引导,您的书目前我阅读完第一次,知道了强者乐于鼓励主动积极的后辈,因此我想我会更勇于去做利他共赢的事。待我阅读完第二次、第三次,并整理出重点及文章后,也再来和您或者社群的前辈分享浅见。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ErwinTsai1985年生,台灣人 2019年11月開始嘗試創作的生涯,練習每日創作1000字以上的文章,原本希望可以持續一年,看看會發生什麼改變。 雖然只做到了三個月,但自己確實感受到變化,那是文字的靈魂在內心已萌芽。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對我來說,寫作之難在於?

倒數13週

倒數15週 手作冰淇淋、大量閱讀、少量睡眠、烏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