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档案室>一件染红的绿衫--北一女新生跳楼事件

寓森
·
·
IPFS
·

事件簿:2017 年09 月06 日,台湾新北市一个15 岁的吴姓少女,刚考上高中第一志愿北一女中,上学第5 天,和母亲吃完早餐后说要出门上学,却跑到住处14 楼顶,留下「不用找我了,那就是我」的信封,然后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他的父母都是建中、北一女毕业,两人都是医师,唯一的姊姊也是北一女毕业。根据报导,吴姓少女原本向父母表示高中想要就读第二志愿的师大附中,比较能够表现突出。但是父母认为既然分数有到北一女,姊姊也是念北一女,也希望女儿能念北一女。她曾经跟母亲表示「压力大、人生好难、很不想长大」,母亲有对女儿开导,没想到还是发生憾事。

台湾资优生的原罪

资优生自杀在台湾已经不是少见的新闻了。

2016 年一个有名的事件,建中学生在顺从父母的期待考上医学系后自杀,留下「父母是爱我,还是爱我的成绩?」的问句。

每一个事件都有他独特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吴姓少女的事件特别触动我,是有原因的。因为我曾经亲耳听到我的二女儿对我说:成绩好难道是一种罪吗?

没错,「成绩好」对于台湾的小孩而言,经常是一种原罪。

事件解析

有人指责父母,给了女学生太大压力;既然女学生主动表示想要就读第二志愿的师大附中,就不用要她去念第一志愿了。也有人认为,女学生抗压性太低,可以有很多其他选择,不该选择以自杀来逃避。也有人批评考试制度,主张要废除明星学校。这些也都不能说有错,但有些细节需要深入地想看看。

她的父母的期待很过份吗?我倒不这么认为。这不也是其他很多父母的期待吗?大家扪心自问一下,你的小孩成绩如果可以上第一志愿,你会欣然同意他去念第二志愿吗?既使你没有强硬地坚持他念,多少也会试着鼓吹一下(念第一志愿才能跟和你程度差不多的一起学习,学习的效果比较好;念的时候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啊!不用前三名也没有关系;人生要能面对挑战,不要逃避,等等之类的)。

「第一志愿」的光环对于父母可不是轻易就拒绝的了!

就我自己而言,我家的情况几乎和他们一样,夫妻也都是建中北一女毕业,说心里不曾有过同样的想法是骗人的。我家老二的成绩,刚好也是在第一和第二志愿的边缘,最后成绩是落在第二志愿的学校。我扪心自问,如果她像吴姓少女一样,考上了第一志愿,然后问我可不可以念第二志愿,我会不会也是尽量鼓吹他去念第一志愿?

我觉得我会做跟吴姓父母一样的事情。

更讽刺的是,前面提到的建中生考上医学系后自杀的事件,就是我本身的经历。我也是在高三的那年,被父亲好说歹说之下,同意放弃物理与哲学系,选择了医学系。而我在做了父母之后,竟然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做我父亲对我做过的、让我深感遗憾的事情。这种想法在台湾社会的遗毒之深,超乎想像。

我从临床工作的经验中深刻地了解到,父母看似普通的期待,其实对于小孩的影响很大;也知道父母本身对于小孩的期待,需要被尽量的隐藏,但还是可能会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来。其实父母的期待不可能完全隐藏的,小孩无论如何都会发现你的想法;父母所能做的是提醒自己,当小孩已经说出他的需求时,要放下自己的期待,好好跟小孩讨论他的想法。

令人窒息的考试

一直觉得很多台湾父母明明很爱孩子,却无法信任他们,总是帮他们安排自己认为好的路,保护在自己认为的安全伞下面。台湾的孩子很难有自己的选择,尽责的父母们总是从小不断计画着孩子的人生,把小孩的时间填的满满的。为了所谓的竞争力,能塞给小孩越多的东西越好。已经十分冗长的上课时间还不够,下课后还要补习。我们在批评小孩不懂得思考时,有没有想过我们实际上根本没给他们一些练习思考的机会,甚至还常常反对他们思考。 「你的想法太天真了,不知道现实的困难啊」、「别想太多,忍耐一下,只要上了好学校,以后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学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念书,其他的不要管,别去参加什么活动」,这些耳熟能详的话,不是一直挂在台湾父母的嘴上吗?

这些很普通的、看似平常的期待与话语,其实却扼杀了台湾小孩的想像力与可能性,也阻碍了他们关怀周围其他的事物。我们在感叹现在小孩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与环境时,有想过我们从小有曾经鼓励他们去关心自己成绩以外的事物吗?

再来谈谈明星高中。精英教育到底该不该存在?难道我们不该为了资质好的小孩提供更好的教育吗?让他们花时间学一些他们早就会的东西不是浪费时间吗?确实,提供不同的教育方式给不同资质的学生确实有必要,但前提不是应该先确定小孩的特质是什么吗?台湾的资优教育只有用考试成绩,来区分好与不好的分法,没有依据不同的特质去分类。然后在以考上第一志愿为优先期待下,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去根据小孩不同特质去发展;甚至为了成绩,学生反而要花更多时间在不擅长的领域,因为这样才能赢别人。 (文组的需要数学好,自然组的要社会科强,这样才能在分数上赢。于是不断补习自己不擅长的科别,这不是很扭曲吗?)

我不想太苛责学校,因为他们经常也是在家长的压力下,不得不配合。但是一个正确的理念,本来就需要付出努力能坚持下去;如果只是顺着「多数」家长的期待就不尝试改变,这样要如何让学生学习正确的人生态度。而这些可能算是所谓「少数」的学生和家长,却被迫要在不适合他们的教育环境中学习,这样难道就公平吗?而在从小被教育要乖乖服从、放弃自己不同想法的「好学生」,长大之后,又如何会有热情去坚持自己的理念呢?

最近参加了儿子的国中毕业典礼,典礼上播放毕业班导师们的「谆谆教诲」,超过一半以上内容都是鼓励他们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显然他们也认同个人特质的发展很重要。但是在目前国中生活的实况是--不要有太多个人的想法,提供标准答案,要大家尽量遵循既有的规则走。如果你真心在理念上认同个人特质,为何不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实践?

教育就这样陷入了一个可怕而无止境的回圈中。而这一切很多是来自于一个在台湾很普通且平常的期待中--「把书念好,考上好学校,一切就没问题了」。

这期待不过份,但是很令人窒息。

坠落的自恋

关于这名女高中生自己的部份,有些人觉得她太脆弱了,也太想不开了。只要慢慢沟通,事情还是可以解决的--「撑过去就没事了」。目前并没有太多资料可以来判断她的人格特质与成长过程的影响,但是确实有些小孩先天的气质是顺服且敏感的,她很有可能是属于这类的小孩。小孩原本就会极力去符合父母的期待,因为来自父母的肯定是他们建立自我必须要有的历程。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父母尽量隐藏自己的期待是需要的,因为这对小孩影响很大。这种顺服又敏感的小孩,往往都是乖乖的,表现很好,通常让父母很放心;但是这往往也是危险所在,因为他们也会隐藏自己内在真正的想法,为了要符合父母的期待。所以一旦发生憾事,父母的反应常常是震惊无法置信。从她对文学的喜爱,可以推估她具有一定敏感的特质,台湾父母常常会忽略这一类小孩的敏感特质。

她会选择自杀,不会只是单单考上北一女的压力而已。她曾表示要念第二志愿师大附中,但并不是因为喜欢这个学校的某些特色,而是这样成绩比较容易「名列前茅」。在一个充满明星学校光环的家中成长的自恋,很容易形成这种几近「强迫性」的自恋。她的人格特质加上长期自己也无法放弃满足父母期待的需求,而父母也没有得到足够强烈的讯息来修正,最终形成了绝望感,导致憾事的发生。

大人们因为自己的生命经验,知道现实经常是残酷的,所以会为自己的小孩想很多,考虑很多。但是每个人特质与经历生命的感受很不同,过于把自己的生命经历加在小孩上,常常并不能够真的帮到小孩,反而更常变成一种阻碍。这是一种很强且经常不自觉的诱惑,需要去意识到它并加以克制才行。更何况世界一直在变,你经历的世界通常都不是他们未来的环境。

让孩子顺着自己的特质与本性发展,其实是最好且最安全的策略;他们或许不一定成功,但是很有机会活的热情而快乐。

<< 更多关于「自恋」的文章,请看我的自恋笔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寓森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正在關注 i 世代一題...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戀觀察室」8、i 世代的深層焦慮

「自戀觀察室」7、躺平,不行嗎?

「自戀觀察室」6、學校可能的角色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