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觀察室」5、陷入自戀孤立的滑坡

寓森
·
·
IPFS
·

當我在臨床上觀察那些陷入比較嚴重情緒與行為困擾的年輕女性個案時,發現了一些共同的特徵:

1、內傾的性格傾向

2、家庭關係不良

3、霸凌導致的創傷效應

這些特徵依序發生,若是沒有機會得到協助,很容易就會陷入自戀結構崩解的滑坡中。

內傾的性格

「內傾」與「內向」有點像,但並不完全一樣。一般所謂的內向通常是指比較害羞、沉默,比較害怕社交,喜歡一個人獨處。「內傾」與「外傾」指的是一種關注事物的傾向,會比較關注的是自己的內在世界或是外在世界。內傾的人在獨處時比較能夠獲得能量,與他人社交時比較是消耗能量;他們不必然是害羞或是沉默,也不一定會害怕社交活動,甚至有些人社交能力還蠻好的。相對的,「外傾」的人就比較關注外在世界,容易在社交活動中獲得能量。

「內傾-外傾」是精神分析大師榮格對於人格傾向所作的分類中,三個向度中其中一個向度,另外兩個向度組合是「思考-情緒」與「感官-直覺」,每個向度的兩端彼此是對立的兩極,總共有 8 種人格類型組合。而現在被廣泛注意的人格類型測驗分類 MBTI 就是以此為基礎,增加了「感知-判斷」的向度,成為總共 16 種人格類型。MBTI 是一個蠻不錯用來了解自己性格與優勢能力的工具,但要注意的是,測驗結果代表的是一種「相對」的傾向,而非「絕對」的性格。

性格內傾的人原本在社交活動中就比較耗費能量,當遇到社交壓力時,更容易感到無法負擔,因而退縮回自己的內在世界。但是這樣的退縮容易導致無法適當向外求援,需要周遭的人能夠注意到,並主動關心,才有機會獲得協助。因此內傾的人如果不是處在一個較為溫暖與關懷的環境,有困難時就很容易就被忽略,無法得到協助。

家庭關係不良

家庭是個體與外界接觸的第一個環境,是成年之前最重要的支持系統。我觀察這些年輕女性的家庭關係,有管教很嚴格的,也有冷漠忽略的,但是一個共同的特徵是:她們都無法在家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她們從小的情緒不是不被允許表達,就是不被理解與接納,或是根本不被回應。父母常被困在自己婚姻的困難中,或是因為生活的壓力無法傾聽與接納小孩的情緒。加上時代變化快速,世代間的價值觀差異不斷拉大,更容易因為無法理解而造成情緒同理上的困難。常在診間聽到家長說:「我無法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小事,他的反應會這麼大,這根本沒什麼啊!」、「都是他自己這樣想,別人根本就不是這個意思!」。類似的回應很容易阻斷小孩情緒的表達,導致她們的情緒只能在自己的內在世界裡不斷積壓、反芻而漸漸變得無法辨認,最後常常連有人願意傾聽時也說不出來。

情緒敏感不敏感可能是天生的氣質,但是情緒的辨識並非天生的能力,需要經由對外述說與得到回饋的反覆過程中漸漸學習到,而家庭正是這樣的學習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環境。

霸凌導致的創傷效應

我遇到的每個個案幾乎都會提到自己被霸凌的經驗,但跟過去不同的是,幾乎都不是肢體上的霸凌,而是感覺被特定的人或是團體排擠。他們在描述被霸凌的經驗時,常常說不出自己被排擠的原因,也不了解他人的想法與情緒。我認為有可能是因為前面提到的那些性格與家庭因素,導致她們無法認識自己的情緒,因而也無法去辨識他人的情緒。

青少年原本就在情緒與社交上尚未成熟,言談與行為又比較衝動,人際間的摩擦很容易發生。如果缺少對於人際之間情緒上的感知,出了狀況很容易就錯失處理的機會,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尤其青少年很需要團體認同,一旦某個人被排擠,其他人很容易也變得不想靠近她們,於是就形成一種被排擠的感覺。

霸凌的經驗會讓人感受到,你遇到一股讓你痛苦卻又無法抵抗的力量,一種強烈的無助與失控感。這種感受很類似臨床上「創傷後症候群」的心理經驗,只是並非因為身體嚴重受傷所造成,而是心理上的傷害。強烈的創傷會造成一種無法被消化與整合的心理經驗,進而威脅到整個自戀結構的穩定,導致這些創傷經驗不斷被自我意識所拒斥與隔離,卻又無法消失。於是這些痛苦經驗經常以一種突然闖入的方式出現在意識中,讓個案反覆經歷同樣強烈的痛苦。這樣的痛苦也很容易就被輕微的社交事件所引發,造成更嚴重社交活動的迴避與退縮。

如果一直得不到適當的處理,就可能會開始出現「人格解離」的現象,一種以分裂自我來處理痛苦感受的極端方式,此時外界開始要去協助的話其實已經相當困難了!因為個案已經將情緒隔離在能覺察的意識之外,無法有效地討論與疏通。當然也有可能個案其實並非真的解離到完全沒有記憶,而是以否認的方式拒絕討論與面對;但是這樣的情形在臨床上其實不會更好處理,往往造成治療關係中的不信任感,讓處理過程變得困難。

另外有些個案為了處理心理上痛苦的感受,會轉而傷害自己的身體,試圖用身體的痛苦來替代心理的痛苦。這樣的情形其實相當複雜,因為在自傷的過程中,除了將痛苦轉移到身體,當中又混合了一種「自我懲罰」的含意,隱藏著對自我形象的不滿與潛藏的「攻擊衝動」。這種攻擊衝動同時又以一種很隱晦的方式朝向外界,以傷害自己的方式,彷彿在向外界控訴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讓周圍的人感到恐懼與害怕而不敢接近。甚至有些時候我會感覺到,有些自傷的個案在無意識中已經將身上無數的疤痕,當成身份的認同,以此作為自己存在的證明;同時因為自傷行為對於周遭人的強烈影響,會形成一種彷彿他們可以控制外界的錯覺,讓她們更不願放棄自傷的行為。

這些複雜的感覺交織成一片難以突破的心理防衛,是治療上很棘手的問題。

最終,當自傷也無法解決痛苦時,結束自己的生命的想法也自然而然地出現在她們的心中了。

如何防止陷入滑坡

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早期,注意到他是否有內傾的特質,主動一點去注意小孩的情緒反應,開放地與他討論,讓他有機會學習如何辨識與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會是最好的預防方式。能表達出來就有比較高的機會得到協助與處理,事情就不會演變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另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機點,就是當小孩遇到社交上的困難,甚至是被霸凌時,當下的處理。

台灣的父母與老師,在處理小孩的問題時,常常過度將焦點放在「事實」而非「感受」上。一開始就忙著確認誰對誰錯,誰該被糾正與處罰,卻忽略去了解小孩如何去「經驗」與「感受」這整個過程。並非「事實」不重要,這跟後續如何處理善後有很大的關係。但是「事實」的釐清是理性的,而感受則是感性的;理性過早的介入,經常會妨礙感性的運作。一開始就著眼在事情的對錯上,往往讓小孩因為擔心受到處罰而感到害怕,反而無法說出實際上發生的事情。

而人際問題比一般的事情更複雜,更難釐清所謂對錯。而霸凌的問題又比較嚴重,往往讓父母老師更容易執著在事情的對錯上,因而忽略小孩心理上的感受。我認為比較適當的處理方式,應該在一開始時,讓小孩能完整地敘述整個過程;先不急著確認對錯的問題,反而聚焦在過程中小孩何時出現了什麼樣的情緒感受,這些情緒又如何影響他之後的反應方式,帶領孩子詳細地去看過程中心理狀態是如何流動與變化。這樣的過程除了能讓孩子的情緒有充分的抒發與被理解的感受,更是孩子學習情緒處理的重要過程。而通常情況是,情緒處理好了,事實的釐清與後續的處理其實會更容易。

霸凌發生後,上述的處理方式我認為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這一步沒有處理好,孩子就會退回內在世界,開始拒絕表達與溝通。如果處理得宜,孩子可能願意繼續嘗試與外界聯繫,甚至有機會去處理他更早之前情緒上出現的困難。

學校作為最可能的一道防線

考慮到霸凌發生後處理的重要性,學校是事件發生最多的場域,尤其是國中階段,首先能做的就是強化學校對於霸凌事件的處理。目前學校應該有一定處理霸凌事件的流程,只要加強一開始處理事件時,能夠先做到情緒的處理,就有機會讓霸凌產生的傷害降到最低;然後看看比較好的被協助的經驗,是否有機會讓受害學生願意更深入地處理內在的困難,未來更不會陷入社交的困境之中。

甚至我認為,學校作為一個有組織、成員素質高的系統,是最有機會在短時間內做調整,進而造成改變一股力量。我們當然不應該把小孩成長的責任都丟給學校,但是在目前情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需要最有效率的行動。

我會在之後的文章討論一些我具體的想法。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寓森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正在關注 i 世代一題...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戀觀察室」8、i 世代的深層焦慮

「自戀觀察室」7、躺平,不行嗎?

「自戀觀察室」6、學校可能的角色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