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投稿精彩合集·我们的奖金池

文倩
·
·
IPFS
·
卢凯彤的词,最好的香港都在她的歌里了。

每一次收到大家用宝贵时间创作的稿件,真的十分开心。

作品更是一读再读,忍不住做一点小整理:

一、 《怀念小龙女》by @33lilily

老实说,与第一篇作者的互动,已经想记录一些感动时刻了。

"笑在知道不永久,幸福感觉却不朽" 这句摘要一下打中我的心扉,咀嚼回味良久

lilily告诉我:是卢凯彤的词!最好的香港都在她的歌里了

于是,我听到了这首歌《海里睡人》陈奕迅情深献唱。也是Ellen 的遗作。

天上飞地上动

与你牵着手漫游;

海里睡梦里游

简单的笑话已足够。

笑在知道不永久幸福感觉却不朽

若能再重来也不必重来

lilily 在文中写道:时常怀念幼时犯下的错,许多事情只有真假,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甚至很多时候真假也没想象得那样重要

想起最近看《陈情》,蓝忘机问兄长:世上之事,是否都有定规定法?

兄:事无定法,是非曲直,也不是黑白分明的。

忘机:若不能以黑白断是非、定标准,那又如何才能定一人之心?

兄:人为之人,其在于本身,非是非黑白四字能断。若视一人,也非以黑白是非可以断之,而是在于心之所向

二、 《我的、她的小丑时刻》 by Thermometer

"谢谢这个题目。如果我不说,其实你不知道谁是真正的🤡。

今天每一位病人,都给我机会来思考谁才是小丑? "

很开心小丑题目遇到知音,并且可能是一位望闻问切细心的医者。她由望切、观察推已及人引发思考:

如果有一天,我也面对同样的问题?离开熟悉的环境,去面对更多的陌生人?也许我会更失落?像个小丑,本来赢得了大家的关注,却要散场。在世上没有什么是永远的,都是暂时的

即使我耐心回答她的问题,她好像都有许多的问题来怨气发泄。我真想当一回小丑,反问她:为什么你要问我?难道你真的相信我会有正确答案

她开心的说,太好了。我不禁微笑😊她很容易满足呃。

滚滚时代,好久没看到这种细心、简单文字的体悟了。

三、《看,那个小丑》 by @Benno中年大叔

大叔一出手:说到小丑,我脑海中第一个涌现出来的是黑泽明《乱》里的狂阿弥。

他清晰解释了剧中「弄臣」这一角色,源自欧洲宫廷的jester;还严谨维基:弄臣往往是宫廷中唯一享有言论自由的人(all-licensed fool),文学、传说中他们常被塑造成「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讽谏者,此类人在中国古代多称之「俳优」。

更妙的是联系近代社会大众媒体发展,首当其冲是那些政客、统治者及时事行为者

举例的香港电台《头条新闻》更是... "我指的不是太后和小豪子(这两位当然非常出色),而是超人和罗启新。"

最后,"苏联笑话就是极权国家机器下普通民众共同创作的嘲讽,现在的社交媒体上也不乏各种个人表达,以文字、图片、视频、meme的各种形式创作和流传。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发出声音的小丑。"

苏联笑话啊,哈哈突然get 到近期@Robert几乎篇篇结尾都用心附上一则苏联笑话。好呼应。

四、《也许在某些人眼里,自己就是小丑,但也正常吧》 by @小豆

开篇就是一只超级可爱、无邪的少年版小丑。 (已被融化~)

全文读来带有一种吹拂着轻风,淡淡的少年感,却又有细腻与包容。

我们在追星、游戏、动漫中获得乐趣,这些有意义吗?要意义吗?

"说不定对我来说没有意义事情,是对方的生活支柱,对于对方来说就是意义重大,本来就很难有事情是所以人都觉得有意义的" 。也提到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

评论中有礼的少年说:感谢举办征文活动!

和大家的双向奔赴啊!我也很感谢关注&参与的小伙伴,自己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十分的开心、满足

五、《一直等下去的小丑》 by @大风

一篇关于网飞《城市猎人》二创。

大风:想要写一个故事。突发奇想,如果将故事中的孟波转换个性,应该不错,于是写下这个故事。

作者笔下的孟波来到了台北信义区百货公司林立的一小块空地扮演小丑当街头艺人,每到星期六、日下午3点,他都会准时出现...

很奇妙,我没看过《城市猎人》。但这个发生在台北信义区一小块空地扮演小丑的街头艺人却给了我莫名的亲切、熟悉感。

想起征文中,我描述道:不久前,在香港街头看到小丑表演,围满了小孩大人,孩子投入&欢笑,伫立着的我也很感动。 thank U, Joker

相:小豆
相:大风

以上,每篇300Likecoin 已及时发送。近期也收到打赏再加篇加码

邀请大家如有灵感,继续赐稿交流,继续我们小丑般的开心旅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文倩世界公民,出生福建,台港成長; 5年香港立法會議員助理 2021年大涼山支教教師(NGO);2022年環球旅行&旅居 2023年海南島Ted演講者; Freelancer數字遊牧,社群運營 公眾號:應無所住2020 疫情三年,一個女生的全球生活漫遊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愛屋及烏,讀許知遠《變革者梁啟超》

展望人類|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2024年雙年會議在香港

週末:美的覺知·漫談迷因文化與Meme的強大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