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核子物理学家报你知:关于电影《奥本海默》的两三事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中原大学物理系教授高崇文撰写的这篇文章,是你必备的《奥本海默》观影指南:究竟奥本海默到底有没有差点毒死人?毁灭世界的机率到底是多低?枪式与内爆式的核弹设计怎么决定的?日本其实本来没有打算投降?让你掌握原子弹研发的过程与阻碍,也能补足电影没说的事。
《奥本海默》电影剧照(图源:IMDb)

文| 高崇文(中原大学物理系教授)

随着大导演诺兰的新片上映,奥本海默这个沉寂已久的名字一夕之间又浮上大家的脑海了。随着广岛长崎原爆78周年逐渐逼近,再加上去年2月乌克兰战争刚爆发时,俄罗斯方面持续的核恫吓,那个似乎早已远去的恐惧再次袭上许多人的心头。

当然,诺兰这部长达3小时的巨作包含了许多提得讨论的议题,但是基于笔者的专业,在这里先提供两点澄清以及一点补充,不管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应该都能得到一些有用的资讯。

➤毒苹果与《哥本哈根》

首先要澄清的是,尼尔斯.波耳(Niels Bohr)并没有差点吃下那颗毒苹果!电影描写奥本海默到了剑桥以后,面对他不擅长的物理实验,搞到差点崩溃,结果他居然把苹果泡在氰化物,放到他的导师布莱克特(Patrick Blackett)的桌子上,这一段是真实事件。

跟苹果无关的波耳(左)与差点吃到毒苹果的布莱克特。 (图源:wikipedia/Av Walter Stoneman/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事实上,奥本海默的父亲为此赶到剑桥,总算说服校方没把宝贝儿子移送法办,但奥本海默也被迫去看精神分析师。不过电影中,为了戏剧效果,安排大科学家波耳差点咬下那颗苹果,这可就完全是电影的杜撰了。波耳在曼哈顿计画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可惜电影限于时间,没有办法详述,所以让笔者在此交代一下。

波耳虽然以他在量子物理的开创性贡献闻名于世,其实他也是最早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先驱。他与美国物理学家,也是费曼的博士导师惠勒(John A. Wheeler)一起在二战爆发当天,刊出解释为什么慢中子撞击铀235会产生核分裂,而铀238却不会发生核分裂的重要论文。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大战期间盟军得到德国原子弹计画的情报来源之一。

1941年9月,与波耳情同父子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到哥本哈根与波耳见面。但这次见面对两人而言都十分尴尬,因为1940年4月,丹麦已经被纳粹德国占领了,而波耳的母亲埃伦.阿德勒.波耳(Ellen Adler Bohr)出身于一个在银行业和政界都声名显赫的犹太富商家族,依照纳粹的标准,波耳也是犹太人,自然也是可能遭到迫害的对象。

波耳与海森堡的谈话围绕着德国正在进行中的原子弹计画,气氛更为凝重,最后不欢而散。后来波耳于1943年逃离丹麦,抵达瑞典。当波耳逃离丹麦的消息传出后,英国马上安排他来到英国。波耳乘英国海外航空所属的一架德哈维兰蚊式轰炸机10月6日抵达苏格兰。

途中由于飞行帽尺寸不合适,波耳没有把飞行帽带上,因此没有听到飞行员指示把氧气面罩带上,导致飞机在飞经挪威上空时,由于爬升至较高的飞行高度,波耳因高空缺氧而晕了过去。飞机飞到北海上空后,由于飞行高度略微下降,他才醒过来,可说是九死一生。后来他又前往美国,多次造访拉斯阿摩斯实验室。

电影中波耳告知奥本海默,海森堡告诉他德国的原子弹计画并不如预期顺利。事实上,美军是到战争相当末期才得到确切的情报。海森堡与波耳在1941年的那次会面,由于两人事后的回忆南辕北辙,所以被剧作家麦可.弗莱恩(Michael Frayn)写成戏剧《哥本哈根》,成为科学史上有名的罗生门。

海森堡(图源:wikimedia)


➤毁灭世界的300万分之一

另一件需要澄清的是,当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提出原爆是否会造成大气层发生大规模核融合的警告时,奥本海默求助的对象并不是电影中所说的爱因斯坦,而是亚瑟.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由于康普顿这个角色在剧中没上场,导演只好安排让爱因斯坦来露一下脸。

其实在美国的原子弹计画中,康普顿是与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平起平坐的大咖人物。但是由于这部电影人物太多,所以只好让他消失了。康普顿本身是1927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是他决定要发展以钸239为原料的核弹。由于钸可以用化学方法与铀238分离,而铀235,由于化学性质与铀238完全相同,必须用非常昂贵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曼哈顿计画只产生64公斤的铀235,只能做一颗原子弹,所以决定发展钸弹,影响非常重大。

康普顿(左)与劳伦斯。 (图源:wikimedia)

康普顿在芝加哥大学成立冶金实验室,还决定在芝加哥大学球场看台下建造首个核反应炉芝加哥1号堆(Chicago Pile-1)。芝加哥1号堆在费米(Enrico Fermi)领导下,于1942年12月2日第一次成功地引发人工的连锁核反应,康普顿的份量可见一斑。

至于原爆是否会造成大气层发生大规模核融合这件事,根据科学家汉斯.贝特(Hans Bethe)的回忆,当时他针对两个氮原子融合成一个碳加一个氧的核反应,简单地算了一下,很快就得到泰勒这个考量是危言耸听的结论。

贝特还提到,计画中另一个重量级人物费米也不相信原爆会造成大气层的核融合,他还在三位一体的核试前故作轻松,建议来打赌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呢。导演诺兰在接受专访时特别提到这段插曲,因为这正是他拍摄这部电影的动机之一:要探讨科学家冒着毁灭世界的风险,仍然坚持制造核弹的心情。

这听起来的确很耸动,但是,根据康普顿在1959年的访谈,他回忆道,当年他批准继续推动曼哈顿计画是因为,原爆会造成大气层核融合的机率低于300万分之一!尽管电影里也不断强调毁灭世界的极低机率,但不等于0的悬念焦虑,显然与当时科学家的冷静并不相符。

➤枪式与内爆,一枚铀弹一枚钸弹

提到三位一体核试(Trinity),可以算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焦点。尽管画面惊心动魄,但是电影没有交代得很清楚,为何钸239无法采用简单的枪式设计,而必须采用非常复杂的「内爆」设计。就是科学家对这个设计没有足够的信心,才不得不实行这次核试。所以笔者在这里要做个补充。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枪式核武器是利用一般炸药将一块次临界物质射向另一块可裂变物质从而使裂变物质达到临界质量。 (图源:wikimedia)

原先采用钸239的钸弹设计,也是采用与铀235相同的设计,称为「瘦子」(Thin man)。 1943年11月4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使用气冷的X-10石墨反应炉生产了首批反应炉合成钸之后,眼看大功即将告成,不料1944年4月,费米的学生、后来也得到诺贝尔奖的塞格雷(Emilio Gino Segrè)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橡树岭核反应堆生产的第一个样品钸于1944年4月送到拉斯阿摩斯,几天之内,塞格雷小组观察到自发核分裂的速率是回旋加速器生产的钸的5倍。钸放出中子的速率太快,会提早启动连锁反应。释放的能量会吹散周遭尚未发生核分裂的钸,这样就无法达到临界质量了!

使用钸的枪式设计无法让核分裂达到临界质量。图为枪式钸原子弹「瘦子」的壳体(图源:wikimedia)

塞格雷的小组得出结论:钸样本的核分裂活动增加是由于钸240所致。从加速器生产的钸中,钸240的含量远低于用反应炉产生的钸,所以之前他们都没发现这个问题。而钸240自发核分裂速度远高于钸239,无法用化学方法来分离它们,所以这下问题大条了。 1944年7月,奥本海默决定停止在钸的枪式组件,这是曼哈顿计画最大的危机!

这时候,原本当作备案的「内爆」就浮上台面了。所谓「内爆」是使用化学炸药,将钸239的亚临界球体压缩成更致密的形式。当钸原子靠得更近时,中子捕获率增加,系统就会达到临界质量而爆炸。
一开始,只有内德米尔(Seth Henry Neddermeyer)敦促全面发展内爆并应用到原子弹。

尽管许多人不觉得内爆可行,但奥本海默还是任命内德米尔为测试内爆小组负责人。到了1943年9月,内德米尔的团队已经从5人增加到50人。那个月,美籍犹太裔数学家冯纽曼(John von Neumann)应奥本海默的要求来到了洛斯阿拉莫斯,创建一个可靠的内爆数学模型,使内德米尔能够提出一个大大扩展研究计划的建议。

内爆小组负责人内德米尔(左)与数学家冯纽曼(图源:wikimedia)

➤无法求和只能投降的局面

枪式小组的副负责人麦克米兰(Edwin McMillan)和曼哈顿计画顾问拉比(Isidor Isaac Rabi)建议聘请在精确使用炸药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乔治.基斯蒂亚科夫斯基(George Kistiakowsky)来帮忙。 1944年2月,基斯蒂亚科夫斯基成为内爆组的副手。两个月后,塞格雷发现了钸无法采用枪式设计以后,1944年6月中旬,基斯蒂亚科夫斯基交给奥本海默一份报告,详细介绍了内爆小组内部的种种问题,最后导致内德米尔被撤换。 1944年6月15日,基斯蒂亚科夫斯基取代内德米尔,成为E-5小组的负责人。

内爆核武器设计是将常规炸药同时起爆,引起内爆。内爆使得钸被强烈压缩密度增加,达到了临界质量并开始连锁反应。 (图源:wikimedia)

为了产生将钸核心压缩到所需密度所需的对称内爆,需要同时引爆32个炸药在球形核心周围,在1微秒内同时爆破!为了确定内爆这个想法可行,曼哈顿计划特定执行了放射性镧测试(Radioactive Lanthanum,缩写成RaLa),目的是研究汇聚震波,从而研制出核武器钸弹芯压缩所需的球形内爆。

这项实验使用了大量的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镧-140,该物质能产生大量的伽马射线,当内爆发生时,这些伽马射线会因为金属壳向内挤压而变弱。这个实验是由义大利实验物理学家布鲁诺.罗西(Bruno Benedetto Rossi)领导的团队研发。测试虽然很成功,但还是无法保证到时候钸弹的内爆真的奏效。三位一体核爆试验正是为了要确认内爆是可行的。

为什么钸弹这么重要呢?因为日本军方认为,即使美国已经生产出1枚,也不可能有更多资源来制造第二枚原子弹。所以当1945年8月6日B-29美军在广岛上空投下「小男孩」时,日本政府虽然大吃一惊,但是并没有马上商议投降。

局势变化是发生在两天后,8月8日晚间10时,苏联突然向日本宣战,2个小时后苏联红军随即发动攻势。但是一直到8月9日凌晨4时,日本政府才从莫斯科的电台广播中得知,苏联已经废止《日苏中立条约》并向日本宣战的消息。 8月9日上午10时30分,日本政府召开了军事参议官会议,还在开会中的日本政府高层随即被告知九州西海岸的长崎市,在11点2分也遭到原子弹的攻击。第二颗原子弹正是采用内爆的钸弹。

8月10日凌晨2时,天皇决定向盟军投降。持平来讲,让日本政府屈服的,是失去透过苏联斡旋中介向盟军求和的一丝希望,还有不确定美国手上还有多少原子弹的这个事实。终战诏书特地加上一句:

加之敌ハ新ニ残虐ナル爆弹ヲ使用シテ频ニ无辜ヲ杀伤シ、惨害ノ及フ所、眞ニ测ルヘカラサルニ至ル(中译:加之敌新使用残虐爆弹,频杀伤无辜;惨害所及,真至不可测。)

《终战诏书》单页印刷版(图源:wikimedia)

原子弹的确令顽强的日本屈膝了。

诺兰这部大片,值得深思的地方非常多,希望观众在享受声光娱乐之余,也能对此片的主题——人类如何负责地面对自己的才能——有所思索。身为少数在台湾开设核子物理课程的笔者,忍不住野人献曝,希望这篇短文多少能引发大众对核子物理的几分好奇心,吾愿足矣。 ●( 原文于2023-07-26在Openbook官网首度刊载)

奥本海默
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
作者:凯.柏德、马丁.薛文(Kai Bird, Martin J. Sherwin)
译者:林莺出版:时报出版【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凯.柏德( Kai Bird
著作有:《The Chairman: John J. McCloy,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Establishment》、 《The Color of Truth: McGeorge Bundy and William Bundy: Brothers in Arms》、 《The Outlier: The Unfinished Presidency of Jimmy Carter》,以及《 The Good Spy: The Life and Death of Robert Ames》。他也跟Lawrence Lifschultz共同编辑了《Hiroshima's Shadow: Writings on the Denial of History and the Smithsonian Controversy》。

他目前是The Leon Levy Center for Biography的主任,住在纽约市和迈阿密二地。

马丁.薛文( Martin J. Sherwin
担任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英国与美国史「 Walter S. Dickson教授」(名誉教授),以及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正教授,直到他于2021年10月过世。他第一本关于美国对外关系史的著作《A World Destroyed: The Atomic Bomb & The Grand Alliance》(Knopf,1971)就赢得「Stuart L. Bernath」奖,并且入围普立兹奖决选名单。他最后一本著作《Gambling with Armageddon: Nuclear Roulette from Hiroshima to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Knopf)于2020年出版。生前和妻子苏珊住在华盛顿特区和科罗拉多州的亚斯本(Aspen)。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