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為什麼比“好”更強大?

书海漫步
·
·
IPFS
·

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在當下的網絡環境,在我們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充斥著各種負面事件和負面情緒,多少年一遇的災難,聞所未聞的“黑天鵝”,頻繁出現,壞消息不斷更新,壞消息為什麼總是比好消息傳播的快?

在《會好的》這本書中,兩位作者,社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 《紐約時報》科學專欄作家約翰·蒂爾尼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洞見,“壞”比“好”更強大。

《會好的》這本書的的英文名是The Power of Bad,直譯過來就是“壞”的力量,指的是負面事件和負面情緒產生的影響,普遍要比正面事件、正面情緒更強。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親密關係、人際交往,還是學習過程中,壞事件的影響力都遠遠大於好事件。我們總是很容易被“壞”影響,產生焦慮和恐懼,然後做出不太明智的決策。

心理學家們發現,在很多層面上,“壞”和“好”都不對稱,“壞”的力量更強大。比如,批評帶來的痛苦比讚美帶來的愉悅感強多了;糟糕的第一印像對人造成的影響,遠遠大於好印象;童年時父母的一次忽視,可能影響一個人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可很少有人會用同樣長的時間,去回憶童年時的一次美好經歷。

“壞”的強大,其實是“好”的弱小襯托出來的。 “好”指的是正面事件和正面情緒,比如,今天工作進展順利,項目合作愉快,晚餐和電影也讓你感到愉悅。

“壞”和“好”的實力不對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總傾向於放大“壞”的影響,削弱“好”的影響,心理學家把這種傾向稱為“負面效應”,或者“負面偏差”。

在“負面效應”的作用下,我們會更關注負面的東西,比如,天災人禍等負面事件,焦慮痛苦等負面情緒;我們會認為負面事件的威力更強大,就像俄羅斯有一句老話,“一勺柏油攪壞一桶蜂蜜,但一勺蜂蜜改變不了一桶柏油”;負面事件影響我們的時間更長,比如,有一項實驗把一隻消過毒的蟑螂放進一杯蘋果汁後立刻拿開,大多數人不僅當場就拒絕喝它,此後都不願再喝蘋果汁了,哪怕它是乾淨、新鮮的。

為什麼會存在“負面效應”?最關鍵的原因是大腦的進化。作者說,人類的大腦簡直是為“壞”而生。人類祖先需要在凶險的環境中生存,大腦逐漸進化出了威脅預警系統,這種警報系統非常靈敏,趕在我們意識到危險之前,身體就會自動反應,要么留下來戰鬥,要么趕緊逃跑。

大腦的進化導致我們天生會被威脅吸引。比如,8個月大的嬰兒就會快速轉頭去看蛇的圖片,而不是青蛙的圖片。 5歲的小孩在看一組印有面孔的圖片時,他們能夠快速識別出恐懼表情或憤怒表情,而不是開心的面孔。

為什麼會讓“壞”的力量變強大呢?因為,環境變了,大腦裡的威脅預警系統的反應就過度了。人類祖先曾經面臨很多致命威脅,天災、猛獸等等,大腦的進化幫助人們快速反應,遠離危險。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很安全,跟以前相比,幾乎沒什麼致命威脅,可大腦還是會像以前那樣,一發現哪兒不對勁,就發出預警信號,身體就會做出反應,心跳加快、呼吸短促,恐懼感不斷增強。再好的東西也得適應場景,這些古老的反應原本負責保護我們,當人類的生活場景從凶險轉到安全,這些反應就過度了,從而導致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決策。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