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缀》9月特刊:采访写作营回顾-访谈是在培养感情?

炙式化
·
·
IPFS
·
7组精彩的采访!

这是9 月的后缀特刊,因为这个写作营会在10 月底结束(不知道会不会有下期),于是我就受主编邀稿来回顾一下大家的采访文!其实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有点难以下笔,每组采访的类型相差甚远,加上很多作者其实是自己不熟悉的,要一下了解好多人,着实有点痛苦,但虽然这样说,一篇篇的看,还是蛮过瘾的。

另外因为(即将卸任的)验证人酱酱(主编说这样叫很可爱@JohnShao的赞助提供,因此每位采访人、受访人各获得200 LIKE!以下在开始前插播据说是JohnShao 的主题曲,感谢他一直一来作为验证人的帮助,以及为后缀营队的付出!

「 I Love You John ~」


《后缀》采访写作营:专访《阅读笔耕》

@雨果. Hugo采访  @阅读笔耕

每次在首页看见笔大的文章时,第一个想法就是:「到底为什么可以产量那么高,品质又那么好?」明明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也还有正职的工作要做,为何却能有如此的热诚?

后来也发现,教的人会比学的人得到更多,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悟道」时间早晚有别,我就带着这样的「道」一路走下去,成为一种做事的习惯吧(笑)!

而在看到笔大说的这句话后,原来是秉持「教的人会比学的人得到更多」这样的信念,不断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让自己赏心悦目的作品(同时也造福读者)。也如同在〈年末清单• 我的年度关键词是「创造」 〉说道的:

以前可以马拉松式看电影、追剧集、刷游戏⋯⋯现在却变得索然无味。我明白,因为那是在消费别人制作的产品,灵魂是「被喂养」的姿态;而写作是在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成品,是「供养者」,两者有别。
原文:《后缀》采访写作营:专访《阅读笔耕》 笔大加入马特市仅1 年9 个月的光景,就已经累积惊人的创作量

在看完这篇采访后,最大的感触不是笔大文章的高产、高品质,也不是逻辑清晰能化繁为简的能力,又或者偶尔神来一笔的幽默,而是采访当中说到,在疫期间读完《 一人公司》后,一直有把书里提到的观点放在心上:

千方百计想在「下一次」把它改良地更细致一点,这不是单一事件,而是连续过程。

以我的角度来说,笔大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作者了,大可以将写作这件事照着一个公式走,把更多精力花在其余工作或兴趣上。但是,他却是不断的精进自我,想方设法要将文章写得更好!

不只是「学会就好」,而是「刻意练习」。再一篇篇的文章中,不断精进自我。


《后缀》采访写作营(C组)|DAO,可道,非常DAO

@swiftevo采访@米高与小狗ThankYou

首先,在看到米高的种种经历后,脑中浮现的关键字便是「教学」、「学习」、「共学」

米高在2014 年培训了一班自闭症人士制作益智德育游戏及电脑动画,帮助弱势团体可以借着资讯科技自给自足;时常出现在Matters 的线上学习会上;在WhatsApp 上建立了一个区块链学习小组,教导30 岁到40 岁的人学习区块练知识。

并且说到,自己更提倡所谓的「共学」,彼此交流意见、互相协作,而非填鸭式的教育。

原文:《后缀》采访写作营(C组)|DAO,可道,非常DAO Matters Web3 线上学习会

我认为这篇文章给了一个很好的启发,其实一开始就点出了希望读者思考,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真正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许多人尝试以股票的概念去了解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追逐token升涨带来的经济红利;以此去理解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就如买椟还珠一般,忽视了区块链本身带来的影响和内在价值。越聪明的人往往在进入Web3.0 时,越容易依靠以往的规则去理解新事物,导致带来了迷失。

Web3.0 为人们开创了一个新世界,在采访中说到,这样的新世界,让人们脱离了被动式的学习,在自由度更高的区块链世界里,我们必须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因为独立性更高,也不能在被动的等着他人安排你的人生,便不得不面对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后缀》马特市民访谈(A组):栀子榴莲采访Lola

@栀子榴莲采访  @Lola

我得先说在看这篇采访以前,我对于两位作者都不是很熟悉。一部分是因为撰写的题材离我目前的生活有点遥远,没有太大的共鸣;第二点是因为简体字其实自己看的不是很习惯,本人一直以来都习惯写、看繁体字,虽然繁体字与简体字有所关联,但不知道为何自己在阅读上却不是很通顺。

忘记是在什么地方,看过有人说Lola 是个很神秘的人。但在看完这篇采访之后,自认为对Lola 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也第一次知道中国云南地带的殖民、政治迫害等历史。我个人觉得,愿意将这样的事情写出来已经是一件很棒的事了!


在采访中,提到了在〈 我小时候的宗教经验〉的留言下与另一位作者的对话:

当今的语境之下,民族的话题必然牵扯到国家,国家怎么想,当然的重要,因为国家对于民族和风俗的看法决定绝大部分人接受的信息是怎么样的。更何况民族这个概念本身,也是由国家制造和固化下来的。社会层面的问题不能仅仅缩小到个人感受的层面去讨论。

我不是很喜欢讨论政治议题,因为很多时候我认为牵扯到政治的议题,往往涉及的面向、问题太过于广泛,我无法一下子理解那么多,而即便我深思熟虑后理出了头绪,也无法保证我能在不伤害到所有人的前提下(或许这个前提早就大错特错了),表达我的想法与见解,更别说我不是相关背景的人,社会的历练又少。终归一句,就是我无法承担那样的责任。

但我认为,即便我不去碰政治,政治也会自己找上门来。

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事情,也无法给予任何实质的帮助,但我想我稍微能感受到那份心情。国家的选择固然有他的原因,先不论好与坏,但这必定会与个体产生冲突。因此我认同栀子榴莲所说的:「在这里记录个体所感受到的痛苦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后缀》采访写作营~ 让每一颗学习的善心,装上飞向世界的翅膀

@旅读从心采访  @雨果. Hugo

先说在我看完这篇采访文的第一个想法是:「军人斜杠读书会?这是什么组合阿?」

雨果在2018 年底成立了公益读书会,而因为公益读书会是非营利的,再加上是一人公司,因此必须一手包办经营、宣传、分享等工作事项。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不得不敬佩雨果的精神,不求任何回报,只求与读书会的朋友一同成长、努力。

而与此同时,在经营读书会的雨果,还得维持正职的军人生活,甚至因为内部长官认为与雨果没有心要在军中发展,打算把他调到一些不重要的位置。但雨果的想法不是灰心气馁,而是想要把工作做到超出长官的期望水准,来证明自己的努力!

同样身为喜欢读书的人,能理解雨果对读书会的坚持与热诚。但看到一人公司要做那么多事,还是无营利的模式,真心觉得非常了不起,要用一个字形容的话,就是「帅」!


七月流火对老衲的采访

@七月流火采访  @老衲

天啊! ! !这篇采访是我7 篇文中看得最爽快的一篇!老衲的话真的让我重头笑到尾,不得不赞叹讲话实在太幽默。但在幽默之下,不拖泥带水,更多的是超级中肯的想法与见解,总让人觉得有些感慨,但同又被老衲那中肯的道理深深的折服。

这篇老衲与七月流火的对话像是相声,两个人一搭一唱的,真的看得非常过瘾!


这篇采访的一字一句,根本每句话都是金句!全篇文章围绕着中华文化、政治等议题探讨,而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在讲述「自由」。在采访的过程中,一再地提到了「自由」。到底什么是自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是我时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有些时候我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但仔细想想,即便我生在「民主」的国家,可是我真的是自由的吗?打着民主的口号,就真的民主了吗?而人又有可能真的当个自由的人吗?

我想,很多外在事物不是能靠一个人改变的,往往是整个社会环境造就了现况。而很多时候我们会追求形式上的自由(当然这也不是不重要),却忽略了自由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心态上的自由,也很重要。

我们恐怕是在过于自由的不自由中求生存。在觅食中选择被喂食。



这也还是中华文化,不是吗?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从上,而从终端。终端在人。在己。着眼事实,分析数据,知其利害,但悯众人,本善行事。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多做。少跟随。不要人云亦云。试着形成自己的观点。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让你有自己的答案,而不是转述别人的答案。根据自己的答案行事,而不是听别人的答案做事。即使我们求得的答案可能会有不同,而行为有所不同。无妨。就不同吧。也许能求同存异,也许不能。

我很喜欢这两段的叙述,最近选举又要到了,我可不希望自己成为盲目的人(虽然我还不能投票)。而世界一直在变,但是生活还是要过,人终究能控制的就只有自己,因此去追求自己的人生、过好自己的生活,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后缀》采访写作营|留学,在陌生的地方寻找迷失的自己

@一只仪仔采访  @juinjuin韩生活

2020 年2 月底juinjuin 远赴韩国留学,因为感觉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于是下定决心:「我想改变!我要去国外留学!」但其实在此之前,因为家里发生了一点事,留学这件事为父母带来了不少压力。但其实juinjuin 心里也很清楚:

我清楚知道,总是手心向上是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希望可以靠自己力量去分担一下家里的负担。 🥺

真心觉得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在外国人生地不熟的,甚至连语言都不是很会,就要想办法在那里生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我不得不佩服juinjuin 做的这个决定,再加上知道自己的家境要出国留学可能会为父母带来负担,也愿意努力自己赚取点生活费(写部落格),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勇气可嘉。

原文:《后缀》采访写作营|留学,在陌生的地方寻找迷失的自己IU李知恩(图片来源:IU Celebrity MV, tvN《我的大叔》剧照)

另外采方中提到juinjuin 非常爱IU ,我本也很喜欢他!除了他长得超漂亮以外,我非常喜欢创作者,每次看到自己作词作曲的艺人,都会停下来欣赏一下歌曲与歌词。

不过倒是没想到全台湾人数最多的IU 粉丝Line 社群是juinjuin 在经营的,有兴趣的话欢迎大家去追踪!

提到在韩国有没有什么疯狂的经验, juinjuin 的回答则是:「我刚来韩国上语学堂时,IU 正代言韩国烧酒品牌── 真露,不过当时到处都找不到拿IU 海报的方法,于是我就直接打去真露总公司要求☎️。」 (那时的他还不太会韩文)

果然,人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都能突破自己的极限! ! !


leafwind:「在座的各位都是资金盘」

观察者Denken采访@leafwind

在一开始后缀的主编要我接下这篇文章的回顾时,其实我是有点抗拒的。虽然来到Matters 后,接触了不少与区块练有关的知识,还曾经拜读过〈以太奇袭〉!但是说真的我不是相关背景的人,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也缺乏很多实际的认知,多半时候不过是听他人的解释罢了。

但我后来看了一下,其实这篇采访感觉起来已经蛮浅显易懂了(应该吧?),加上也想挑战一下自我,就答应了主编的要求。

在采访中提到为何以「在座的各位都是资金盘」来批判传统金融时,leafwind的回答是:

谈到为何会开始接触就像是离开地球之后,才会开始计算重力、大气压力对生活的影响

因为去到日本生活后,让他对金融产生了冲击,破除了原本以「本国法币为本」的思考模式,便渐渐开始接触到了加密货币。而加密货币虽然是一个崭新开放、自由的世界,但对leafwind 来说却像是历史不断在重演,这不过是新型态的传统金融,依然带有着「资金盘」属性。


在采访的最后, leafwind 也说道:

科技仍然是中性的,真正决定其用途的是人性

我非常认同这句话,科技使终来自于人性,不管是传统金融或是新型态的加密货币,都只是一种工具。而本质若不变,将永远会重蹈覆辙,在同个地方打转。

最后我要说,以我的能力果然还是无法把这篇采访了解的很透彻,如果有什么错误的地方欢迎纠正我。同时也非常推荐去看看原文,觉得比我的回顾写得精采一百倍啊!

另外我真心觉得Denken 总是会记得一些他人很重要的论述,也常常能一针见血,点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最后我想对这次的采访营的做个总结(会有下次吗?):我认为采访真的是很棒的交流方式,不管是对于作者和作者互相理解,还是广大的读者都是如此。不知道大家怎么想,但在看完这7 篇采访文后,我认为我对每位作者的背景或者写作理念,甚至到对生活、人生的理想追求,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我想因为采访是必须由采访者和受访者构成的关系(要自己采访自己也不是不行?),所以感觉起来与以往的「自己写自己的」写作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多了更多想法与感受上的交流。而正因为是与他人沟通、对话,因此往往用词会比较浅白,也会更在乎对方有没有理解自己的话,不然话题可是进行不下去阿。

即便是对相关领域不熟悉的人,我想也能(除非是什么专业的学术研讨会?)理解对方在说些什么。有了基础的认识,便会启发好奇心,让人更深入地去了解其他作者到底在写些什么

总而言之,采访让作者之间多了更多的交流,也让不少读者更认识作者。理解了他人背后的创作动机、理念,因而也能对作品感受到更深刻的感情。 (所以,结论是采访是在培养感情?)

原文:《后缀》采访写作营:陪你采访一位市民对白设计/Jeger、绘图/ 林宇(就是这么有sense)
  1. 《后缀》采访写作营:专访《阅读笔耕》
  2. 《后缀》采访写作营(C组)|DAO,可道,非常DAO
  3. 《后缀》马特市民访谈(A组):栀子榴莲采访Lola
  4. 《后缀》采访写作营~ 让每一颗学习的善心,装上飞向世界的翅膀
  5. 七月流火对老衲的采访
  6. 《后缀》采访写作营|留学,在陌生的地方寻找迷失的自己
  7. leafwind:「在座的各位都是资金盘」

以上是这次的7 篇采访文章,虽然我回顾文写得有点累,但还是要感谢你们的采访,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本人的文笔不是很好,如果让你们失望了很抱歉。

最后要感谢后缀营队@Jeger主编:\这个/\这个/\这个/\这个/\这个/(谐音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炙式化一位熱愛學習各種事物的「學習者」,偶爾寫寫各種文章幫我自己整理思緒,科普一些實用或沒用的知識,當然還有騙騙錢(燦笑)。還是個工作狂,什麼都忙,覺得時間永遠不夠,但我自己樂在其中,這就是「幸福」的滋味。 所有資訊全在Linktree,請慢慢欣賞:https://linktr.ee/Zioh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不需要任何意義與原因,就只是想一個人看海......

在Matters的第200篇文章,重新回歸寫作生活!

《後綴》採訪寫作營:專訪@芝麻貓-藝術創作與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