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的魔力_聊聊我第一次走入土城沛陂社区

流連民族學
·
·
IPFS
·
很久没有写电子报,这次开始写作可以带给大家的是和平常记忆中的「学术文章」不太一样的东西。也因为这样,我想尽量语气柔软一些,聊的事情轻松一些,带大家跟我一起认识一个「社区」。

民族三叶秀恒

前言

很久没有写电子报,这次开始写作可以带给大家的是和平常记忆中的「学术文章」不太一样的东西。也因为这样,我想尽量语气柔软一些,聊的事情轻松一些,带大家跟我一起认识一个「社区」。

对社区的第一印象

「如果没有课程上的压力,我很肯定自己一辈子都不会想踏入那样的生活环境。」在我第一次到土城工业区的时候,心里就在想着这件事情。

土城工业区是一个占地将近百公顷地区,位置大致位在大汉溪的河岸,整体走势由东北向西南方延伸,旁边有着一条只有1号和301号的一般道路「摆接堡路」。大致上来讲,是个都市计画和路网规划都不太理想的区域,不论出入都会感觉到一定程度上的麻烦。根据环保局的资料,土城工业区这一大片用地中,只有大概3.44公顷是社区用地,剩下绝大多数的地皆是设厂用地以及公共设施用地。但实际走入社区后,会发现人们来来去去所带来的人情味比起帐面上社区用地的小小数字来的浓厚许多。社区中可以见着各式各样国籍的人们,包含越南、印尼、菲律宾和泰国,每一国的移工都因为制度性的限制、资方的管理因素以及经济条件等等理由群聚于此,在外观上看起来非常接近传统上对于「Ghetto」的定义。而这个定义所伴随着的,也就是这个社区非常容易被观察到的「混乱」。在工厂和各种设施中间残存下来的旧房子,被最大限度的改造成了便利商店、杂货店、银行、机车行和餐馆等等各式满足生活所需的店家,而剩下的老旧公寓则有不少交到了当地的企业主手上被改建成了宿舍。而这些房子之间,也穿插着庙宇、透天厝等突兀的元素,从庙宇上可以注意到这是一个有着汉人社群的区域,而华丽的透天厝群和大厦等,似乎是当地的企业主们所带来的,与此地的气质格格不入。

(注:Ghetto一词,中文翻译为「聚居地」,原本的意思是犹太人集中生活的区域,后来可以拿来泛指都市中的贫民窟、少数族裔聚居地。)

漂亮但格格不入的住宅
非法银行
杂货店

田野调查中的酸甜苦辣

在进行田野调查研究时,总是免不了的环节一定是麻烦别人了。不停的麻烦人,不停的道谢和道歉,不断的尝试更接近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题一点。这件事情在我走入沛陂社区的这些日子中也是一样的,让刚开始很不擅长与别人沟通的我算是吃尽了苦头。以我自己在研究中所经历的来说,光是成功拦下一个人可以与他们进行「访谈」,进行一场可以被用文字清楚记录下来的访谈,就已经是我们在社区里头不知道周旋了多久之后才开始有的进展了。第一次去到那里的时候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到后来清楚地记下来每一个受访者的居所,了解社区大致的运作方式,知道这里的人群的分布,这一些慢慢堆积的进展,就让我对于一个「社区」的理解变得越来越清晰。

而后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在刘雅彦学长的协助下,莫名其妙的打入到了移工社群之中,有了机会跟移工一起聊天、喝酒,了解那个社群中的点点滴滴。有很多很多做田野调查的师长都会跟我们说,喝酒是打入社群数一数二快的方法,刚开始很难了解,很难想像「严肃」的研究为什么会需要用这么奇怪的方式进行。但后来在喝酒的过程中,才发现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往往都会被用太快的速度消化掉,变成你每一天结束之后会希望忘记的事。而一点点的酒精,和一点点的「不寻常」,正好是把这些东西从日常的柴米油盐中分离出来的最好介质。所以那天晚上,我在一边录音、一边纪录所有需要的资讯的时候,也喝了两杯来自热情的移工朋友招待的药酒。那两杯酒甜甜的、辣辣的,喝下之后让寒风中做研究的我霎时间也觉得没有那么冷了。然后,我用着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的中文,很慢很慢的,跟一位移工朋友聊着他的生活。他是个很认真生活的人,从他的谈吐、从他的生活、从他选择告诉我的事情中,我看到了好多好多我都不敢说自己还拥有的对生活的热情。他告诉我台湾有好多好多可以值得骑着脚踏车去探索的地方,告诉我台湾有多美丽,告诉我他怎么一路从泰国来到这里,告诉我接下来移工的签证到期后他就必须回到泰国。这些点点滴滴,听起来就像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的细细碎碎的炫耀和抱怨,但要怎么消化这些,就变成了人类学家的工作。

在那时候,我选择将这些资讯跟我们找到的法规等等结合,尝试去还原移工在台湾生活时遭遇的困境。但现在此刻在书写这篇文章的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的,还是那个听着故事时的感同身受。这种感同身受是很特别的,尤其当你走入了一群你认为理所当然与你不同的人之中时,突然感受到这种感觉。那时我总是想着,「原来移工的日常烦恼也是这些」。这些跟我们一样再平凡不过的事,然后被刻意的用不一样的眼光去检视后,变成了「研究」。但在这么做之后,心里头总是会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也许只是自己的自作多情,但总会觉得在听着故事的自己没有办法全心全意的作为聆听者,没有办法陪伴对方真的去消化这些生活的点滴,却还是选择去询问这些事情。这种感觉偶尔的,让我觉得自己不太真诚,感觉自己有未尽之事依旧遗留在那。

移工宿舍一景(非当时拜访的)
正确的田野调查技巧_啤酒

那些记忆中有趣的事_电动车、菲律宾刨冰

而田野调查也除了带来藏在深水区的一些失落之外,其实也有很多浮在表层的、会让人一再回想起的有趣记忆。以我在土城工业区的两次调查来说,我最喜欢的大概还是那些装饰漂亮又华丽的电动车,和那些奇妙的异国料理。

电动车是我们第一次田野调查的主要主题,那些外观华丽的电动车和他们背后因为法规、经济和技术等等条件所形成的背景,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有趣的研究主题。但撇开这些复杂的研究不说,单就观察这些电动车而言,就已经会被他们的巧手跟热情震撼。台湾畸形的汽机车与驾照法规,让这些在原乡很可能就是玩车好手的移工们,来到台湾之后要用「微型电动车」这个畸形的平台作为打造自己梦幻车的舞台。但在近距离观赏过移工朋友的作品之后,就会发现「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这句话不是开玩笑的。仿运动速克达、仿档车、甚至是仿高级跑车,从脚踏后移到动力模式,所以你可以想像的到一台摩托车应该要有的、甚至是不应该要有的,在移工朋友的巧手之下全部化为可能。当时,我们采访的是一位宿舍的「老大」,他的坐骑就是一台鲜红色的电动车,那个马达的声音,乍听之下我感觉应该比我的GOGORO还凶。更不用说车上处处都有的阳极处理以及电镀制品,整台车金光闪闪,散发着浓浓的战斗气息。因为时间跟喝过酒的缘故,我们没有机会目睹那台车在路上跑,但是光是看着实车,就已经非常震撼了。

轮圈好帅
加长摇臂,就离谱

而除了这些之外,第二次回去土城的时候,因为观察的重点变了,做的事情也就跟之前不太一样。那一次的调查,我原本也一样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所以我走进去了各个我平常不会想走进去的店家里面。而这之中最特别的体验,就在我决定走进一家菲律宾小吃店后开始。

这段体验是很神奇的,因为我意外收获了很多很温暖的问候及帮助。在我坐下来吃饭之后,隔壁桌的客人便向我表达善意,并且询问我食物「好吃吗?」,我想这是他们能使用的、为数不多的中文了。因为当我反过来询问他们是否很常到这里吃饭时,他们立刻就回答了我「没有」。但我在那个对话的语境中,我挺确定他们对我是善意的,这个回应也就更凸显出了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理解我的问题的意思,才会做出这样的回应简略回答。

而后续吃饭的过程中,我看到隔壁桌的客人点了一碗刨冰,在好奇心下,我也同样的选择了向老板点一碗刨冰尝试看看。而我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向老板点餐的这个行为,甚至是隔壁桌的客人协助我进行的。在她协助我点完刨冰,一边开心的看着来自家乡的电视剧时,我的刨冰也上桌了。要我说的话,那是一碗很美味的刨冰,地瓜泥、椰果、榴梿和各种豆类制品,整体而言是甜蜜又绵密的味道。我很喜欢点刨冰的这个插曲,更喜欢在点的过程中隔壁桌的客人协助我,在点完之后老板还跟我说要怎么吃(一边比手势一边叫我搅拌)的这些片段。在那一两个瞬间,我便仿佛自己已经置身国外,是在菲律宾的某一个小摊贩里头,在渡过一个悠闲的下午,享受着美食和甜点。

我不知道对于一个平常就在那边生活的台湾人而言,走进去这种店家算不算是一种常态的体验。但至少在我的观察里头,我大概是个很特别的客人。老板几乎和所有后续到访的客人议论我,每个人看起来也都很意外。我在想,这也许也是一种「越界」,不小心走到了不属于我的领域之中。但越界这件事情的结果,却也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坏。甚至可以说,这个突破是一个正向的,有某种跳脱舒适圈意义的正向的越界。

奇妙的菲律宾食物,有着难以言喻的味道
放送着菲律宾肥皂剧的电视,特点是广告很久很久
超级神奇的菲律宾刨冰(但是很甜很好吃)

结语

因为说好希望这篇文章很好入口,所以我去掉了很多原本在这两次研究中所包含的学术的部分。但比较让我自己意外的是,就算在我刻意剥去了学术的内涵后,这篇文章依旧可以形成一个合理的、有故事的叙述。对我来说,这其实就是人类学的另外一面,也就是人类学的开展毕竟是从你我的生活中出发的,当我们脱下了人类学家的面具,其实也就只是芸芸众生的其中一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许就是这些资料在脱离了人类学的检视之后,依然可用故事的方式成立的原因吧?

而我相信,应该没有人讨厌有趣的故事吧?

资料来源

参考书目

新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

不详〈土城工业区〉。 「新北市环境保护局」, https://www.epd.ntpc.gov.tw/Article?catID=697,上线日期不详。

图片来源

两张电动车的照片_刘箴摄

其余照片_笔者自行拍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流連民族學榴槤榴槤,像是在做田野,從最初味道臭臭,不敢食用,到最終的留戀回味。 這是一群學習人類學、民族學學生的青澀書寫練習,我們書寫日常觀察、田野紀錄。既是一場青澀的嘗試,也是對我們來說最珍貴、青春的民族誌書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45°的仲夏一一在臺中市中區待了不只十天的成長之旅

語音的濃縮:「注音符號」及「國音」發展簡述

Aloha~一起來跳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