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的核心在AI 还是区块链,不是KOL 说了算

ckxpress
·
·
IPFS
·
今天谁都「知道」smart phone 是指iPhone 与Android,忘了Steve Jobs 2007 年在台上展示iPhone 说故事之前几年,Nokia 早就在生产今天被视为stupid phone 的Symbian smart phone。相对于改善生产关系的区块链,提升生产效率的AI 易懂又可量化,发展一日千里,假如将来web3被定性为AI主导的互联网,我可不会意外。

ChatGPT 席卷全球,web3 投机者未曾深爱已无情,最近目光纷纷转投如日中天的AI,客气的冷待区块链,苛刻的嘲讽web3。

还不只。有人干脆说,web3 其实就是以AI 为核心的互联网,区块链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空中楼阁,又或者会在web4 才纳入。 KOL 老高则「有容乃大」,指web3 既是AI 又是区块链,影片几天的播放量就接近三百万,超过我十年来文章阅读量总和,果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到底,web3 是什么?

👉 收藏本文Writing NFT 👈

web1 web2 web3 不过是论述

在分享我的看法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怎样理解都好,web3 并非一套产业标准,要说标准,由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TEF )和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 协调的HTTP 协议才是。 HTTP 协议由1996 定稿HTTP/1,到2015 年定稿的HTTP/2,再到2022 年定稿的HTTP/3,一直默默支撑我们的互联网。然而公地悲剧告诉我们的是,如此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人关心(当然包括我在内)。

另外,web3 亦不是软体的版本号。 iOS 的版本由Apple 说了算,Windows 的版本由Microsoft 说了算,Linux 的版本几乎由Linus 说了算,但web3,没有人可以一锤定音。

说穿了,所谓web1、web2、web3,不过是一套论述,用来描述几十年来互联网如何从一个典范走到另一个典范。论述的铺陈有时是指向未来,有时候是概括历史。

换言之,哪一套论述能最生动、最精准地描绘出不同阶段的特色,那套论述就会逐渐为人接受,最后成为「标准」。比如说社会学学者吕大乐于2007 年于《四代香港人》把1920 年代至1990 年代出生的港人,按二战、文革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分成四代,香港的社会图像跃然纸上,论述广为大众接受。难道港人真的可以客观地分成四代,难道以其他方式如每十年划分港人的世代就错了吗?当然都不是。

web1, web2, web3: read, write, own

我最认可的web3 论述,以read、write、own 定性。

我在1993 年入读大学,拿到第一个电邮地址s93686712@cuhk.edu.hk(咦,说出来干嘛),用Mosaic 浏览器看「万维网」(world-wide-web)。当时的互联网,就像是今天的区块链,几乎所有人都听过,搞得懂它所为何事的却没多少,真正在生活上使用的更是少之又少。频宽窄因此速度慢,应用少而简单,网页都是静态的,想像力所限,多数被类比为报章杂志,上网的主要体验,就是阅读。 read,是web1 的特色。

2000 年3 月10 日,Nasdaq 连升十几年到达高位5,000 后, Dot-com 爆破,往后几年科网股不断下跌,倒闭的互联网公司多不胜数。可是,爆破的只是股市,互联网相关技术却在这几年蓬勃发展,陆续出现多个新一代服务,如2003 年WordPress、2004 年的Facebook 和Gmail(当时的G 代表提供1G 的「超大型」、永远不会满的邮箱,而且还会不断'G'row)、2005 年的YouTube、2006 年的Twitter 和吾友Greg Sung 的网上书架Anobii。这些服务的最大特色是,相对于用户阅读由媒体制作的静态内容,更多的是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所以web2 的最大特色是,除了read,也有write。

2007 年iPhone 面世,带动了今天占互联网活动大半的流动互联网与apps,又再催生了另一批UGC 为本的应用如2009 年的WhatsApp、2010 年的Instagram 和2011 年的Snapchat 等等。时至今日,我们电脑和手机屏幕上的绝大部分应用,都是web2 服务。你不一定是创作者、摄影师,但短片、照片、聊天、emoji 通通都是UGC,你没有生产内容的可能性接近零。

2013 年Vitalik 发起Ethereum,同为创办人的Gavin Wood 于2014 年初次用到Web 3.0 的说法阐述其愿景。 Ethereum 和智能合约正式推出并逐渐变得可用后,分散式应用DApps 陆续出现,较知名的有2017 年的Opensea 和Compound、2018 年的Uniswap 和2020 年的Curve 等。相对于web2,DApps 在易用、流畅和功能等层面没有改善不特已,更是个倒退。然而,DApps 的真正突破在于,用户首次可以「拥有」自己的数据和资产,而不是托管在服务供应商手上。因此,web3 之谓web3,是在read、write 的基础上,再加上own 这个新元素。

带得走的才称得上拥有

即使读了上节,很多人对于own 的说法依然不以为然。什么叫「拥有」需要很多唇舌解释,但什么叫「不拥有」倒也简单:你想搬家,但万般带不走。

香港正值开埠以来最严重的移民潮,路人皆知(港府除外)。但台湾的朋友不一定知道,几年前香港也曾经掀起Facebook 的移民潮,大量用户不满Facebook 的独裁与封闭,群起迁移到竞争对手MeWe。我最欣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当时也没有参与,不是想犬儒地袖手旁观,而是接受不了从一个极权移民到另一个极权。结果,移民极速回流,行动瞬间消散。

这是无需专家,谁都能猜到的结果。简单不过的道理,如果港人移民时不能带上自己辛苦赚得的血汗钱,怎可能出现移民潮,除非是为了保命吧,但真的出现这个情况就是难民潮了。反过来说,假如移民MeWe,用户和粉专的社交关系、帖子、留言、按赞都可以转移,分别只在于介面、用户体验和站方营运等层面,恐怕Facebook 早就变成鬼城了。

如果你觉得我言过其实,不妨了解一下2020 年Sushiswap 怎样分叉Uniswap 并从中吸走大量用户与流动性,或是就上月的,Blur 的NFT 交易量怎样一下子超越貌似拥有绝对领导地位的Opensea。 Sushiswap 和Blur 作为后来的挑战者固然有很多巧思,但都建基于用户拥有自己资料和资产这个大前提,否则神仙都没法从市场领导者手上夺得市场占有率。

DApps 之「D」,在于用户的数据和资产,独立于营运商网站或app 介面,存放于区块链并由用户以私钥存取和使用,让用户不再受困于封闭花园,亦无需再因为服务商的潮起潮落,每隔一段时间就失去辛苦经营的帐户内容,废掉武功,重练人生。

这就是实践web3 的精粹——拥有权。

参与论述之争,不如做好产品

关于web3,我虽然有清晰而强烈的理解,也努力推广理念,但断不会视其他说法为「异端」。论述只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有些论述尝试归纳历史争夺诠释权,有些则尝试演绎理念争取实践,能概括历史和承载理念的,就是好论述,反之,就会被人遗忘。

今天谁都「知道」smart phone 是指iPhone 与Android,忘了Steve Jobs 2007 年在台上展示iPhone 说故事之前几年,Nokia 早就在生产今天被视为「stupid phone」的Symbian smart phone。

web3 也一样,首个web3 论述是以区块链为核心,这是追溯得到的客观事实,但相对于改善生产关系的区块链,提升生产效率的AI 易懂又可量化,发展一日千里,假如将来web3 被定性为AI 主导的互联网,我可不会意外。史书是由胜利者撰写的,尤其是独裁的胜利者。

身为实践者,与其争论谁是web3 的名门正宗,不如低头把产品做好,当改善由量变演化至质变,用户自然会把你视为新的典范。


我的文章不为图利设限,全部开放阅读。如你喜欢本文,请收藏它的Writing NFT,支持写作,保育新闻。

👉 收藏本文Writing NFT 👈


延伸阅读

  1. 《小王子的领悟》番外篇.拥有
  2. 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与五月天聊NFT
  3. 我在微信为什么打不开你发给我的WhatsApp?互联网通讯协议之死(上)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ckxpress地球人。人文為體,科技為用。 創業者。LikeCoin、DHK dao 發起人。 創作者。逢週四刊出《區塊鏈社會學》週報,文章全數收錄於 ckxpress.com。 沒有固定手機號碼,但一封電郵就能輕鬆聯繫上—— kin@ckxpress.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知天命之年,給自己的 50 項提醒

我從 Substack 轉到 Paragraph.xyz 的三大理由

超前部署 Paragraph,web3 版 Substack|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