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高龄辞世,享寿88岁
作者|Openbook编辑室
根据日本各大媒体(读卖新闻、NHK)消息,国际知名作家大江健三郎(1935-2023)已于3月3日因高龄辞世,享寿88岁。
毕业于东京大学、专攻法国文学的大江健三郎一生获奖无数,是继川端康成之后,日本第2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日本当代最享誉国际的小说家,曾获法国政府颁授最高荣誉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大江的作品风格与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等传统日本作家的温婉柔美不同,自创出一种曲折行进、气势汹汹的文体。瑞典文学院对大江文学成就的评价是:「以诗的创造力,将现实与神话密切结合,表现出想像的世界,并对人间样态进行冲击性的描述。」而大江在在诺贝尔文学奖致词时则表示:「作为一名小说家,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治愈每个灵魂的创伤,将那些用文字表达自己的人,和那些从时代痛苦中接受它们的人聚集在一起…… 从这种痛苦和伤口中让读者治愈和恢复,是我在文学生涯努力的首要任务。 」
大江小说主题充满话题性,他将自己归类为「怪诞现实主义」,他擅长将最强烈的恐惧和下意识愿望穿插在日常生活中,以不合常理的想像瞬间改变现实。写作范围涉猎宽广,具人本关怀的精神,无论是政治、核能危机、死亡与再生、甚至包括宇宙论,皆呈现在他的创作中。
大江与妻子伊丹由加理(著名导演伊丹十三之妹)的孩子大江光受脑疾所苦,深刻地影响了大江的创作。 《万延元年的足球》便是以此为本,这本代表作荣获第三届谷崎润一郎大奖。
1970年代,大江将文化人类学的理念逐步引进小说创作中,代表作为《个人的体验》,该书除获第11届新潮文学奖,并因此作英译而将他推向国际作家的位置。
《为什么孩子要上学》是大江为青少年读者所写的散文集结,他从自己的成长经验,以温柔的口吻缓缓道出为何要学习、要成为怎样的大人等等的议题。 《换取的孩子》同样展现他黯淡的内省,从故友之死,探触自己的婚姻与国族等不同面向。
长篇散文《广岛札记》展现了大江的反战立场,而在《冲绳札记》中,他从出席冲绳独立自决组织运动推动者古坚宗宪的告别式开始,展开了史典考究与该地居民的访谈,反思日本的二战立场与在历史上对冲绳的迫害与歧视,直指许多自杀殉国者实则受到军方的强迫。此书让他深陷诉讼,直至2008年才胜诉。
《冲绳札记》中文版序中,大江提到:「我常常把『何谓日本人?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这种『黯淡的内省』作为人的主题来追问,然而却被日本政治右翼批判为『自虐』史观,这也是事实。不过,《冲绳札记》的写作与历经大约四十年的被阅读,使我超越了自我批判,构筑了积极的亚洲观、世界观同样是事实。我打算扎根在自己的文学中、作为文学家来走完自己的人生。」
杨照读大江《如何造就小说家如我》所撰写的〈从自创的异境中脱逃归来〉文中指出,「大江的小说,首先来自他强烈感觉、反覆强调的『边缘性』」、「日本的暧昧,一部分就表现在大江健三郎的文字上。大江的回答是:他所写的,本来就不是日文,不是现实、同时代的日文。他的小说,是用一种奇特的『三合一』语言写成的,有日语、有外语,还有『自己的语言』。这三者复杂动态混合对话,才形成了小说中的语体。」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不仅有着难以超越的艺术成就,他对于孩童与青少年成长的关怀,极具启发性,而其作品剑指日本历史中的困境与创伤,更深具批判力。如同大江的思想随笔集《定义集》推荐者,诗人、作家暨翻译家邱振瑞指出:「 他直面当代日本的困境所表现的忧虑和愤怒应是不容怀疑的。因为这是他同时代的日本作家不愿面对的禁忌,不想踩踏的思想地雷。」
愿大江安息。 ●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