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回忆录61: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往何处去?

李怡
·
·
IPFS
·
从流行文化中,可以看到1967年香港人社会意识大转变。

1949年中共建政后,五十年代大批大陆人来港,其中由江浙人带来工商业,和上海的流行文化,对社会影响最大。当时不是叫流行曲,而是叫国语时代曲,流行歌星是周璇、姚莉、白光、李香兰和吴莺音;到六十年代,就是台湾的流行歌星占领香港市场,姚苏蓉、汤兰花、苏芮、欧阳菲菲、翁倩玉以及一直红到九十年代的邓丽君。粤语流行曲不是市场主流。电影方面,五六十年代从永华,到长城、邵氏、电懋、国泰,这些拍国语片的电影公司占领了大影院市场,与西片互领风骚;粤语片的制作很多,但多在街坊流连的小影院放映。

1967年11月,暴动刚退潮,香港第一家无线电视TVB 诞生。 TVB 的新闻报导,和电视剧、处境剧的制作,覆盖了香港相当大比率的人口。

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许氏兄弟的电影、特别是许冠杰的粤语流行曲冒起,风行全港,由此而带入香港粤语流行曲、电视剧、粤语电影的新时代。香港流行文化爆发式的兴旺,不但覆盖全港,更风靡东南亚、台湾、欧美等地华人社区,以至文革后的大陆。香港歌星、影星、导演、作曲作词者,出现好多超级奇葩,可说历史仅见。

这就是香港的黄金时代。从1967年末开始,只有这二三十年。短短时间,在良好管治和充分自由的空气下,就创造出许多奇迹,产生许多传奇人物。在戴麟趾、麦理浩开始的大刀阔斧建设市政与革新中,最值得称道、当时我也认为是最难得一件事,就是创立了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的成功,将香港缔造成一个公平社会。

本土流行文化的崛起,反映了香港人对这个英治下的地方,产生越来越强的认同感。在所有的华人地区仍然处于不同程度的不自由的状态下,香港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在香港可以看到所有在海峡两岸被禁闭的消息和评论。香港人在公平的法律制度下,可以自由做任何不违法的事。香港公共事务、交通、税制、医疗,提供的服务比任何地方都方便。七十年代之后到香港生活的人,无论从大陆、台湾还是世界其他地方来,大都认为香港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没有之一。

2017年,罗恩惠导演拍了六七暴动的记录片《消失的档案》,引起关注。她原想将记录片的内容出书,并邀我写序。我的序写了,书却没有出成。

我在序中,引用法国印象派大师高更(Paul Gauguin)在1897年的一幅画作中的三句问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往何处去?」

香港人从哪里来?不用说,绝大多数香港人来自中华大地。我们是什么人?我想在1967年前绝大多数的香港华人市民都会说「我是中国人」,至于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当时社会舆论的主要左右派之分。我们往何处去?那就各有选择了,除了在香港土生土长、有些家族生意继承的本地人之外,1949年后从大陆来的人,大概那时候都不会认为香港是他们永久的家。邻近的强权使许多人不安,他们想把香港当作跳板,借此跳出海外,远离中国。

英国维持在香港的管治,是为了观察和接触中国;中国让英国继续管治香港,是以香港作为通向西方世界的窗口。中英双方都没有把香港市民当一回事。如果中英都没有把香港当一回事、而许多香港人又把这里视为「跳板」的话,这个「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就不是香港人的永久的福气。

当中国在极左狂潮下,用语讲到要「粉碎港英统治」而结果却是「香港还是那样子」,就意味着这里可以作人生的长期规划了。尽管英国那时候已经知道1997年会有条约到期的问题,但在中共不干预下,全力建设一个辉煌的香港,可以使英国在国际社会的关顾下,提高与中国议价的能力。

尽管中英双方都各有打算,但香港人就在这个历史时空,享受到最大的自由,最方便最发达的经济文化,最文明最公平的社会秩序。香港流行文化的奇迹般崛起,意味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已经从「我是中国人」转为「我是香港人」,至少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了。这之后,身份认同的民调虽有起落,但倘若没有先验的政治观念,整体趋势就没有什么悬念了。以0至100分的「身份认同指数」计算,2018年民调显示,认同自己是「香港人」的,指数破纪录高达83分。

「我们往何处去」?尽管九七问题泛起,和近年政治环境大转变,使香港人在六四后、九七前和现在,都掀移民潮,但留下来的和离去的,心中仍然追求着憧憬着那黄金时代的香港。

(原文发布于9月13日)

香港流行文化的先驱者——许氏兄弟和父母(网上照片)
香港新闻业辉煌时期的传媒人,前左起,毛孟静,黄应士(TVB新闻总监),张敏仪,包云龙(亚视新闻总监),黄志强(港台新闻部);后左起,林旭华(商台),邵庐善(港台),吴明林(港台),李怡,苏狄嘉(港台),戴天,李锦洪。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1. 题记
  2. 闯关
  3. 圈内圈外
  4. 杀气腾腾
  5. 煎熬
  6. 伤痛
  7. 动荡时代
  8. 抉择
  9. 那个时代
  10. 扭曲的历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后一击
  13. 我的家世
  14. 沦陷区生活
  15. 汪政权下的乐土
  16. 沦陷区艺文
  17. 父亲与沦陷区话剧
  18. 李伯伯的悲剧
  19. 逃难
  20. 愚者师经验,智者师历史
  21. 战后,从上海到北平
  22. 古国风情
  23. 燕子来时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树倒猢狲散
  26. 猪公狗公乌龟公
  27. 《苹果》的成功与失败
  28. 怎能向一种精神道别?
  29. 自由时代的终章
  30. 清早走进城,看见狗咬人
  31. 确立左倾价值观
  32. 「多灾的信仰」
  33. 最可爱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学的青葱岁月
  35. 被理想抛弃的日子
  36. 谈谈我的父亲
  37. 父亲一生的辗转挣扎
  38. 父亲的挫伤
  39. 近亲繁殖的政治传承
  40. 毕生受用的礼物
  41. 文化摇篮时期
  42. 情书——最早的写作
  43. 那些年我读的书
  44. 复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最终篇
  50. 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51. 归处何方
  52. 刘宾雁的启示
  53. 徐铸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记忆
  56. 左派的「社会化」时期
  57. 伴侣的时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60. 福兮祸所伏
  61. 香港辉煌时代的开始
  62.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往何处去?
 (《失败者回忆录》此前在《苹果日报》连载,现正在Matters持续更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怡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失敗者回憶錄198:想忘記,又不能忘記的過去

失敗者回憶錄197:年輕人化解民主派的分裂

失敗者回憶錄196:伊麗莎白二世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