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回忆录98:和许家屯的一次交锋

李怡
·
·
IPFS
·
上一篇(97)的标题应为「从来没有『民主回归』」。

前前文提到香港前途谈判时,若有100万市民上街,英国将会如何。历史没有如果,当时的社社会结构影响了香港人的表现。从来社会上带头出来抗争的都是没有家庭事业包袱的年轻人。 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开始时,一些走温和路线的民主团体搞示威游行,预估参加的民中众不多,故选择在铜锣湾东角道集合,谁料一向不满这些民主团体的年轻人不计前嫌,开开始动员民众,结果在许多年轻人的广泛动员下,当天有14万人挤爆东角道,到6月9日,在年轻人事前各区设街站宣传动员,更有100万市民参加游行。很明显,年轻人的热情感染了绝大部分市民,才会有后来波澜壮阔的运动。

1981到84年,大专学院活跃的学生领袖们,大都在「反殖」「民主」「民族大义」这些堂皇而抽象的观念支配下,支持脱离殖民地、回归祖国、民主治港。那时文革已过去多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的管治也趋于宽松,因此年轻人反对中国97年收回主权的不多,根本搞不起运动,更别说大型示威了。中老年人从反右、大跃进、文革等历史对中共有所认识,许多人都从大陆避秦来港,但他们有家庭、事业的包袱,对强权只想到要「躲开」,也就是找寻「太平门」,抗拒中共的意识明显,但不会也不敢面对中共抗争。政治团体大部分由中产者组成,他们的思维是想方设法让中共调整政策,或向英国游说关顾香港人。行政局首席议员钟士元为香港人权益仆仆风尘于伦敦、北京,都没有结果,其中原因之一是他认为香港没有强力的民意支持他的行动。这也是事实,因为当时大部分香港人的想法,是随大流,反正香港变得怎样自己也无能为力;小部分人的想法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现在说上一辈的人接受「民主回归」绝非事实,说上一辈的人没有如后来般联合抗拒「回归」则是事实。但我觉得也应该在这里把历史背景讲清楚。

我和《七十年代》、前景社是少数力拒主权转移的人士之一,《明报》《信报》的评论也反映多数民意。六四后去了美国的前新华社社长许家屯在《回忆录》中,主要讲自己如何在香港开展统战工作,如何与不信任中共的人「求大同、存大异」。书中多次提到与前景社这些长期批评中共的学术和传媒中人的谈话,以显示他的宽容和耐心。

实际上,我们正面作思想交锋只有一次,就是由陆铿和新华社杨奇安排的对前景社成员的宴请和之前的座谈,《许家屯回忆录》说,「由李怡带头发言,对我穷追猛打,我因有心理准备,尽量地『存』了彼此的『异』,『求』了彼此的『同』,以缩断彼此间的距离。整个宴会二、三个钟头,始终保持紧张却和谐的气氛。我也对他们尖锐的提问给予肯定,不因有人反共,而认为不爱国。」他说他与批共文化人「接近交友,这是关键一役」。

我也记得这一役,但记忆与许家屯不同,我不认为我们有什么「大同」,而是真正存在「大异」。前景社其他成员,因为是客人,包括主席劳思光都说话留余地,我确实是不停提出尖锐问题和反驳许的讲话的一人。

我主要问他,毛泽东、周恩来提出来而且长期对中国有好处的对香港政策「长期存在,充分利用」,为什么不「存在」、要改变了?有没有考虑过这种改变使中国付出多大代价?中国的对内施政确实比文革时好太多了,但一党专政没有改变,基本上仍然是由人而不是由法律决定人民的命运,如果只有自上而下的决策而没有自下而上的制衡,谁能够保证邓小平以后的政策不会改变?

许家屯的回应是,我们对中国的批评,是基于对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了解,而现在中国已经不一样了,中国一直有进步,过去二十多年,在中国历史上只是短短的一瞬,在人类历史上更微不足道,我们应该用长远的历史眼光去看待过去那二十年的短暂历史。

我回应说:二三十年对人类来说无疑是短短一瞬,但二三十年对一个人来说就是半辈子,尤其是正值可以做事可以奋发的好时光,我特别提到我那位被打成右派的同学,大学后二十多年下放劳动,就这样牺牲了整个人生。我又提到中国收回香港的政策,产生了许多「太空人」,制造了许多家庭悲剧。我希望中共党人,不要只想着中国历史、人类命运,而是想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从每一个人的命运去思考政策。

许家屯一下子无言以对,有一刻似在沉思。我想,以他这样的部级高干,即使在香港接触权贵,大概也没有试过被人这样当面顶撞。但我也必须承认,他始终保持温和的笑脸,没有因为我不留情面的「穷追猛打」而发怒。论度量,还是值得一赞。

1997年,在洛杉矶访问留美不归的许家屯。

(原文发布于2022 年1 月19 日)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1. 题记
  2. 闯关
  3. 圈内圈外
  4. 杀气腾腾
  5. 煎熬
  6. 伤痛
  7. 动荡时代
  8. 抉择
  9. 那个时代
  10. 扭曲的历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后一击
  13. 我的家世
  14. 沦陷区生活
  15. 汪政权下的乐土
  16. 沦陷区艺文
  17. 父亲与沦陷区话剧
  18. 李伯伯的悲剧
  19. 逃难
  20. 愚者师经验,智者师历史
  21. 战后,从上海到北平
  22. 古国风情
  23. 燕子来时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树倒猢狲散
  26. 猪公狗公乌龟公
  27. 《苹果》的成功与失败
  28. 怎能向一种精神道别?
  29. 自由时代的终章
  30. 清早走进城,看见狗咬人
  31. 确立左倾价值观
  32. 「多灾的信仰」
  33. 最可爱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学的青葱岁月
  35. 被理想抛弃的日子
  36. 谈谈我的父亲
  37. 父亲一生的辗转挣扎
  38. 父亲的挫伤
  39. 近亲繁殖的政治传承
  40. 毕生受用的礼物
  41. 文化摇篮时期
  42. 情书——最早的写作
  43. 那些年我读的书
  44. 复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最终篇
  50. 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51. 归处何方
  52. 刘宾雁的启示
  53. 徐铸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记忆
  56. 左派的「社会化」时期
  57. 伴侣的时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60. 福兮祸所伏
  61. 香港辉煌时代的开始
  62.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往何处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创刊背景
  65. 脱颖而出
  66. 觉醒,误知,连结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则取,无用则弃(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调部与潘静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
  72. 无聊的极左干预
  73. 从钓运到统运
  74. 那年代的台湾朋友
  75. 统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湾问题的启蒙
  77. 推动台湾民主的特殊角色
  78. 中共体制内的台籍人士
  79. 踩不死的野花
  80. 文革精神
  81. 文革缔造中国的今天
  82. 极不平凡的一年
  83. 批判极左思潮
  84. 民主假期
  85. 裂口的开始
  86. 太岁头上动土
  87. 爱荷华的「中国周末」
  88. 1979年与中共关系触礁
  89. 那几年,文艺的沉思
  90. 爱荷华的平和交锋
  91. 从认同到重新认识中国
  92. 九七觉醒
  93. 美丽岛大审对我的启示
  94. 从事媒体一生的座右铭
  95. 念兹在兹要记下的辉煌
  96. 香港前途问题带来的恐慌
  97. 从来没有「民主回归」
  98. 和许家屯的一次交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怡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失敗者回憶錄198:想忘記,又不能忘記的過去

失敗者回憶錄197:年輕人化解民主派的分裂

失敗者回憶錄196:伊麗莎白二世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