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无聊的鞋子才有趣
在从前杂志当道的时代,这种型态的广告和文案是主流,但近年已经比较少见。
首先,必须找到一个准确的商品诉求点(例如「鞋子不应该是你最出色的地方,而是你的个人特质」)、开展出有起承转合的文案,最后再反推出简短有力、或是突出奇招的主标语(例如「(鞋子应该要)无聊」),来构成完整的说理逻辑。
「由下而上」到「由上而下」
以下简单直译一下这则广告的文案:
无聊。
鞋子不应该是你最出色的地方,因为它们只是工具,而工具的重点则是功能。工具做它们该做的事,你才能做你该做的事;鞋子最好是穿上之后,就能让你忘记它的存在。
……「重点不是你做什么事,而是如何把它做好。」
也就是说,这种写法并不是先想出标语、再展开以下的文案;而是由下往上写,最后出现的才是主标语「无聊」。
先写主标语再展开内容,是现在比较常见的技巧、也比较省时间。如果以上面的例子来写,就会是类似这样的形式:
重点不是做什么,而是你怎么做。
鞋子不应该是你最出色的地方,因为它们只是工具,而工具的重点则是功能。工具做它们该做的事,你才能做你该做的事;鞋子最好是穿上之后,就能让你忘记它的存在。
……「一双无聊的鞋子,可能才是你最好的伙伴。」
所以,前者这种「由繁而简」的思考,会先从产品的特色(因为朴实简单,所以成本较低、售价便宜;或者诉求的是不喜欢繁复艳丽鞋子的消费者)出发,经过许多讨论和版本测试,来得出「做事比鞋子漂亮重要」的核心概念。
双关的核心诉求
这样的诉求有两个角度可以看:
- 不喜欢花俏鞋子的人,对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和能力或许比较有自信,不需要透过鞋子来炫耀,所以「能做事」可以打中他们的傲气心思;
- 如果是喜欢低价位或朴素鞋款的人(不一定是这款,一百多美元也不算太便宜),这种「能做事」的赞美也让他们得到支持,不怕被喜欢炫耀鞋款的人嗤之以鼻:厂商都这么说了,你管我喜欢穿朴素的鞋子?
也就是说,用某种方式赞美自家的朴素鞋款,不仅捧了自家产品、避免廉价的联想,也捧了以不同理由喜欢这类鞋款的消费者,是非常高明、也很有「社会正义」的表达方式。
在这样的基础发想上,这份广告的设计者铺陈开了整份文案(不过说实在话,小字除了讲重点的部分之外,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最后大胆的用「无聊」两个字、搭配甚至还有点脏的素面鞋款来构成整个画面。
鞋子有点脏
而这只「有点脏」的鞋子,也算是神来一笔。一般来说,除非是在展现运动中的场面,厂商通常不会这样用脏鞋子入镜,但因为用干净的鞋子还真的有点无聊:
稍微有使用痕迹的鞋子比较有视觉上的立体感、在白色的背景上也比较突出,同时也呼应了官网文案上「…gets more beautiful with wear」(越常穿,越好看)的说法:
顺带一提,这边的「wear」也是个双关语,同时有「穿着」和「磨损」两层意思,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Nike要用「脏鞋子」当主角了;是不是比干净的新鞋看起来「更有味道」?
结语
在杂志时代,因为有比较足够的表现空间、读者也有明显的「由上而下」阅读顺序,所以容易透过构图、留白、对比、以及刻意反向思考的文案逻辑,来制造读者的「意外感」、并且引导进诉求的结论。
但在网路媒体的时代,空间和表达逻辑的设计都已经完全不同,读者也几乎没有可预测的阅读动线,所以很难再用类似的方式来设计广告和文案;但功力好的广告人,还是可以透过不同的设计技巧和互动方式,尝试引导读者进入「阅读陷阱」,但成功率往往远低于纸本上的效果。
等而下之的,则是把所有诉求直接投注在五秒钟之内的阅读时间,靠「骗死人不偿命」的耸动标题(是不是「广告不实」不重要,骗进来再说)、或是刺激感官的画面来吸引读者注意。
虽然不同的时代和媒体原本就该用不同的方式来设计,但这种杂志型广告的发想方式、写作技巧、甚至整体设计,还是可以用在诸如这次Nike所用的网页、或是其他适用于这种文案展开方式的媒介上。
何况,观察目标读者心态、建立心理路径、进而提高目标客层转换率的行销技法,仍然还是一种艺术,而且应该暂且还不会过时。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