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回忆录187:泛民与本土的对立
本土派在年轻人中崛起,与爱国民主派冲突之多,不胜枚举。这里只选两件事谈谈。
1989年后,香港支联会每年6月4日夜晚都会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烛光晚会,数以万计的市民出席,举起手中烛光,高呼平反六四、建设民主中国。每年从高处拍下的万点烛光照片告诉全世界,有一个主权属于中国的地方,持续着「记忆与遗忘的斗争」。
随着本土意识兴起,当年由父母带去维园参加晚会而有了民主觉醒的年轻一代,想法已与他们的前辈不同了。他们看不到中国有民主前景,看不到在一党专政的主权下,香港莫说民主了,连延缓沉沦都难。他们对每年六四的固定口号、年年一样的「行礼如仪」,感到虚伪和无意义。参加六四晚会的人数逐渐下降。
2013年,市民对支联会的评分继续下跌。本土派在网上发起杯葛维园晚会,他们不是不支持悼念六四,而是反对支联会提出的「爱国爱民,香港精神」主题口号。他们另选地方举行悼念六四活动。
支联会历年的六四主题,都没有「爱国」字眼,何以2013年会突然提出「爱国」呢?很难让人不想到这与近年中共提出香港从政者的条件是「爱国爱港」有关。联系到这些年的中港矛盾,大中华派政治人物极少站在香港自主立场参与抗争,而这时候借六四提出一个「爱国」主题,香港民情会怎么反应,其实不用评估就知道了。
「国」被党绑架,在香港已人所共知。反国教(国民教育),其实反的就是「党教」。在大陆,清醒的知识人也早看清楚「爱国」的涵义。因此,当支联会以本土派杯葛烛光集会为由,几次向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寄邮件和报章,希望她批判本土派的「歪论」时,丁子霖的回答是:虽然反对杯葛烛光晚会,但她站在本土派一方,表示「我看人家(本土派)提的意见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啊」。 1989年血腥镇压之后,爱国的概念变味了,政权把爱国变成爱党,她说:「我不了解支联会出于什么考虑,提出这个口号,这么愚蠢!……支联会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支联会不但没有对丁的意见做出反省,反而由支联会常委徐汉光回了她一个电邮,提出16点意见,其中第4条提到对该「爱国」口号立场是「撑到底」(即支持到底),第5条批评丁不了解香港形势,第3条说泛民本质关心中国的事和发展,这就是爱国。又指丁患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丁说「这简直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提点意见,希望有所改进,即使不对,也不至于招来如此辱骂啊」。
在天安门母亲的盛怒下,徐汉光致信丁子霖道歉。支联会主席李卓人宣布更改原订口号,改为「平反六四,永不放弃」。
这一年及以后几年,六四的维园烛光尽管仍然灿烂,但也有本土政团和大学校园另举行六四集会,与支联会分庭抗礼。也可以说是传递不同的六四意义。
2016年,我应邀参加香港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六四晚会。我在发言中讲到香港人在香港前途问题上没有发言权,所以在89民运时积极争取中国民主,想由此带来对香港自由法治的保障。但经过将近30年,中国民主越来越显得没希望。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人,觉得要挽救香港的沉沦,就要首先认清自己是香港人。香港要自救,就要摆脱乞求中国的恩赐。我说我不怀疑这么多年来,维园悼念活动的动机,但实际上却是不断加强我们的中国意识,而结果就是令我们放弃争取对香港命运的自主权。在这种情形下,年轻一代要与维园悼念活动切割是很自然的事。
另一件事是2013年民主党副主席蔡耀昌以社区组织协会干事身份,协助一名新移民就申领综援提出司法覆核,获终审法院裁定胜诉,引发社会争议。
所谓「综援」,是香港为那些在经济上无法自给的人士提供安全网﹐使他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以应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港府在2004年订立条例,限定新移民需居港七年才符合申请综援资格。终院裁决这条例不符合《基本法》。新移民到港可以立即申请综援。
终院作出新移民胜诉的裁决,根据的是《基本法》第36条:「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这条没有指明必须是居港七年的「香港永久居民」。
照法律字眼去裁决,自然是合法的。但这明显是当初制订《基本法》的漏洞。因为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不可能在移民之始就获得与当地永久居民同等福利。这位申请司法覆核的新移民叫孔允明,稍早她在高等法院败诉。法官指孔妇在广州拥有物业,两名儿子有谋生能力,她并非是完全无依无靠的寡妇。但蔡耀昌还是帮她上诉到终审法院。
终院的裁决,尊重法律的香港人不会去挑战。但这合理吗?帮助新移民作司法覆核的蔡耀昌就被社交网页骂翻了。 2014年元旦游行,蔡耀昌被一批「反赤化」的网民围堵,并斥他为「卖港贼」、咒他「落地狱」。
香港有多少人在广州有物业,儿子有谋生能力?孔妇何以还要在香港申请综援?但人性本贪,经文革「残酷斗争」和改革开放后「一切向钱看」的洗礼,不少大陆人尤其是贪的极致。香港有综援可拿为什么不拿?有公屋可住为什么不住?跟公安当局买个单程证,或花钱来个假结婚,计算一下还是有赚。到港后隐瞒大陆家庭成员、财产和退休金,拿香港钱,偶尔回大陆享受,这就是从「新中国人」变成移居香港的「新香港人」,也是和腐败的大陆人合搞的「中港融合」。
但爱国民主派有数十年发展下来的组织,有基本的支持民众,在立法会拥有不算少的议席。本土派一无所有,有的只是年轻人的热血,探求真理的热诚。而对付他们的是整个体制的孤立与攻击。
(原文发布于2022年8月22日)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177. 港人感情五年大翻覆
178. 大陆客唤起港人本土意识
179. 香港沦陷纪实
180. 司徒华晚年的妥协
181. 本土意识的滥觞
182. 特首猪狼之争
183. 我所认识的曾钰成
184. 香港能相信这人吗?
185. 任何人除了梁振英
186. 雨伞运动的日日夜夜
187.泛民与本土的对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