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越来越渴望暴力题材的电视剧呢?

億萬
·
·
IPFS
·

从《尸战朝鲜》,《甜蜜家园》到《鱿鱼游戏》,韩国总是能够摸准人们看片的味蕾。而这些大受欢迎的电视剧,无一不是充斥着血腥和暴力。相信不少人也都发现了这个趋势,那么笔者就想继续探讨一下了,为什么如今的观众越来越渴望暴力在影视剧中出现呢?

韩国四大暴力题材电视剧

暴力美学确实是原因之一。但当其从电影银幕走向了电视剧,却也反映出大众对于暴力越来越包容的趋势。那么排除公认的暴力美学给观者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否有一种社会情绪推动了这个现象呢?

首先,发现除了暴力之外,这些电视剧还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封闭的环境/次元。

末日感。

权威,以及反对权威的势力。

大多数人与少数人。

面临选择。

邪恶与所谓正义,以及正义倒塌的时刻。

有怒吼,有屈服,有觉醒。

我一直认为,这部剧不止是讲校园暴力,更多的是在讲社会的缩影。是编剧想要映射现代社会,并用一个小学教师的口吻来鞭策国民普遍的幼稚思想。

而且,更加契合主题的是,《女王的教室》也是利用小学校园某班这样一个环境,来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

《地狱公使》祭司们剧照
《女王的教室》截图

我一直认为,这部剧不止是讲校园暴力,更多的是在讲社会的缩影。是编剧想要映射现代社会,并用一个小学教师的口吻来鞭策国民普遍的幼稚思想。

而且,更加契合主题的是,《女王的教室》也是利用小学校园某班这样一个环境,来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

当代表权威的真矢出现时,多数人开始屈服,在权威的“威逼利诱”下,一步步践踏他人的利益来寻求自我的意愿。

而大多数人类就是有这样的惰性——懒得做选择。在权威面前,会忘记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潜意识)忘记自己仍然有选择的权利。

贴上我最爱的一句:

每个人都有权力拒绝,即使是权威也不是坚不可摧的。

“遇上了痛苦的事你们会做的只是闭上眼睛,但是即使闭上眼睛,问题也不会解决”,不正是这些暴力题材的主要观点吗?

当人类因逐渐麻木而变得像小孩子一样只知道索取和被动接受,就需要有一个足以致死的权威来帮助人们意识到——人权绝不可侵犯,无论面对什么现实。

而当我们欣赏之余,也庆幸这些都发生在虚假的电视剧里,或者遥远的战争年代时,似乎也意识到,现实的真相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只是没有那么强烈,或并未发生在你身上而已。

有个著名的斯坦福囚犯实验,用更加残酷的方式去探讨了同样的问题:

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权威者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

电影剧照

随着囚犯和看守很快就适应自己的角色,危险与伤害也越来越严重。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认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许多囚犯在心理上受到创伤,有两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这种性格的变化被他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魔鬼撒旦。

所以,我认为大众接受暴力美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剧中的“实验性质”。这种性质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因为实验结果总是在最后才“汇报”出来。

于是,当人们越发觉得,这种暴力实验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揭露了人们想要看到的世界的真相,那么人们也就不害怕最血腥、最丑陋的一面被揭示。

其次一个原因解释起来就简单的多——在整个社会被资本主义笼罩,人们承受的焦虑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想要跳脱出原本的制度。

怎么做到呢?

答案不出意料,就是寻找新的权威。只有新的势力出现,才会推陈出新。

而政府看似在这些题材中被排除在外,却无时无刻不被映射着。作为被对抗和被反叛的对象之一。

然而在自由平等民主的地方,产生的新的势力是否就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最重点呢?

一个拥有更高教育的自由人必须对此表示批判性的思考:

因为只要有权威,就会出现控制、不平等、不自由,出现少数人的反抗。

最后,也许一切不得不回到原点。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