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遊牧者」適合多數人嗎?

林安
·
·
IPFS
·
我觀察到一個現象:今年身邊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個人簡介裡,都多了一個「數位遊牧者」的標籤。以及許多去年離職開始去不同城市遊動的朋友們,也開始自稱「數位遊牧者」了。另一方面,從前那些還在職場裡,嚮往自由業生活方式的人,今年紛紛開始嚮往「數位遊牧者」。然而在大多數人都開始「跟風」數位遊民的情況下,有多少人真的可以實現數位遊牧者的生活方式呢?或者再退一步: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可以稱之為「數位遊牧者」呢?

今年數位遊民的生活方式火了。我觀察到一個現象:今年身邊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個人簡介裡,都多了一個「數位遊牧者」的標籤。以及許多去年離職開始去不同城市遊動的朋友們,也開始自稱「數位遊牧者」了。

另一方面,從前那些還在職場裡,嚮往自由業生活方式的人,今年紛紛開始嚮往「數位遊牧者」。

這種風向的轉變,自然跟去年底,國內的主流媒體開始大力通報數位遊牧群、線下空間有很大關係。

以前我認為在國內很難破圈的「數位遊牧者」概念,似乎在疫情和多方因素綜合影響下,提前破圈了。

然而在大多數人都開始「跟風」數位遊民的情況下,有多少人真的可以實現數位遊牧者的生活方式呢?或者再退一步: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可以稱之為「數位遊牧者」呢?

其實數位遊牧者和自由業一樣,說到底是一種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固定的職業,所以釐清基礎概念還挺重要的。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想聊聊這個主題。

我第一次接觸「數位遊民」這個概念是在2018年,那時在豆瓣認識了艾莉森,透過她初步了解了數位遊牧者這種生活方式。

那時候國內很多人第一次接觸Digital Nomad的概念,而艾莉森則在大學期間就透過一個外國朋友知道了《每週工作4小時》這本書,以及數位遊民這種生活方式。

我認為艾莉森算是在簡中網路圈裡實踐並普及數位遊民生活方式比較早的傳播者之一。

(2018年,我對艾莉森的訪談: 在7個國家的13座城市工作,她如何在路上養活自己?|100個不上班的人

什麼是數位遊民?

網路上的解釋是:

 “数字游民代表着远程办公领域的一个自然发展趋势”。只要在无线网络覆盖的范围内,他们想在哪儿办公,就在哪儿办公。因此,在物美价廉、风景优美的城市一边旅居一边工作,成了数字游民们最钟爱的工作方式之一。

——這是我2018年蒐集的對這個概念的理解。

在「數位遊牧者」概念大爆發的今年,我又問了一遍ChatGPT 「什麼是數位遊牧者」 ,它的回答是:

以我對數位遊牧者的理解,我覺得有幾個關鍵字可以提煉出來:

1.依靠一台筆記型電腦就可以實現的遠端辦公:這裡的遠端辦公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既要實現工作可以遠程,也要實現「便攜可移動」。

有些職業雖然可以線上遠程,但由於工作場景裡需要的專業設備太多或者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所以遊動不起來,比如一些需要專業台式設備工作的設計師和剪輯師等。

2.邊旅行邊工作:數位遊牧者去一座陌生城市是為了短暫地生活和工作,像遊牧民族一樣每隔一段時間去一個新的地方駐紮,隨季節、生意模式的變化不定期流動,在流動的過程中旅行對他們來說是體驗,而非目的。

3.地理套利:許多數位遊牧者追求的是讓自己單位時間內所賺取的金錢能發揮更大的效能,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

因此很多人會在線上賺取一線城市的薪水,在物價低廉的城市消費。因此大多數遊民會選擇東南亞或歐洲一些物價比較低的城市生活。

以上幾點,其實已經篩選掉大部分人了。所以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數位遊民,門檻還是挺高的。

首先,你得有一份能夠線上遠距的工作或技能、產品、服務。

其次,你要有非常強的平衡生活與工作,迅速融入陌生環境的社交能力,以及不定期更換生活地點和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最後,想要在全球流動起來,需要掌握至少2門通用語言

我覺得對大數人來說最難的部分是「如何脫離穩定的社會節奏和時鐘」 ,進入一種不穩定的生活方式。

自由業以後就會發現,這個社會的基礎保障體係如蜘蛛網般緊密關聯,一環扣一環。

從社保、公積金到商業保險、購屋資格、醫療教育政策、落戶政策,再細節到註冊公司、工作室,出國留學、護照簽證辦理,基本上都是為主流職場體系內的人設計的。

脫離了主流體系後,如何得到基本政策的扶持與保障,整個社會仍在探索期。

基於上面的思考,我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發了一段感想:

一直覺得自己以及絕大多數人是無法實現永續數位遊民生活方式的。也許可以體驗一陣子,但很難持續。一直在路上漂泊的孤獨感和一次又一次的分離焦慮,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以及頻繁更換生活&工作地點帶來的新鮮刺激和各種意外事件。

邊工作邊旅行其實一個比自由業更hard的模式,不是所有人都能勝任。

去年幾次旅行辦公的經驗就是大部分時間都在路上辦公,玩的心態也打了一半折扣。有時甚至在住處從早到晚工作一整天,即使窗外就是大海和美景,而這些美景看幾天就膩了。反而是旅行和工作都做不到。

今年我採取的策略是:把一年的工作拆解成非常忙碌、一般忙碌、不忙碌的三個階段。

非常忙碌階段就老實在固定的城市待著處理工作。一般忙碌階段偶爾會來幾次近郊的旅行輕辦公。不忙碌的階段就出去幾個月長期旅居一陣子。

我覺得人有一個落腳點,以此展開半遊民的狀態是OK的。一直漂泊和一直穩定都容易讓人厭倦。每年有一半時間定居在某個地方,一半時間到不同的城市旅居。這種方式相對大部分人來說,也許可實現性更高。

這段話在網路上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討論,其中數位遊民Jarod的一段描述我覺得挺有意思的,給我帶來了新的思考。

他是這樣回覆的:

我覺得你這個“不可持續”的結論的前提是“高頻地移動”,例如在一個地方待幾個月(甚至更短)就換地方,這樣自然是很累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移動速度放慢一點,移動頻率降低一點,很多你上面提到的問題自然會消失。

根據我的觀察,許多數位遊民到後期,無論是否置業,都會形成比較穩定的移動路線和base目的地組合,也會將移動頻率限製到盡可能低的水平,並在這個基礎上構建穩定的社交關係。

最後依然要強調的是,數位遊民的地理位置自由是一種消極自由,即不被強迫出現在某個讓自己產生不適的地方的自由,至於要不要靠不停地頻繁移動來行駛積極自由,反而是個見仁見智的選擇。

Jarod也是中國人裡比較早實踐、普及數位遊牧生活方式的人之一,他對這個族群的觀察更全面,見過的樣本也更多。

我目前在國內看見的樣本多是一些“初階遊民”,大家都處在剛進入這種狀態的探索期,因此移動頻率會高一些,很容易進入各種新舊生活模式的衝突之中。

中後期數位遊牧群體,會形成穩定的移動路線和base目的地組合,我提到的許多問題,諸如「頻繁移動帶來的倦怠感」、「不安全感」、「社交圈不穩定」等,就可以解決了。

這也許是一種參考方式。

最後我想說一下離開職場體系6年來,我對於國內不坐班文化階段性變遷的一些個人觀察。

涉及幾個基本概念: 「斜槓青年」、「自由業」、「遠距辦公」、「數位遊民」。

第一個階段:2017-2018年

大家也比較嚮往斜杠青年,無論在職的還是自由職業,都會給自己➕一個「斜杠青年」的標籤,還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詞的意思。

有零星的自由工作者在網路上分享相關經歷,但不多。大家對自由職業的概念理解還比較模糊,甚至很多自由職業者,並不會自稱“自由職業”,更多說自己具體在做的事,比如獨立導演、自由剪輯師、自由譯者、個體戶之類的。

那時已經有遠距辦公類創業計畫和平台出現,但無論從個體端還是企業端來說,市場環境都沒到位,我那時候知道的很多項目撐了幾年黃了,或者不痛不癢生存著。

第二階段:2019-2020年

斜槓青年開始慢慢淡出大眾視野,更多人開始嚮往自由業。那時「數位遊牧者」的概念也開始在簡中網路被更多人知曉,但對大眾來說仍是個陌生的概念。

第三個階段:2020年-2022年(疫情三年)

各種中大型企業批量化裁員,大批人員失業,許多網路企業被迫進入遠距工作狀態,遠距辦公、自由工作進入蓬勃發展期,從個體到組織平台到主流媒體,越來越多人和機構在社媒分享自由業類資訊和訪談。也開始有相對應的彈性就業政策、個稅改革政策、學術論文研究、自由職業類創業計畫和平台出現。

另一方面,平時遊牧海外的數位遊牧群體開始在國內遊牧並創辦小型線下空間,舉辦線下活動、分享會,在小圈子內引起了一波「數位遊牧式」生活方式的傳播。


第四個階段:2022年末-2023年

國內第一批數位遊民線下空間和社區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主流媒體作為流量槓桿,把數位遊民概念進一步傳播了出去。再加上年底的放開,國內外數位遊民通道打開,過去三年定居國內的數位遊牧群又恢復了活力。

從2023年開始,很多自由工作者和剛裸辭的人,只要不再在固定城市生活的,都開始說自己是「數位遊牧者」了。數位遊牧者成為了一種新興的、被大多數人嚮往的生活方式。

從斜槓青年到自由職業再到數位遊民,不同概念的興起、鼎盛和衰落曲線,背後可以牽扯出許多時代背景和社會事件,也許將來會成為歷史的一個切片。

這個觀察還挺有意思的,希望可以成為這個過程中持續記錄的一份子。

無論自由業或數位遊民,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們嚮往這種生活方式的背後,是對傳統上班制度的反思,更自由、高效、有價值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我覺得這都是好事,世界本來就該是多元的,人生也不是線性的。世界因為更多人走出家門去探索而變得有趣,像一個大型遊樂場,更多可能性和想像力也因此孕育。

你想成為「數位遊民」嗎?你理想的生活方式又是怎麼樣的呢?期待與你線上交流👏

下期預告:

「100個不上班的人」訪談專欄更新,採訪了一個兩次逃離大廠後,目前在峇裡島旅居的數位遊民新人夏萌人。

期待一下吧✨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會客廳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個不上班的人」,持續研究追蹤自由業、數位遊牧者、遠距辦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眾號/小紅書/b站:林安的會客廳

作者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林安写字者,长期观察自由职业领域,喜欢一切新鲜、有趣、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活着是为了创造。希望能创作出一部留世作品,它可以是文字、影像或者照片。 大陆已出版《只工作,不上班》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们遭受过怎样的网络暴力?

她放弃了联合国的工作,去日本乡下杀野猪 | 100个不上班的人

不上班的第3年:重拾热爱,商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