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抑或清零(被疫情困扰两年多)

DuncanLau
·
(修改过)
·
IPFS
·
2021年已成过去,但很明显,有很多事情不会随之而终。例如武肺,其实到了今时今日,再用武肺这称号已经显得过时,它不停变种,变得连阿妈都唔认得!

又到了农历新年的时间,不过,过年气氛早已越来越淡,而这两年来受疫情影响,情况更加差劣,大部分过年活动已取消,今年甚至出现多区的楼宇被围封数天,还有什么心情过年。

两年前就在大家忙碌地办年货的时候,却要分心去扑口罩,还要密切留意事态发展,因为消息是真假难分,只不过是两年前,我们还有大批可以信任的媒体,大家依然人心惶惶,终于导至本城抢纸巾厕纸事件,一夜之间,全城买不到厕纸! (按:发表前,又遇到有消息说因有货车司机中招,会加强检疫,蔬菜入口会受影响,于是全城超市的蔬菜(主要是绿色的)又被抢购一空!)

Photo by Arya Pratama on Unsplash

两年了,疫情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然后变种又变种,大家(包括所谓专家)像瞎子摸象,众说纷纭,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甚至病毒如何传播,也没有一个肯定说法。因为楼上楼下同单位同样有感染,所以是「垂直传播」。而同一层有多宗感染,所以是「横向传播」。因为这位食客坐近门口,有带菌者路过而受感染,那该是「空气传播」了吧?在地铁站隧道路过,两个人打个照面便受感染,但很多人通街拉下口罩吸烟,点解又冇事?从来没有烟民因此被检控或被感染,但几只仓鼠受感染,大镬了!天塌下来了!

正苦的防疫措施完全没有策略,没有一个时间表和路线图,一直在关这关那,又没有证据显示那些风险,例如晚上六时后禁堂食,如果推迟一个钟,会有什么不同?而戏院剧场往往是首当其冲,最先被关闭,但一直以来,从没有个案是在戏院内受感染。戏院虽然是密封空间,但大家只是安静地坐定定看电影,而且又禁止进食,又限制入场人数,其实相对安全,但每一次爆发,必然拿它来开刀,从没有考虑实情和变通。

我在疫情爆发初期曾写了一篇谈香港和多伦多两地的情况,因为自己曾在那边长期居住,仍有不少朋友住那边。他们在疫情高速蔓延时,选择封城,所有不是必需的商业和个人活动全部停摆,人人要逗留在家。欧美地区城市各有不同规例,例如可以获准许每天出外若干时间,超市和食肆(只限外卖)有限度开放,照顾大家的日常所需。其余各行各业能够让员工在家工作的,有限度地继续,否则只好休业至能放寛为止,连学生亦如此。一个大城市,顿成空城一样。政府有各种补助计划,照顾各方面的损失,虽然不是最理想,但起码让大家有点助力,共渡难关。

当时香港经历过抢口罩,抢厕纸,但偏偏正苦慢几拍,口罩买不到,甚至呼吁大家不用戴口罩,医护人员警告医疗系统可能受到的冲击,要求封关,但正苦坚拒。到情况转坏的时候,也只是停课,停部分服务,主要是正苦机构,如运动场,图书馆,剧院,游泳池等等,部分则转为在家工作,但其他行业却没有什么指引,大部分人仍然每天早晚挤在公共交通工具内上下班。可以说,很多人的生活并未受到重大影响。我依然可以在外用餐,看场电影,逛街商场,照常工作,甚至不明白何以在外国会出现感染数字大幅攀升,理论上人口比较少,空间大,又已全城Lockdown。唯一的解释就是有很多人不肯戴口罩,在那一段时间,我曾经庆幸当时是在香港,也幻想在到夏天,天气热便会将疫情控制,一切生活会回复正常。

可惜曾经有一丝的希望,随着疫情反覆,第二波,第三波接连爆发,而且遇上圣诞新年假期,全世界都陷入这种轮回,一个一个的大时大节被取消,最乐观的人也感到沮丧。疫苗面世曾经让大家带来一线曙光,但毕竟疫苗是在短时间研制出来,部分未有足够临床数据,接连有负面反应以至死亡个案,不少人却步,采取观望态度,而正苦一直只说这些负面影响和疫苗无直接关系,这种推销疫苗的策略一早便出现偏差,加上其诚信已破产,于是日后的工作更加艰难。

反观外国,起初是掉以轻心,正如03年的沙士,以为只影响亚洲地区,甚至只影响亚洲人,直至来势汹汹,有荷李活明星以及一些政治人物受感染,才严肃处理,蔓延太快,束手无策,大家纷纷封城停摆。这种对策很明显不能长久,感染数字下降便有人要求重开,结果一重开又来爆发,停摆,又重开,终于迎来疫苗,但人数太多,供不应求,加上变种出现,大家仍是不知所措。但在一定人数接种疫苗之后,政府相对放寛限制,例如英国,英超联赛可以闭门作赛,大家可以在电视收看。而宣布解除口罩令之日,酒吧餐厅坐无虚席,大家实在郁闷太久了。此后,东京奥运会依限制举行,再次出现变种病毒的威胁,政府加紧一些限制,但规模远比之前的宽松,例如戏院仍可营业,只是入场人数限制为百分之五十。因为大家都知道,已经受困扰太久,已经到了临界点,而且数据和实况都显示,现时受感染的人,病情可控及影响较轻,所以政府不会大动作推出限制,甚至多国政府已准备全面取消所有限制,让大家回复正常生活。

上星期跟多伦多的朋友通电话,他们的生活模式,特别是在圣诞前后,基本上和以前差不多。他告诉我一个朋友去了邮轮假期,去多明尼加玩了两星期,才刚回家。他公司一个泰裔同事趁年尾假期,回到泰国探亲旅游,而回来时,作为公民,只需在入境时做检测便可入境,无须隔离。而美加边境重开,不少人都来一次长途旅行,即使不想过境,也飞到温哥华等的国土另一边旅游探亲。现在只待政府宣布完全解除禁令,便回复正常生活,有病便看医生食药。

反而现在香港,竟然才说可能封城,如临大敌,禁制事项全面加强收紧,真有点平衡时空的感觉。个人认为,在内地可能未必知道外国的情况,只能信政府,但在香港,仍算能知天下事,即使主流媒体已被收编,大家仍可以接受到世界资讯,不少人有亲朋戚友在世界各地,一通电话,一个短讯,便知真假。大家都懂什么是「共存」或「清零」,却连讨论也不容许,实难以服众。不过两年下来,大家还看不清政权面目吗,从来都是四分政治任务,三分报复,二分维稳,一分抗疫!不然,那有地方会在疫情期间,大肆滥补滥告,打压传媒和公民社团,「完善」政制和选举,然后怪责市民不合作抗疫。

两年过去,香港这边越来越差,外国地方有些已取消所有禁制,也有相当大部份准备在未来几个月跟从,世界即将跳出困扰,回复日常生活,可以自由去旅游。但相当肯定,他们不会选择来香港。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uncanLau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金錢買不到的

Simply Red,簡單一句,就是紅!

我的家鄉應該有霓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