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小炒:社交媒体与自我呈现|围炉·JointU
社交媒体作为现代人与他人打交道的通路,它承载着我们的表达、交流,同时形塑着每一个参与者如何呈现自我。不同的社交媒体的用户,似乎形成著不同的分享和接收的共识,而在被分割成无数时空的用户端背后,摁下“发送”键的人们可能处在完全不同的情绪状态之中:囙此有人选择匿名社交,有人欲言又止,有人选择三天可见。在瞬息万变的数位资讯中,“我”选择如何呈现自己,这似乎也是流动的。
1 常用的社交媒体
萱草|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平时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比如微信、豆瓣、微博、知乎等)?其中你比较喜欢的是哪些,依赖的程度有多高,以及原因?
张树鹏|我平常使用的是微信,其他不太用; 偶尔用微博发一下自己的摄影照片。我用微信但是不太看朋友圈,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朋友。微博用的少的原因是觉得微博信息量有点多,用起来就一直刷。
生活需要一首接着一首的BGM! | 微信。介面比较简洁,私密性也更强一些。 QQ主要用于和高中同学交流,以及和他们分享大学生活。我也偶尔会发tape。知乎就是看看别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用于社交目的。
萱草|我自己平时经常使用的是微信、豆瓣和Tape提问箱。微信是因为平时跟家人朋友联系都在这上面,以及有些时候会发朋友圈给一些平时没有很经常聊天的人,更新一下自己的状态。豆瓣是一般标记写书评影评以及看关注的友邻的动态。 Tape的话可能是介于半熟人和陌生人社交。我感觉自己对这几个社交媒体都挺依赖的,有时候看荧幕使用时间都会被自己吓到的程度。微信感觉属于范围最广的,连络人里有非常熟悉的人也有比较不熟悉的人。比较依赖豆瓣是因为上面有日记功能,有时候会把自己的一天日程记录在上面。同时,也因为豆瓣上不想看的人可以直接取消关注,不用担心像在微信朋友圈经常发东西打扰到不想看的人,而且很多关注的人都不太认识所以发东西会感觉更自由(有点像小号的感觉)。我很喜欢Tape的匿名功能,可以不用有负担地给还没有那么熟悉的人提问,而且作为回答方也可以选择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回答(可能责任更少一点)。
2112 |我之前比较习惯用QQ,因为同学们之间联系、分享生活大多都是在QQ上。但是现在最常用的变成了微信,因为上了大学基本各种资讯交流都要在微信里完成。在收发资讯这个功能上,其实QQ和微信对我来说差别不大; 但是微信有个明显的区别点,就是有公众号和订阅号的功能。自从开学大量使用微信以后,我关注了很多发布各种资讯的公众号,一开始会觉得能获得更多消息/资源是一件好事,但是渐渐地就厌恶了这种资讯超载的感觉。还会用一用微博,知道我微博帐号的大部分是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所以会更多地发一些即时的感想。
萱草|当厌恶了这种资讯超载的感觉之后,你会用什么管道来调整呢?比如取关一些公众号或者彻底不看/更少使用微信?
2112 |对于公众号的资讯超载,我最开始的负面情绪应该说是焦虑。关注了以后就总会想着:“我必须把这些文章都阅读过”。但是公众号的更新频率真的很快,我的阅读速度完全跟不上这些资讯发布者想要吸引流量的迫切程度。不过后来成了一种类似于“躺平”的心态,因为阅读很多媒体平台发布的东西并不等于我真正地理解、内化了这些资讯。所以现在就是很佛系地看到感兴趣的就看一看,没看完也不会过分地焦虑或者苛求自己“一定要都看完”。
生活需要一首接着一首的BGM! | 我最近觉得网易云也可以当作社交软件。广泛来说,很多软件都有了社交功能。网易云的功能我认为远超过了一个流媒体音乐软件所需要的,有大量附加的交友以及分享心情的工具,并且虚构出了一个虚拟社群的感觉。
萱草|我觉得虚拟社群这个形容很有意思!可不可以说是人们因为情绪上的共振和对某一种音乐或一首歌的喜爱而有了一种归属感?
生活需要一首接着一首的BGM! | 我觉得超过了这个程度。我记得前不久热议网抑云现象,就是网易云的一些音乐评论区似乎吸引了大量的易emo人群,当他们发现这里同样存在很多emo者的时候,就会抱团讨论一些更加emo的话题。归属感我觉得有道理,应该也有正常的喜欢同一流派音乐者讨论。 (备注:emo,网路用语。emotional的缩写,指情绪化的状态。)
2 匿名社交:从社交规矩中解脱
萱草|网抑云现象很有意思,让我想到我喜欢用的一个匿名论坛,上面有个随笔分区,然后用户会在里面发一些emo日记,有的人还会在帖子最前面的写简介的地方写上类似“这是一个很丧的情绪垃圾桶,如果误入请退出”的话, 还有的人会用小号或者在没有那么熟人关注的微博帐号或者豆瓣帐号上发一些平时不经常表露的情绪和一些吐槽,或者使用Tape匿名提问箱提问和回答。我觉得这些现象也挺有意思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
少年瓦特|推荐一篇文章,《熟人匿名网络社交模式探析——以Tape提问箱为例》。
盐|感觉匿名提问的一个优点是不用寒暄,可以直接问想问的。平时如果要做这种深度的交流可能需要很多铺垫,但是在Tape里提问就能减少社交成本。
不同的社交媒体的用户,会有不同的分享和接收的共识。比如你选择点进来提问箱的时候,我们仿佛就签订了一份契约,共亯了一种规则。在这里你可能会看到怎样的东西,你有可能不开心/有压力,这是读者默认愿意付出的。这可能是人们发匿名随笔、Tape提问箱,以及在简介里写“这是一个很丧的情绪垃圾桶”的原因之一。
萱草|是的,我想到那篇研究里提到的第二点:“在匿名网路环境中,交流是不连续的,不需要立即做出回应,人们的思维能够更加平稳、深入”。比如,现实中见到一个人,如果对方问我最近怎么样,我可能就只会粗略地说一下“还行”、“还不错”、“好忙”、“丧”,因为会觉得对方不一定是真的感兴趣、想要了解,或者会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占用对方多长时间而回答比较简略。但是如果在tape里的话,如果有人问我“你最近怎么样”,我会假设提问者是真的感兴趣,囙此会回答得更详细。
少年瓦特|我听过一期播客,里面的男嘉宾是这样社交并最终脱单的:公开发布需求,即两人吃一顿饭,然后这个男生根据对方的一些基本资讯和社交平台资料设计一个问题清单,以此展开交流。吃完除非心动尽量不加微信。这个故事里面,刨除寻求脱单的成分,那个“问题清单”的想法很触动我。寒暄什么啊,浪费生命。让我们直接开始聊聊理想、聊聊生命历程不好吗?
Sijun Kang |(线下)社交时需要遵守的成文不成文的规矩太多了,实话说我很抵触,所以会倾向于使用社交软件。
生活需要一首接着一首的BGM! | 我前段时间经常干这种事情,莫名其妙地丢一些奇怪的问题给朋友。不过我发现,很多人是愿意直接开始讨论这些话题的。
少年瓦特|前段时间一个因为学术原因认识的朋友,本来只有工作交流,有一天他突然发了一大串自己对公民社会的思考,我不得不认真回答了很多。心里一开始感觉很奇怪,但交流也就这么开始了。社交真是很奇妙呢……
殷凯文Francis |我觉得社交不成文的规矩令人不安的地方是不同的年龄阶段有自己的规矩,就像我们父母那辈一样会对年轻人的表情包和颜文字感到不适。或许社交软件只是为你排除了与一些思维模式不同的人的交流通路?
Sijun Kang |是的,而且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社交规矩,比如待长辈的、待客户的、待公司上级和同事的…就太复杂太累了。我有时甚至发现,我和比我大1-2岁但是长期在体制内工作的人说话都觉得对方有点强调规矩了,会觉得很累。
3 格格不入: 我们身处交错的情绪时空里
盐|而且,我有一种心理感受是,个人对于那种脆弱心理的流露是需要情境营造的——那种“我们一起坐下来好好聊聊”的氛围; 但是日常里这种情境的营造很稀缺。无论是网易云的音乐emo状态,还是tape提问箱的一个连结“待点开”状态,我觉得他们都意味着一个情境的入口。
我自己平时锁豆瓣的一个常见情境是,我自己emo发完什么,然后刷到友邻完全不同氛围的广播,我就会感受到“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情境里,相互感受或许会很困难吧?” 然后我就会锁起来。感觉就像每个人的情绪是一个情绪泡泡,泡泡的轻轻贴近和交流是很美妙,但是情绪泡泡要是被戳破也会很受伤,所以还是不冒这个险了…
萱草|我同意,展露脆弱是需要情景营造的,而网易云或者Tape提问箱或者那个匿名日记论坛就营造了一种情绪氛围,在这种情境里发emo的东西或者比较“丧”的心情,就不会感觉格格不入,也不太用担心被评判。
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人们在交流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照顾周围的整体情绪或氛围。比如一个人自己有很高兴的事,但她的朋友情绪不好(比如在焦虑论文或者生病了),那她恐怕不会选择把这件高兴的事现在跟她朋友讲; 反之如果一个人很现在很难受很丧,但是周围的人都在庆祝,这个人可能也就会选择把伤心咽下。这一点也推及到了社交媒体上的交流,有时候我想在动态里发什么,但也会因为考虑到一些事情就不发了,比如感觉自己的情绪和周围人的情绪格格不入的时候就会选择自己消化。
Sijun Kang |嗯嗯,我记得我一段时间经常发很丧,或者关注社会议题的朋友圈,就有朋友告诉我说最好不要这样,原因是“大家看朋友圈都是为了放松的为什么要发很丧或者需要强思辨的内容呢”。感觉这样的反应一定程度上也是体现了“照看整体情绪”的默认规则。
盐|我也有的!我舍友就和我这样说过,但我后来的做法是选择了和我舍友说,我把你放到其他分组吧?那我们都会舒服一点。我舍友一开始有点愕然,但过了一会儿也很能理解。我们都知道各自没有恶意,就是希望各自在自己舒适的环境。
Sijun Kang |嗯,可能还是使用社交平台的诉求不同导致的。有时候显得坦诚反而容易让他人错愕。
少年瓦特|我也经历了类似转变,但我是因为,很多身边人老拿我zz立场寻开心或者阴阳怪气,那我就想,拉倒,那我就偶尔转发条讯息,证明我还活着。政治冷感者对立场明确者的态度,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课题。
Sijun Kang |我个人体验而言,因为我是抑郁症患者,加上我对病友的观察发现,很多时候其实也是不愿意出门社交的(社恐+生理上神经递质“不希望”你社交),一边会更在意对方感受,一边又发现自己情绪宣泄很困难, 所以有时候会倾向于以下两种情况:在大平台上利用小号进行单方面的宣泄,或是熟人间使用匿名邮箱/提问来表露心迹。
而且越是强调社交规矩等等,对人的压力就更大。
4 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中迁徙: 另一部分的我
生活需要一首接着一首的BGM! | 我问了很多人为什么用Tape,得到的回答之一是人们希望他人通过提问,来揭露自己不想主动表现的那部分自己。
少年瓦特| Tape也有发动态的功能,我看见一些清单里的人弃pyq在tape更日常,但这可能和tape的特性无关而是一种场景的重复,即:从被围观较多的平台逃离,在一个更小众或更少熟人关注的平台展现自己,如果此时被围观频率又开始提高了, 那可能就又要开始迁徙了。
萱草|可能因为,被更多人围观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自己被某一种自我呈现困住了。比如在很少人知道我是谁、是什么样的时候,我会觉得发什么都可以,但是一旦人多起来就会觉得“我好像需要呈现某一种样子的自我”,然后想要做出一些形象上的改变都变得很难,所以只好从现有空间逃离,重新开始一种新的自我呈现。
盐|是呀,我也有同感。匿名好像是一种挣脱各种规矩的“工具”,可以让我脱身而出:我摆脱了别人对“我”这个身份既有认知的期待,就会觉得很自由。
5 仅三天可见:三天前的我不是今天的我
萱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还有些时候,人们会删除自己的帖子/动态或者转为了仅自己可见,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
Sijun Kang |我的想法是,一般发朋友圈时,无论是分享什么,都是有希望得到共鸣的(思想也好,成就也好,不良情绪也好),所以会有这样的目的吧。删除、隐去我感觉是存在着诸如“我是不是在这个大环境下ky了”这样的想法,或者是得不到什么共鸣更像是发牢骚,所以会隐去。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公司会有上级发动下级转发啥啥朋友圈的情况,发个几天删掉/隐去。 (备注:ky来源于日语,是日语单词“空気読めない”的的缩写,意为不会看气氛,一般形容“不会看时机及场合说话”。此备注参考网络。)
生活需要一首接着一首的BGM! | 这我也问过不少同学。总结下来,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在不断改变的,总觉得自己前一个月比这个月变化多了。
殷凯文Francis |“三天前的我不是今天的自己”。
生活需要一首接着一首的BGM! | 或者不希望新认识的朋友认识半年前的自己。
盐|是的,我觉得大家会在摸索到越来越多的规则的时候,感觉到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他者的凝视。每当想要表达的时候,这种潜在的凝视就已经会开始给我们施压了。
萱草|哎是的,不过我也在想“因为感觉自己在不断改变,于是设定成三天可见”这个现象,还有之前聊到的匿名随笔拥有的那种“将人们的线上行为和个人身份分离开”的特征,究竟像我们想的那样削弱了我们和其它人对“我”的这个身份的固化认知, 还是加强了呢?感觉这俩现象的一个假设或许是“我的'非匿名'身份需要呈现一个连贯、一致的自我”,所以我就把所有所谓“非一致”的东西给放到另外的地方(比如三天可见、隐藏、匿名、删除、或者发在小号上)。
莫衷一肆|感觉也和人与人之间的connection有关,也许只想把自己的动态让关心自己意见和生活的人看见。错过此时此刻,也就是永远错过了。
少年瓦特|分享一个有趣的亲身经历,虽然和社交无关。我看完电影《1921》之后,疯狂输出了一波吐槽,顺便推荐了几本与电影中细节相呼应的书,结果过了一天没一个人点赞。后来才知道,这条pyq等于被遮罩了,别人都看不见。
Sijun Kang |发政见是真的有风险,一方面是本身zz异见者就容易被盯上(各种层面上),另一方面,意识与观念很难撼动,人家还不希望看到我的zzlc等等,就……很多人刷朋友圈、发朋友圈只是为了“放松”。
少年瓦特|是啊,有时候会觉得这样也有可能推开身边一些人。可能别人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老是关心zz好高冷啊”而由此产生敬而远之、冷漠甚至反感的情绪。但也就是偶尔这么一想,毕竟关心那些所谓“遥远的事情”就是我的日常习惯,甚至可能和我的学术或职业生涯产生联系,那就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Sijun Kang |是的,我身边也有些朋友对于我总是发zz事件/社会事件讨论感到疑惑,甚至是反感。
莫衷一肆|对于政见和社会事情的讨论,感觉这些是比较时效性的吧,虽然有些观点一直很有价值,就给想呼应的人看就行了,也没必要过多在意他人的意见。感觉社交媒体从某些意义上而言提供了一个可以表达自己的平台,但是过多在意外界的评估或者呼应,只会造成内外的失衡。另外,我觉得朋友圈也不一定适合表达过于深刻的见解,因为大部分人的初衷还是表达看法,分享生活,不一定有意愿进行深度的思考,如果真的想传递什么,也许也应该考虑适合的表达形式。
生活需要一首接着一首的BGM! | 我觉得关于政见的话,和有共同兴趣的同学讨论会更有意思一点。
Sijun Kang |嗯,起初我也很在意别人感受,后来觉得也没什么了。表达出来,偶有共鸣已实属不易。
盐|对的!我之前豆瓣发了什么东西,忽然被关注很久的人取关后,我就反思了一段时间我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但是后来觉得表达自己才是初衷呀……大家都只是在寻觅和摸索同温层/新世界。后来越来越觉得相较于外在的眼光,保持真诚地自我抒发会更重要。
6 过度分享:“过度”一词是规训吗?
萱草|本·阿格尔写了一本书叫《过度分享:互联网时代的自我呈现》,他在书里面写到,当人们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荧幕与ta人互动时,他们会“过度分享”——也就是说,在社交媒体上,相比面对面的时候,人们愿意更多地泄露自己的内心感受。我想到朋友圈或者微博豆瓣上的有时候人们会发的小作文以及树洞吐槽,还有Popi/Tape匿名提问箱里的回答——我们似乎愿意把最私密的东西透露给最疏远甚至陌生的人。然后阿格尔是不太看好这种现象的,因为觉得这模糊了私人和公共领域的界限,让人失去了自我和外界的区分。
大家对这个现象怎么看?是否觉得相比面对面,更愿意在网络上分享自己最深的感受和想法?这种分享又是否“过度”? “过度”又指什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vs.面对面见面分享内心深处的想法的区别是什么,前者是否真的更加容易?
少年瓦特|首先社媒上的私聊私信应该和面对面交流比较相似,都是集中的、连续的、私人的,唯一区别是社媒的互动场景和生活场景相分离,不用那么专注不用点头称是,可以坐在马桶上大聊柏拉图, 也可以用一堆巧妙的话术在低专注度的情况下承接对方的情绪。
如果是公共动态的话,一个可能的分享动机是,寻找茫茫人海中的相似经历者,以形成一个共情场域、小社群,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在舒缓自己的情绪的同时,顺便在他人的境遇里找到可能的出路。这跟面对面深聊的机制不同,你跟一个好朋友一块儿坐仨小时,ta不一定有共同经历,但愿意倾听和共情,会深入地分析你的状况,让你把自己的某一段经历咀嚼透彻。
盐|这个问题这让我想起了电影《她》。我自己的感受是,社交网络的分享是比较窄口的,我们都想找些什么。比如我们今天都在这里交流思想,我们可能连接的是比较温和比较理性的埠; 又比如在电影《她》里男主角想要的是一种生命力和安慰。因为我们在这个埠共鸣很多,所以会有一种“非常聊得来”的心理感受,但是真实的生活相处是很多维度的,我可能喜欢你这个方面,但对你另一个方面感到不舒适。所以通过网络打交道,因为接触面更小、认同感更多,可能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更好(脑子里忽然有一个“心理压强”的比喻)。
萱草|有意思,我感觉可能因为藏在荧幕背后更容易“隐藏”一些维度——比如发微信的时候即便我很生气,我也可以选择以一种很平静或者欢快的语气写这条消息,或者在事后否认当时的情绪,甚至也可以让朋友帮忙写资讯发消息。
我个人不太喜欢阿格尔的这个形容,尤其是他所用的“过度”这个词。他举的很多例子都跟心理健康还有性相关,我觉得“过度”分享中的“过度”本身预设了一种“不过度”的情况,也就预设了一种什么算是“正常”/合理分享的规范或者规矩,像是前面大家聊到的社交规则。我觉得这种对于什么是过度、什么是不过度的区分,本身是一种规训,也就是因为社会想要建立一种“正常”的状态/一种规范、不希望人们讨论一些话题而出现的。有时候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于是自己也开始认为自己不应该分享这些话题相关的内容、或觉得这些话题是危险的、不必要的、会伤害到自己也会伤害到社会。
另一方面,我觉得“过度分享”中的“过度”如果以个人情感的角度来看又还挺有意思的,像是Sijun和莫衷一肆和盐提到的一样,有时候隐去自己的朋友圈动态或者豆瓣上的动态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共鸣所产生的心态上的转变。人们认为自己是在不断改变的。有时我不想跟人分享一件事,也不想发朋友圈动态,但是当时正好处于某种兴奋状态中所以发了,后来脱离了那种状态或者想法改变了,就觉得羞耻。这种时候我就会把动态转为仅自己可见,会觉得之前是在“过度”分享。
盐|是的,生活状态和情绪真的好流动,有些时候自己再翻看,自己都共情不了。但是觉得还是很值得记录这些时刻。在这里,过度的可能不是分享,而是生活本身。
组稿|刘可萱林嘉妍汪季宸
图|来自网络
审稿| Alicia
微信编辑| Bibo
matters编辑| Gigi
围炉(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选单栏目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