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向布农猎人学习如何成为「山里的人」—《走进布农的山》
跟着山里的人学习,成为山里的人,是我的期许。
不仅是山林的知识与技能,也包含思维。
似乎是因为登山的风气开始盛行,关于山、自然环境的书籍,能见度感觉也越来越高,而在2022年出版的作品当中,《走进布农的山》这本由台湾黑熊研究人员郭彦仁(郭熊)初试啼声的作品,藉由结合原民文化,想必也吸引了不少两者同时都有兴趣的读者。在书中,作者记叙了自己为了从事研究,进入山林的亲身体验,因为亲近山而得以了解,并跟随布农猎人的脚步,让自己成为一位「山里的人」。
一位黑熊研究人员遇上布农猎人文化
有别于甘耀明的作品《成为真正的人》,《走进布农的山》以作者第一人称纪录下了布农族的文化,以及山林对布农族的意义;去除了小说虚构的装饰,不熟悉布农文化的读者,得以将自己寄托在书中的作者当中,更近距离地观察、体会书中的细节。尽管不像《女子山海》,在文字上几乎是「我手写我口」的白话,也没有《我所告诉你关于那座山的一切》中,刘辰君在生命尽头书写关于山与生命的悲壮,郭熊混合着数次登山的记忆,接近意识流的纪录,却更加直接地传达了他真挚的情感与对山林的热爱,有时甚至会让人忍不住在作者遭遇奇特的经验时,跟着面前的文字振奋、欢呼。
相对于其他登山者,对于郭熊而言,走进山林更接近于「回家」,他更称八通关古道为「深度思索的山径」;而对于读者而言,阅读《走进布农的山》同样是一趟反思的旅程,藉由看见布农猎人的生命、生活观,我们所习惯的那些日常,似乎也变得不那么理所当然。
行走时,猎人教导我用明显的地景与迹象去记住猎鹿。休息的时刻,则是诉说每个地方的族语名称,以及此地发生的故事。这种猎人的节奏看似随性,不同于行军式的登山模式,但是却含有细腻且特殊的地理资讯与山林情感,显示文化与地景的共生关系。
远离现代科学藉由亲身体会成为「山里的人」
以景物取代GPS定位、利用身体感受来命名的习惯,就算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却远比学者还要丰富、实用的山林知识,这些作者在文字中的反思,同时挑战了现代讲究科学、标准化的思维。尤其是作者提到过去总是想要寻求「标准答案」,却屡屡碰软钉子,最后才了解许多事必须「亲身体会」才能理解的经验,更直击传统教育的盲点,甚至是现代人在长大后,依旧因为执着于「为什么」而感到焦虑的通病。
布农族曾经在山上过着富裕的生活,而不是在山下当板模工、协作或酒鬼。
尽管大部分的内容,是关于作者在进行研究时,与自然的互动,但《走进布农的山》最重要的意义,或许还是在于看见充满文化底蕴,甚至是生活智慧,却无可避免迅速凋零的原民困境。台湾是多山的岛屿,日益频繁的登山活动,也正说明纵使是现代人的生活也无法自外于山林。然而,我们真的懂山吗?包含山林、其中的生物,同样需要被保护、尊重,而唯有向那些没有耀眼头衔,却远比其他人更了解如何与自然互动的「山里的人」学习,或许才能真正实现所谓的「登山文化」与「登山精神」。
诚品线上: https://eslite.me/46tkxc
金石堂网路书店: https://pse.is/485rw6
博客来: https://pse.is/47wq93
读册生活: https://pse.is/47nr3f
读册二手书: https://pse.is/484dln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