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存在主義

hutusi
·
·
IPFS
·
《存在主義咖啡館》、《非理性的人》讀書筆記

前段時間看了兩本存在主義的入門書,一本是《存在主義咖啡館》,一本是《非理性的人》。 《存在主義咖啡館》更像是一本傳記類的書籍,主要筆墨都落在了存在主義的兩位代表性人物身上:海德格爾和薩特,其他則是在寫影響或受他們影響的人物:克爾凱郭爾、胡塞爾、雅斯貝爾斯、梅洛-龐蒂、阿爾貝·加繆、漢娜·阿倫特,以及西蒙娜·德·波伏娃。在讀本書過程中,一度會認為它不是在寫存在主義,而是在寫薩特和波伏娃的軼事。但作者的觀點是:思想很有趣,但人更有趣。作者年輕的時候學習哲學,沉浸於概念,不會去考慮它們跟創造概念的人之間的關係。而過了三十年等她寫作此書時,她改變了以往的看法。在她看來,創造這些哲學概念的人他們所經歷的各種事情才是最有趣的,當我們從書中去體驗它們,會感受存在主義所帶來的憤怒和活力,那些“那些美輪美奐、如磷光一般閃耀的繁盛”。

《存在主義咖啡館》【英】莎拉·貝克韋爾

當我帶著《存在主義咖啡館》的餘味再讀《非理性的人》,則是另一番收穫。這本書將我從上世紀中葉那盛極一時的存在主義風潮直接拉到古希臘,從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古希臘哲學和希伯來的宗教,到中世紀的理性哲學和神學,再到文藝復興時的浪漫主義文學,再到克爾凱郭爾、尼采所開啟的存在主義啟蒙,一直講到海德格爾和薩特所開創並發揚光大的存在主義流派。這本書把存在主義的源頭、起因、發展通過哲學史的方式講清楚,確實是存在主義的入門必讀。

《非理性的人》【美】威廉·巴雷特

看完這兩本書,算是對存在主義有了初步的認識,因此我也談談我對存在主義的理解,算作讀書筆記。

古希臘德爾菲神廟內刻著一則箴言:“認識你自己”。有說這句話出自泰勒斯,也有說是出自蘇格拉底。無論是誰,從古希臘哲人開始,人類就開始思考自身。蘇格拉底還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這種對人自身的思辨到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那裡,形成了理性主義;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就是:要讓靈魂過上有德性的生活。而希伯來人則是從宗教中尋找真理,將人存在的意義轉為對上帝的信仰。可以說,歐洲的哲學家們一直是處在對理性的思考和對宗教的信仰之間的。基督教賦予了現實宇宙的意義,上帝在前五天創造的世界,目的是為了第六天創造的人類生活。而古希臘哲人的理性觀到了笛卡爾和康德那裡完善成了理性主義哲學,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而康德將頭頂星空的自然律和心中道德律定義為人所遵循的法則,理性成了人類生存的目的。

但現實世界顯然不是理性的,人類經歷了殘酷的戰爭、瘟疫、飢餓,開始對理性和信仰產生動搖。到了尼采,他說:“上帝死了”,我們需要重新評估價值。近代資本主義和科學發展以及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巨大社會變化,一度讓人們認為找到了新的真理。但社會快速發展所引發的矛盾凸顯了理性主義的弊端,特別是一戰的爆發更是讓歐洲人感到虛無和孤獨。而存在主義便適時地登場了,存在主義的發展歷經一戰和二戰,從海德格爾給出定義,到薩特提出完整的觀點。

存在主義的主要觀點是三句話:存在先於本質、偶然荒誕、自由選擇。先看“存在先於本質”,對於物而言,本質是先於存在的。比如一把錘子,在錘子造出來之前,它的本質(敲擊東西)是確定的;在錘子被造出來後,它的本質沒有變化。但人不是,人的本質是後天形成的,而且是會隨著環境和自身行為而改變的,所謂存在先於本質。因此人的焦慮是固有的,人不能像物體那樣保持不變的屬性,在這種不確定下人一定會有焦慮。再說“偶然荒誕”,這個世界並不像《聖經》所說是上帝有意識造出來給人類的,而是偶然發生的,這個世界的存在本身是荒誕的。人被無情的扔到這世間,如一張空無一物的白紙,我們人類必然遭受一切無意義之苦,在這個荒誕的世界尋找意義,如同推石頭上山的西西弗。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世界是荒誕的,本質是我們自由選擇決定的。作為個體來說,我們需要認識到自由選擇的重要性,同時也要用行動來對我們的選擇負責。

存在主義還提到了人與人的關係,這體現在薩特的那句名言:“他人即地獄”。人與人的關係體現在,是將他人看作是物或他人將我看作物,還是看作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如果是前者,那麼就會發生“他人即地獄”的問題;而如果是後者,才能消除人際煩惱和問題。現代心理學研究的一大課題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是現代人心理問題的主要來源。

關於自由選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存在主義咖啡館》裡的幾個故事。一則是說巴黎的一位家庭主婦,一日在做家務的閒暇看了波伏娃的《第二性》直到凌晨,她意識到每天的生活讓她與生命脫節,於是感受了極大的鼓舞,丟下拖把和抹布,去大學讀哲學。第二個是關於漢娜·阿倫特的故事,她在二戰後旁聽了對納粹頭子艾希曼的審判,創造了“平庸之惡”(the banality of evil)一詞。在她看來,艾希曼強調自己只是在服從命令,這是喪失思考能力的行為,而喪失思考能力的庸人也會在集權下做出罪大惡極之事。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作為普通人,雖說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我們的選擇很難脫離自身的局限。這需要我們接觸到更高層次更廣闊的知識和理念,也需要不停止思考,讓自己清醒的認識到我們所選擇的真正是自己的選擇,而非他人給我們安排的選擇。

有意思的是,兩本書的結尾都談到了存在主義學家們對科技發展產生的擔憂,《存在主義咖啡館》中則更直白的引用了1954年出版的《存在主義與現代的困境》中的警告:“即將到來的超級快速計算機會引發真正存在主義的問題,那就是人類如何還能繼續自由下去。”而上世紀的哲學家們所不能預見的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無限連接性抹去了私密性,把世界上的一切都變成了可利用的東西。我們自己,也成了互聯網上的資源。 《監視資本主義時代》一書的作者說,我們在網上的行為所產生的數據,除了一部分用於改善產品和服務外,其他則成為了互聯網巨頭的“行為剩餘”(behavioral surplus)數據,這些數據讓巨頭們獲取了商機和利潤,比如穀歌通過“點擊率”來預測並推送廣告獲得成功。作者稱之為監視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並且認為像工業資本主義不斷強化生產資料一樣,監視資本主義也會強化行為修正手段。借助AI技術的發展,監視資本主義會通過預測數據來干預人們的行為以達到他們的目標。這在Netflix 的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該片在國內也被翻譯為《監視資本主義》,並且加了副標題:智能陷阱。這種智能陷阱,讓我們自以為在互聯網上的選擇是自由選擇,其實是算法為我們設定好的誘餌,不能不說哲學家們的擔憂正在成為現實。

《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 the Social Dilemma (2020)

但科技不是原罪,我們當然不能夠像斯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中嘲笑拉普塔飛島的科學家那樣去害怕或拒絕科技。科技發展的太快以至於人類的行為方式還沒有跟上它的步伐。我們現代人處在歷史中物質和選擇極為豐富的時刻,人類的問題從沒有選擇變成了不知如何選擇。但當我們認識到現代世界依舊是荒誕,我們需要做的仍然是積極思考和真正自由的選擇,這是我們對自己的責任,也是對後代的責任。正如薩特所言,人類需要重新找到自己,存在主義是樂觀的並且是一種人道主義。

原文鏈接: https://hutusi.com/articles/understanding-of-existentialism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hutusiCoder, Blogger. 在技术的秩序中寻找文艺与美,欢迎访问我的个人博客「胡涂说」: https://hutusi.com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心经说了什么

觉悟之道就是活在当下

凡人悉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