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悉达多
最近读了本小说,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书名看上去像是在写释迦牟尼的故事,实则不然。作者并未写明他是佛祖,而是借用了释迦牟尼的故事,但将佛祖俗世的名字“乔达摩·悉达多”分成了书中的两个人物:乔达摩和悉达多。但我更认可豆瓣中一位网友的评论解读:
在小说中,作者将大彻大悟者佛陀“乔达摩悉达多”演化为四个人物:探索实践的“悉达多”,轻信教条的“乔文达”;言教的导师——佛陀“乔达摩”,身教的导师——船夫倾听者渡人彼岸者“维耶德瓦”。
富有俊美的婆罗门之子悉达多衣食无忧,但他并不快乐。他想要寻求人生的意义、永恒的幸福、无边的智慧和终极的真理。他无法从冥想中获得,因此便与好朋友乔文达一起成为林中苦修的沙门,踏上了寻找自我的道路。在沙门中,悉达多通过受苦,忍受疼痛、饥饿、焦渴和疲惫,学习了克己之法。但他又开始怀疑,认为只是寻得了安慰、麻醉,只是学了些迷惑自己的把戏,根本没有找到那条道中之道。
然后,他们又去投奔舍卫城中的佛陀乔达摩,佛陀世尊有一套完备的佛法理论,讲习四圣谛、八正道。乔文达顶礼膜拜,虔心皈依。而悉达多认为佛法虽然精妙且无瑕疵、并且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因果链条,但自己听了佛法后只是表面的、虚假的得到暂时的安宁。悉达多认为完美精妙的佛法中有一个小漏洞,而这个漏洞就是法义本身:因为佛陀是通过探索、求道、禅修、彻悟修成的正果,而非法义,没有人能靠聆听法义而得解脱。因此,悉达多决定辞别佛陀,他要摆脱法义,通过实践求索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悉达多一路修行并思考,告别了昨天的“我”,不再是婆罗门,不再是沙门,不再是苦行僧。他决定不再回父亲那里,再也不回去。但他要回到城里,体验生活。他向商人学习赚钱,又向名妓学习爱欲。悉达多只要认定的目标一定会做到,“目标会指引他,因为他禁止任何干扰目标的事情进入他的灵魂。”但世俗的生活将他囚禁,情欲、贪欲和惰性俘虏了他。悉达多变得庸俗而铜臭!
而内心的召唤在唤醒他,悉达多再次同过去告别,离开了温柔乡和安乐窝,他曾绝望的想要以死来断绝这一切,被儿时的伙伴乔文达所救。悉达多重新开始反省和思考,新的悉达多重生了。他找到了当年渡他过河的船夫瓦稣迪瓦(其他译本译作维耶德瓦),与他一起生活、劳动,在此期间,他又遇到了自己曾不告而别的爱人迦摩罗,但她不幸被毒蛇咬死,留下了儿子小悉达多。小悉达多并不领父亲的情,叛逆离他而去。
故事的最后,船夫隐去林中,儿时的伙伴乔文达再次与悉达多相遇。乔文达在悉达多的脸上看到千万种形象,千万张脸,千万种动物,汇成一条长长的奔腾的面孔之河。而幻像散去,悉达多的微笑平静、轻柔,一如佛陀的微笑。
这就是《悉达多》的故事。《悉达多》讲述的是一个人寻找真实自我的故事,悉达多是一个人,也是每一个人,这是一本哲学小说,读者可以将主人公投射到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路上探索、寻找、思考,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真实的自己在哪里?
悉达多不盲目相信教条,相对于思想,他更看重“物”。做船夫的日子里,每天在船上,便学习河水,向河水讨教。这很像心学中的“格物致知”。王阳明格竹,悉达多格水。因此当年他便一句道破佛祖传法的漏洞:佛陀靠的是实践修行彻悟成佛,而非聆听法义成佛。悉达多用了一辈子去探索真理,体验了俗世和修行后,汇聚了世间的众生相,而后方大彻大悟。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能做到“见诸相非相”的,一定是经历过世间诸相、体验过世间百态,方能达到这种境界。否则那只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老去的悉达多,与船夫一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洞彻世事的境界;可是,当他桀骜不驯的儿子离开后,又感叹自己不能拥有世人所拥有的儿女亲情的幸福。“即便是恶人、窃贼、强盗,也有爱他们、他们爱的孩子,为何独我没有?”但是,他难道不知道,当年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和真理,自己毅然决然的告别了俗世生活。
人哪,最痛苦的是做选择题。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